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心态受损,回家默默的舔舐伤口,并且进行了自我的反省与思考,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把自己禁锢在纯首板的模式。不该固步自封,只做首板,而是去容纳各种模式。模式之间都有关联性,只有全面领悟各种模式,才能对市场有更全面的理解。
做模式内的操作,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
做认知内的操作。模式内并不是说只做一种模式,而是可以多种模式,掌握首板、1进2、龙头、半路、低吸,各种模式,在市场所处的不同周期不同节点,采用最合适的模式来操作。
核心还是对市场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市场的理解来赚钱。低吸、半路、打板都只是方式和工具,高手不会拘泥于一招一式。
分析风口、抓住风口,然后低吸、半路、打板去干风口都可以。干最具辨识度的个股。
本周稳扎稳打,总算把曲线救回来了
市场行情的好坏,决定着操作的成功率。上个月有个问题困惑着我,做短线到底应该每天都参与还是在有风险的时候空仓呢?现在我有了答案,并且坚定这个答案是正确的,那就是
有风险的时候,一定要空仓!在行情差的时候,第二天大概率是没有溢价的,甚至说还会低开低走,还不如不操作。
反省后对操作上的调整:
1、提高审美,
只做上板坚决,分时走势漂亮的板,平开或着小低开后,一波流畅的直线上涨才是硬板,这种图形分歧非常小才会形成,抛压小,第二天溢价也高。
2、上板前观察涨停价卖一的单量,如果有几万手,直接放弃,如此单量只有主力资金能放出来,分歧大,就算能被全部吃掉,成功上板,上板之后也很可能会开板。核心就是
分歧大的板不打。
如果分时接近涨停时,看到的涨停价卖一单量只有几千手,或者万把手,这种很容易就会被吃掉,说明分歧小抛压小,基本上板没问题,直接提前扫掉。
本周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发现节点这个词。
亏钱效应到赚钱效应,赚钱效应到亏钱效应,这两个节点如何去判断,如何去分析。
92科比说的短线情绪周期
第一个阶段
低位震荡:龙头断板,是一个节点
这个时候去做高切低,做低位首板或者1进二
第二个阶段
主升阶段:龙头形成,是一个节点
市场有公认的龙头,凭借脖子硬直接上。
第三个阶段
高位震荡:龙头不再强势,是一个节点
市场有走弱迹象,小仓位参与
第四个阶段
主跌阶段:高位板持续核按钮,是一个节点
市场出现恐慌下跌,持续下跌次日找低吸买点
关于冰点的思考,也就是亏钱效应到赚钱效应这个节点的判断。
冰点形成的关键点,就是成交量必须极致萎缩下来。
赚钱效应来的时候,场外资金不断流入,成交量不断变大。亏钱效应时,场内资金不断流出,成交量不断缩小。
为什么要等成交量萎缩到极致才能形成冰点?2万亿的市场,大部分资金都在场内了,增量不足。但如果成交量下降到1.5万亿左右,说明场外的资金已经积累了5千亿的增量,只要到达冰点,能卖该卖的票都已经出尽了,剩下的做空动能非常的弱。那么这个节点,没什么人愿意低价卖,少量的做多资金需要给出更高价才能买到,股价就会涨起来,一旦涨起来赚钱效应有,场外堆积的资金又会蜂拥而至,造成新一轮的赚钱效应。敏锐资金先入场赚先手,次敏锐的接二手,稳健的也接连进来接三手四手,直到最后一轮最迟钝的人追高进来买单,市场体量重回2万亿,增量资金不足。涨幅也达到一定高度,市场后劲不足,重新走出亏钱效应的循环。敏锐资金最先撤离,次敏锐资金发现亏钱开始也逐步撤离,资金不断出逃,亏钱持续,最后造成恐慌式出逃,重新走回冰点。
对于冰点之后是否将迎来拐点,有一个观察点就是,
前一日入场抄底的先头部队,在次日开盘后是否能够获取利润全身而退,如果是,则很可能迎来真正的拐点。如果先头部队阵亡了,则会促发后来者不敢入场抄底,形成进一步的下跌。市场具备羊群效应,看到有人抄底成功赚到钱了,就会有接二连三的资金入场尝试,从新形成一波上涨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