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虽然有光的地方必有暗。但是历史终究是螺旋式发展的,悟道之后,证得自己内心空灵无垢,仙台不染尘。才是最难的证道一步。
13
黄昏。
残阳如血。
山顶上的松影被拉得很长。
风起,松涛声如剑鸣。
一老一少,一壶酒,一柄剑。
"这,就是重剑?"
年轻人的声音里带着轻蔑。他的指尖轻轻拂过那柄古朴的铁剑。没有开刃,没有锋芒,厚重得像一块生铁。
老人倒酒,不答。
"重剑无锋?"年轻人笑了,"没有锋芒的剑,如何伤人?"
酒,斟满了。
老人仰头,一饮而尽。
"伤人的,从来都不是剑。"
风忽然停了。
老人站起身,单手提起那柄重剑。他的动作很慢,仿佛那剑有千钧之重。
"你以为剑的锋利,是最重要的?"
"当然。"年轻人的回答斩钉截铁,"软剑锋锐,变化多端,如何不强?"
月亮升起来了。
老人忽然笑了。
"看山。"
远处的山影在夜幕中如卧龙般蜿蜒。
"山有锋芒吗?"
年轻人不语。
"山,没有锋芒,却千年不倒。"老人的声音平静如水,"软剑一百种变化,也斩不断一座山。而重剑——"
他的剑忽然动了。
没有花哨的招式,没有华丽的剑光,只有一道简单的直线。
虚空中,仿佛被无形之物劈开了一条裂缝。
"重剑无锋。"老人低声道,"锋芒太盛,反而易折。大巧若拙,大美无形。"
月光像酒一样倾泻而下。
"独孤求败用了三十年,才明白这个道理。"老人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软剑时,他以为招式越多越好;重剑时,他才懂得招式越少越妙。"
他将剑递给年轻人。
"拿起来。"
年轻人伸手,几乎被剑的重量压倒。
"重吗?"
"重。"
"剑重,心更重。"老人转身,背对月光,"江湖中人多慕神奇,争奇斗巧。殊不知,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年轻人重复着这四个字。
"软剑胜在变化,重剑胜在不变。"老人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招式千变万化,不如一剑破万法。"
他又斟了一杯酒。
"你想学什么?"
"...重剑。"年轻人的声音变了。
老人笑了。
酒杯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
"记住,剑锋在心,不在刃。"
山风又起。松涛如潮。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老人说,"酒也是如此。烈酒易醉,淡酒难忘。"
他一饮而尽。
"人生如剑,如酒。"
夜更深了。
重剑在月下无光,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沉重如山。
13
北方有只巨鹰叫鹏。一天,鹏停在大树上,看见一只蝉在叶上鸣叫饮露。
鹏问:"你整天只在这一枝鸣叫,喝这点露水,不觉得局限吗?我能飞越千山万水,上达九万里高空,六月不落地,逍遥四海。你生命只有百日,声音传不出几棵树,眼界只有一片林子,多可悲啊!"
蝉停止鸣叫说:"无为是天道,无执是地理。你飞遍天下,却不知自己见识浅薄。我生命虽短,但一片叶子中也有无穷奥妙。一滴露水里有整个世界,树影摇曳间有无尽宇宙。你的九万里飞行,又算什么呢?"
鹏沉默片刻问:"蝉终会死去,形体会腐朽,而道无穷无尽,你怎么能懂这些?"
蝉鸣一声:"当我鸣叫时,忘了自己是蝉;饮露时,忘了自己在饮水。‘知道‘本身就是负担。圣人无负担,所以逍遥;凡人多负担,故劳苦。你飞万里,不过是逃离有限求无限,岂不知无限就在有限中?"
