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仓平铺虽然个人比较看好,但是实际情况精力照顾不过来,只能少量尝试。作为一个技术储备。
衰竭低吸潜伏,暂时作为主要手法。缺点是时效性较低,短期精准度较低。因为理论上极致买点是买在调整到极致,且后面开始反转,那个转折点。当然不可能那么精确。那么既然是买在调整,意味着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改变目前的状态。优点是回撤较小,因为前提是跌无可跌,不太可能出现大面。另外是不惧冲高回落,因为有先手。只要冲高,5%就可以减仓 ,用利润垫顶住回落+低开。
同样的衰竭点买入,其预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几种:
1.反弹 无板块效应,反弹就是卖点。什么时候能反弹,不知道。
2.修复 有板块效应,个股掉队,但是有较大概率至少一次回流修复。回流即卖点或减仓点。(非核心股)如 近期的 
中大力德。
3.突破+主升 无板块效应,属于主升启动点。如 
淳中科技,题材还未发酵。核心股先行启动。另如早期的 
东山精密、
英科医疗。
4.主升 有板块效应,板块处于正向阶段。但是某些个股走趋势。如 
大族数控。
5.介于修复和反转 之间。如 福源医药,非绝对核心,中途掉队杀跌比较深,但是后面修复后继续创新高。这个在实际操作中,伺机而动,稳妥一点冲高减仓,后续看情况。
性价比比较低的是第1点,要比较小心的是第2点。非核心股回流修复后次日反杀,所以冲高必减,防反杀。最强的是3、4。3需要一些运气,因为题材还未发酵,个股先行。只能靠不断做,正好碰上。最直白的是4,肉眼可见,不断新高,缺点是由于在主升段,上下振幅较大,短期节奏可能把握不住振荡,成了杀跌追涨。5先作为2看待,修复后减仓后面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