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达环保 ,今日触发涨停,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下: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涨停板呢?
答案是:有主力资金不断花更高价钱买入股票的情况下,无论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内在逻辑推动,还是股票刚好处在了市场的风口。
这也说明,股票的涨停板,是一种市场买力极强、多头占据绝对优势的交易行为。涨停板不仅是股价上涨的表现形式,更是主力资金操作的一种手段。它的主要作用有三种:
第一,吸筹。主力在低位利用涨停板吸收散户筹码。
第二,拉升。当主力已经吸足筹码后,通过快速拉升实现股价突破。
第三,出货。股价达到高位时,主力借助涨停板吸引最后一批跟风盘,进而完成出货。
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捕捉涨停板的机会,我们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盯盘分析。
微观角度,指的是涨停板的盘口三要素:大单挂单、成交密度和上涨速度,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这三要素的含义以及在涨停板中代表的意义。
要素一:大单挂单。所谓“大单”是一种相对概念,一般而言,相较于平稳状态下的单子,盘口上如果突然出现了5倍大小左右的挂单,这就可以看作是大单了。
比如某只股票的分时盘口上,主要是100手以下的单子,如果突然出现了几个以上连续或者断续的大于500手的单子,不管是压单(高于现价的挂单)还是托单(低于现价的挂单),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一旦这些大单开始成交,就可能表明主力要有所动作。
在日常的看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个股分时页面中的盘口窗口以及短线精灵等实用功能,来观察股票的大单挂单和大单成交情况,如图下图所示:
要素二:成交密度。成交密度是指股票在成交连续性上的紧密程度,它是一个单位时间概念,通常是指股票在一分钟的单位时间里成交的间隔度。成交密度的大小,能够反应出主力发动攻击后,市场的响应程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个股的合力强弱。
因此成交密度与该股票能否涨停以及涨停后的走势,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成交密度越大,说明参与者越多,成交越活跃,涨停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的个股成交明细功能,来观察成交密度(如图下图所示)。从当前(2025年1月)沪深交易所的电脑自动撮合成交的间隔来看,一分钟里的成交间隔回报最大可以在每分钟20笔,成交间隔回报越接近20笔,其成交密度就越大。
更多实战案例,详见官方图书>要素三:上涨速度上涨速度则是指股票在其攻击涨停板过程中的快与慢。一般而言,股价上涨的速度越快,其涨停的几率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是因为上涨速度反映出主力向上攻击的决心,速度越快,表明决心越大,尤其是拉升性质的涨停板,主力已经吸足筹码,通过快速上涨可以快速摆脱成本区,同时也可以稳定其它观望的筹码,减少抛压。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我们提到涨停板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吸筹、拉升和出货,虽然上涨速度越快,拉升的几率越大,但也要谨防主力用少数筹码吸引跟风盘、反手出货的风险。
关于上涨速度的快与慢,我们可以通过分时图进行观察,一般而言,上涨曲线的斜率越大,意味着上涨的速度越快,这其中,最迅猛的当属股价以90度的直线冲击涨停板的跳跃式上涨,如图下图所示:
通常而言,跳跃式上涨一般出现在小盘股当中,以游资操盘手法为主,其目的多为主力拉升性质,在涨停板中,盘口的三要素基本上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关系,会同时或交替出现,合力促成股价涨停。
当然,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只要一两个要素出现,也可以使股价涨停,比如一些微盘股,因为流通盘太小,所以可以不用大单成交也能达到涨停,或者一些小盘高价股在被主力控盘后,通常也能在成交密度很低、上涨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攻击涨停板。
通过个股盘口三要素,我们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对涨停板的性质、后市走势、主力意图进行综合判断。更深度的夹板解析/顶板解析,具体已经撰录至《盘口技法实战精要》一书中,有需求的可以了解目录。
点击卡片,了解图书目录▼风险提示:"涨停三要素"可以作为众多分析工具中的一种,但绝不能作为唯一的决策依据,投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投资者从多个角度考量,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公司公告、行业报告、热点概念等来辅助自己,从而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
文章中所有案例,皆为书籍整理用以教学用途,案例已经久远且已经经历较大涨幅,无任何个股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如有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