"那怎样证明已得道?"鹏又问。
蝉不答,只安静饮露。鹏看久了,忽有所悟,不再飞走,与蝉一起听风。
时光流逝,蝉壳空悬树枝,鹏亦不见。一日,樵夫经过,听空中有声:"无限在有限中,永恒在瞬间,道在眼前,人却求远。"
樵夫告诉村中智者,智者笑道:"通达之人,物我两忘,与道合一。道无处不在,何须远求?蝉知一叶之秋,即知天下之秋;鹰游万里,不如悟方寸之心。有限无限,本是一体。"
樵夫若有所悟,扛斧入山,如常砍柴。
万物终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知常者明,不知常者,妄动招祸。
13
易经以未济卦作终,却并非终结。此卦,上火下水,阴阳未调,象征着事物尚未达到完满状态。
火向上燃,水向下流,二者方向相异,各行其道。这种看似不和谐的状态,正是宇宙常态。人生亦如是,理想与现实常不相符,计划与结果多有偏差。
未完成不是缺憾,而是一种常态。如同冬春之交,既有严寒的残留,又有生机的萌动。未济教我们在不完满中接纳完满,在过程中体味意义。生活中的未竟之事,恰是希望之所在。正因未完,才有继续的动力;正因未满,才有追求的空间。
卦中六爻,如人生六景:初始谨慎,中途停思,困境中见转机,坚守正道终得报。未济告诉我们:困难非终点,而是转折;挫折非失败,而是考验。
未济与既济相对,形成循环。一事结束,另一事开始;冬去春来,生生不息。这提醒我们,人生无绝对的终点,只有不断的转化。
12
12
不要活的太明白,做个快乐的人,
看淡所有的人和事,惜我之,我惜之。
12
湘西的山民常说,小鸟飞过高山,需得小心谨慎。这不正如易经第六十二卦"小过"的道理么?雷在上,山在下。雷声震动着山顶,山却安静地承受着。小鸟飞越大山,正是这卦象的生动写照。
在我家乡的小溪边,常有白鹭轻轻点水,不惊起一圈大波。老人们说,做事不必大张旗鼓,点到为止的分寸感,才是最难学的功夫。"小过"教我们,小处超越,反比大处更为重要。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这卦辞的意思,与我故乡的老船夫颇为相似。他总说:"水浅时不要满载,宁可慢一些,也要安全到岸。"
雷在山上,动静相宜。就像凤凰县的农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忙,什么时候该闲。插秧时埋头苦干,收获后便围在火塘边讲古事。人生也该懂得这"小过"的道理,不可事事都要争个高低,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是向前走了。
初六爻说:"飞鸟以凶。"就如同田边的黄鹂鸟,飞得太低容易被捕。九二爻说:"过其祖,遇其妣。"这让我想起家乡过年时,人们先祭祖父,后祭祖母的俗,讲究的是一种次序。
湘西的山路弯弯曲曲,却总能通向远方。"小过"的智慧也是如此。不求大的成就,但求小事做得妥帖,如同溪水绕过山石,终能汇入大海。
那些在城里闯荡的乡亲常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话虽俗,却道出了"小过"的真谛。有些时候,谦卑地退居其次,反而能得到更多。
这卦告诉我们:大事难成,小事可行。就像湘西的妇人绣花,一针一线,不求快,但求精。人生路上,有时候"小过"反比"大过"更为可贵。
雷声过后,山还在那里。急躁的事情总会过去,留下的是那些踏实的、细微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这或许就是"小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12
既济,是那个水已漫过火焰的时刻。水在上,火在下。秩序被暂时摆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
这是第63个故事,关于所有相遇都预示着离别。在成都的茶馆里,老人告诉我:"既济就是那杯已经泡好的茶,但你要记得,最香的那一口很快就会凉。"
水与火终于相逢了。它们以一种短暂的完美姿态并存于同一画面。你知道最完美的关系总是脆弱的,就像1960年代雨后的香港,一切都闪闪发光,却已蕴含着结束的气息。
"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卦词如同电影字幕,缓缓滑过黑白的屏幕。成功已至,但只是小小的通达。开始的时候是好的,结束时会变得混乱。
那个戴墨镜的男人在雨中抽烟说:"你达到了你想要的,但达到了又怎样?"既济提醒我们:抵达终点的人最容易迷失方向。
六个画面,六段旋律。初九告诉你:"小心踩湿鞋子,但别因此停止前行。"上六低声说:"头颅浸入水中,处境危险。"这是辉煌之后的警告。
有人在既济的旅馆里问:"成功和失败之间的距离是多远?"
老板回答:"就像2046年和2047年,只差一个数字,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既济不是永恒的居所,而是一个中转站。当你觉得一切都妥帖安排好的时候,列车已经预备启程。
水火暂时的和谐让人迷醉,却也预示着新的分离。正如那年在阿根廷,他们跳了最后一支探戈,然后转身走向不同的街道。
在既济的街角,总有一盏灯,提醒你:最美的时刻已经到来,也即将逝去。
11
今天试试能不能把层的概念表述出来,用于5.10.20.30,以及板块内部轮动。再写个我的历史辩证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