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振江股份的创始人胡震创业故事

25-04-04 00:05 914次浏览
莫小龍KK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振江股份的创始人胡震是一位从基层起步、凭借敏锐商业洞察力和务实作风在新能源领域开疆拓土的企业家。他的创业历程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的坚韧,也折射出中国风电和光伏产业从萌芽到崛起的时代轨迹。

一、草根起步:从钢结构作坊到新能源巨头
胡震 1971 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早年以高中学历投身制造业,从基层技术岗位逐步积累经验。2004 年,他在江阴创立江阴市振江钢结构有限公司,初期专注于港口机械和工程机械钢结构件制造。这一阶段的业务虽传统,但为后续转型奠定了基础 —— 公司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逐步与西门子、GE 等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转折点出现在 2010 年后,中国风电产业迎来爆发期。胡震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带领公司从传统钢结构转向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研发生产机舱罩、转子房等关键部件。这一战略调整使振江股份迅速切入新能源赛道,并在 2017 年成功登陆 A 股(股票代码:603507),成为风电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二、技术突围:从代工到自主创新
创业初期,振江股份以代工生产为主,但胡震始终强调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他主导建立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并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焊接并行控制、高精度机加工等核心技术。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焊接流水线,通过机器人 和智能工装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30% 以上,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在光伏领域,胡震同样展现前瞻性。2015 年前后,他推动公司布局追踪式光伏支架,这一产品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提升发电效率,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截至 2024 年,振江股份已拥有专利授权 52 项,获评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实力得到行业认可。
三、全球化布局:从国内市场到国际舞台
胡震的战略视野不仅限于国内。2018 年,他主导收购尚和(上海)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切入海上风电吊装及运维领域,为公司打开高端市场。同时,振江股份在德国、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直接服务西门子、Nextracker 等国际客户,海外营收占比从 2017 年的不足 30% 提升至 2023 年的 60% 以上。
这种全球化布局并非一帆风顺。2020 年疫情期间,海外供应链受阻,胡震迅速调整策略,通过 “国内生产 + 海外仓储备” 模式保障交付,同时加大东南 亚市场开拓力度。这一灵活应对使公司在行业波动中保持增长,2024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15%。
四、行业洞察:从政策红利到技术深耕
胡震对行业趋势的判断精准而果断。他曾公开表示:“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技术迭代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较量。” 在他的领导下,振江股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从单一风电零部件扩展到光伏支架、储能设备等多元化领域,并通过参与客户产品设计增强粘性。
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胡震采取 “双轮驱动” 策略:一方面深耕风电、光伏主业,另一方面探索氢能、外骨骼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例如,公司控股 70% 的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专注于医疗级外骨骼技术研发,为未来增长埋下伏笔。
五、管理哲学:以人为本与务实创新
胡震的管理风格以务实和效率著称。他推行 “扁平化管理”,减少层级审批,确保市场信息快速传递。同时,他注重人才培养,设立 “技术创新奖”,对提出工艺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重奖,形成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企业文化。
在质量控制上,胡震坚持 “把产品做成工艺品” 的理念。振江股份通过引入德国焊接标准(EN1090-2)和 ISO3834 认证,建立全流程质量检测体系,产品不良率控制在 0.5% 以下,这一标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六、社会责任:从产业报国到回馈社会
胡震始终践行 “产业报国” 的理念。2023 年,他参与 “企业家进校园” 活动,分享创业经验,鼓励青年投身科技创新。在企业内部,振江股份设立 “振江公益基金”,支持教育扶贫和环保项目,累计捐赠超过 500 万元。
面对深海装备等国家战略需求,胡震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他在 2025 年两会期间提出 “加快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化发展”,建议设立国家实验室,整合产学研资源,推动深海探测技术产业化。
结语:时代浪潮中的弄潮儿
胡震的创业故事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新能源领域奋斗的缩影。从钢结构作坊到全球化企业,他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技术创新的执着和全球化视野,带领振江股份在风电和光伏行业站稳脚跟。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胡震正以 “两海战略”(海上风电、海外市场)为指引,继续书写新能源产业的新篇章。 $振江股份(sh603507)$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蓬蒿客

25-04-04 18:39

0
在吹振江了?周一开盘地板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