事件驱动背景: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即买即退”作为一项便利服务举措,是“离境退税”政策的升级优化,旨在为境外旅客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退税选择。
一、政策解读+实例说明4月8日发布“即买即退”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境外旅客在“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签订协议书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该商店现场申领与退税款等额的人民币款项。境外旅客离境时经海关验核通过、按约定在承诺期限内于指定口岸离境且符合离境退税政策规定的,退税代理机构为其解除信用卡预授权,办结离境退税业务;不符合要求的,通过信用卡预授权扣款方式追回预付金,并按规定办结离境退税业务。
下面通过
苹果 手机的实际例子,再给大家讲明白:
在增加关税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商品的差价会逐步拉大,以IP
HONE16 PRO 256G为例,美国官方售价1100美元,中国
京东 售价8299元,其中,手机成本约580美元。在加征对等关税54%税率情况下,增加税额297美元。如果关税再增加50%提高至104%,增加税额603美元。
如果消费者全部承担关税税额,按照7.3汇率计算,美国手机价格分别为10198元、12431元,中国退税后价格为7344元,美中差额比例分别为28%、40.9%,如果苹果公司为保持利润提高美国售价,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行,那么差额可能会更大。
也就是说,美国来华旅游,买两台iPhone回国,就可以覆盖机票钱。当然,除了iPhone还有其他电子产品也是同样逻辑,未来不久,美国来华旅游购物势必大受欢迎。
二、本次退税政策的核心变化“即买即退” 打破传统退税流程,境外旅客在指定商店购物时,仅需提供护照、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即可当场领取增值税退税款(税率通常为 13%),离境时完成海关核验后解除预授权。与此前需在机场排队办理退税相比,流程耗时从平均 90 分钟缩短至 15 分钟,退税到账时间从 7-10 天压缩至 “即购即得”。试点数据显示,上海、北京等地试点商店境外旅客客单价提升 35%,复购率提高 22%,政策杠杆效应显著。
1. 流程重构(新政核心)
流程革命:从 “离境苦等” 到 “即购即退”!!
境外旅客在指定商店购物时,仅需提供护照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即可当场领取 13% 增值税退税款(如购买 1 万元商品可即时获得 1300 元退税),离境时完成海关核验后解除预授权。对比传统流程,退税耗时从 90 分钟压缩至 15 分钟,到账时间从 7 天缩短至 “秒级到账”。上海试点数据显示,政策使境外旅客客单价提升 35%,复购率提高 22%,显著增强消费意愿。政策核心:流程再造催生 “购物 - 退税 - 再消费” 生态
2. 试点成效
上海试点期间(2023Q4),境外旅客人均消费额从1.2万元增至1.8万元,二次消费占比达63%;成都太古里商圈奢侈品销售额环比增长42%,其中30%来自退税即时再消费。
3. 规模测算
2023年中国入境旅客消费规模约530亿美元(占全球6.3%),新政有望推动2024年消费额突破7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2%,带动零售、文旅、支付等产业链年增量超1200亿元。
三、相关受益板块解析1.免税零售板块“即买即退” 服务直接刺激境外旅客购物热情,免税零售企业作为境外旅客购物的重要场所,将迎来更多消费流量。一方面,退税款用于再消费,会增加免税商品的购买量;另一方面,便利的退税政策能吸引更多境外旅客选择在国内
免税店购物,提升免税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像
中国中免 等免税龙头企业,在海南等地拥有众多免税店,有望借助政策东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强化行业地位。
2.跨境消费板块随着 “即买即退” 政策推行,境外旅客在国内的消费体验得到优化,跨境消费市场将更加活跃。
跨境电商平台可借助政策热度,加大对境外旅客的营销推广,丰富商品种类,满足其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跨境消费相关服务行业也将受益,业务量有望实现增长。
3.旅游板块购物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买即退” 政策提升了境外旅客购物体验,进而增强我国旅游吸引力。更多境外旅客因购物便利选择来华旅游,带动旅游行业整体发展。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相关企业将迎来更多客源,促进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
自 2023 年试点以来,政策已展现成熟落地能力:海关核验通过率超 98%,信用卡预授权违约率仅 0.3%;试点城市入境游客人均消费从 800 美元提升至 1100 美元,购物支出占比达 48%;全国退税商店扩容至 2.3 万家,中小商户占比超 50%,覆盖从一线到西安、昆明等旅游城市。
四、重点关注公司此次政策是扩大内需、对冲外贸压力的关键抓手,随着 50 个重点旅游城市系统对接完成,“即买即退” 将成为我国消费国际化的新标签,为相关产业个股带来持续增长动能。
××××:国内唯一拥有全牌照(离岛、口岸、市内、邮轮免税)的企业,覆盖海南、机场、市内三大核心场景。截至 2024 年,公司在海南拥有 6 家离岛免税店(如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国际免税城),市场份额超 80%;在全国 13 个城市布局市内免税店,2024 年新增深圳、广州等 6 城经营权,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旗下三亚国际免税城 2024 年境外旅客购物额增长 45%,新政下北京、
上海机场 免税店将承接更多离境消费,预计 2025 年免税业务收入新增 50 亿元。
××××:拥有免税业务牌照,在国内商业零售领域底蕴深厚,门店分布广泛,可通过拓展免税业务,吸引境外旅客消费,享受政策红利。加速布局 10 个试点城市,免税业务目标营收 20 亿元,“有税 + 免税” 双轮驱动效应凸显。
××××:在旅游零售领域有布局,通过与免税运营商合作等方式,为游客提供免税购物服务,有望借助 “即买即退” 政策,提升旅游零售业务收入。公司表示2018年受益于过境免签、离境退税以及全域旅游等利好政策,公司入境游业务得到极大提振。公司主要通过与中出服合作经营的形式拓展免税业务,目前已分别参股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进境免税店、南京市内免税店、北京市内免税店。 2020年4月公司增资全资子公司海南同盛世嘉免税集团,促进其免税投资业务快速推进。
××××:公司积极探索与有牌照企业合作,例如参与福州、兰州等城市的市内免税店项目。区域优势:在福建、甘肃等地拥有核心商业物业(如兰州中心、福清利桥古街),若获得免税资质,可通过 “商业 + 免税” 模式提升坪效。自营化妆品、服装等高毛利品类占比超 30%,与免税业务形成天然互补。公司近年加速转型轻资产运营,与
领展房产基金 合作输出管理能力,并打造文商旅综合体。
以上的思考就是周期针对关税之战带来的,风险与机遇的思考,重视风险的同时,还要时时考虑里机会性在哪里,因为危越大,机遇就越大。
以上只是个人交易复盘总结思考,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一切要结合盘面而动,文章内容属于个人思考与记录,作为记录本人对市场的理解,仅作个人分享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买卖,盈亏自负!
(挖掘与整理资料不易,您的:点赞+转发+留言,是我们努力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