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市场机构主导趋势,量化加强波动,游资跟随混口饭,短线无头苍蝇。但周期永远存在,因为资金本质是逐利,周期就是买入卖出的过程。当市场普遍认知一致的时候,就是周期结束失效的时候。然后在进化出下一个周期。周期是进化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只适合这个周期风格,对下个周期不一定。这是变化的思维,所以难。所以要学的是如何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0
5月后市场走出了主升,
创新药率先,稳定币,算力趋势行情,目前人人普及,深入人心,趋势玩法到了该变的时候吧。本质就是拥挤度问题,表现就是加速,一字的问题。
而情绪这边,从8月19日情绪与大盘背离,短线情绪退潮到目前4连北交和6连主板的出现,基本是一轮新的周 期开始。
0
中毅达延续,成飞、利君攻击。
渝三峡跟随。
20厘米大叶,
恒而达(达)打高度。
其它都不要理就好。
0
目前仍是连板下降周期。从去年11月7号14板之后,到目前整6个月了。
0
连板是最代表短线情绪的载体。拉长时间来看,连板高度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最近两年,一年内连板压制从最高到14板,然后降到两三板,用时半年左右。一年有两次连板周期。在连板压制下降 阶段,市场趋势方式较多。连板压制上升阶段,赚钱效应百花齐放。
0
当下以什么方式呈现,第一时间跟随才是最重要的。
后面,主要思考三者相互影响,载体周期影响。
0
市场上大盘、大众情绪、短线情绪都有着一定的表现方式,有着互相影响的情况。
大盘主要是点位,这个不用量化,配合成交量比较醒目。
大众情绪主要是整个市场的整体状态,用涨跌家数也很好量化出来,有一定的周期性。
而短线情绪这个是最复杂的,也是最躁动的,难以呈现出具象化。
但只有找到具体载体,观察载体的状态从而判断应该是可行的。
从炒作题材角度:有时是以面带点,有时以点带面。
从风格角度:有时是30CM,有时是20厘米,有时是10厘米。
从模式角度:有时是连板,有时是趋势反包。
0
惯性思维很难改变
0
市场在进化,越来越难。以前一波情绪的上升期,载体很聚焦,所以高标有一种“”绕不开”的模式。
现在很难,是因为量化吗?有一定的影响,还是资金属性的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话语权失效。
秦汉模式,变成三国模式。试试看吧。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