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浙江人很多是真的勤劳。刚去吃夜宵,有家小吃店口口相传很有名,已经在当地开了30多年了,老板娘以前是个勤劳的美女,她老公当时喜欢赌(还输钱)。晚上去的时候,不见老板娘,但有几个妇女干活挺利索的,就问现在店面易主了?答:老板娘等下过来接班。现在几乎24小时营业,三班倒。我诧异:这么拼?早上四五点钟也有生意吗?答:有,一批一批的,早上是菜市场卖菜的,做生意的,5点钟不到就来了。6点左右是附近学生。白天正常忙。晚上9点也是学生。10点以后是一些混混,半夜和凌晨还有很多打牌的喊送餐,生意好得不得了。
这种店面,就像量化的一个点,什么客源都接,恨不得连轴转。
0
有时候就是一种预感和直觉。昨晚随手一拍,这景色确实很不错,我沿着街往前走,大概几十米的位置,就是一条很大杂烩的街道,尤其让我奇怪的是有两家白事商店夹杂在中间不伦不类的,门口两个手艺人在做花篮。当时在那种音乐背景之下,我一度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前天留的
军工股,两个成飞一个沈飞一个南湖一个防务,今天都给了不错的收益,在外面玩,也就没追热点。有时候,就慢一点比较好。
今天,ETF并没有买够足够的筹码,太明牌了就可以作弊。下午成飞和沈飞也可以对比一下,花同样的钱去拉升,能拉升的幅度是不一样的,我之前说的55买的套不住今天差不多就解放这些量化筹码(因为量化被套以后就成了很大的卖压,充分考虑这一点就可以在今后的操作中能提前多看几步)。南湖和晨曦的图形,也可以给操作思路一个启发:圆润,就是涨起来要圆跌下来也要润,在没法或没把握再拉一个固定幅度以上的情况下,宁可让它一路滑下去,这样才更容易重新甩起来
0
一觉醒来,看到老马嘴软的消息,这还真是人性的翻版和现实版。他俩大概率不是唱双簧,都是真性情的人,骂的时候是真后悔的时候也是真,关键是,两个都是翻脸比翻书还要快的角色。一般情况下,都是投入较多的一方先服软
3
明天度假去了。之前股友提及的时间节点注意一下。盘面盯着全A指数看就好了,这个总市值还能涨多少绝对是控制在旺旺的手里(如果上证拉到4000,可以预言小票要陪葬大半),18年暴跌后19年涨了27%,20年16%,21年25%。22年虽然全年跌10%,但疫情插了深水,所以大节奏好的人是爆赚的。
池水注满以后,就是一半火焰一半冰川,这种指数大涨短线端大亏的情形会是常态化(而且我不认为有些票里面资金是被迫割肉,我认为是有计划的有序撤退)。昨天下午急跌走出来的超短是稀土,比如上车中磁业可以斩获20%+。而有经验的老庄以及缠风格的量化,更多还是卖卖卖,他们才不会大气到要跟大家同饮一杯酒共嗨皮。
0
看了下洛山鸡的街头视频,小朋友有个儿时最要好的小伙伴就是去那里读的初一,昨天已经启程回来了,本来也快放暑假,提前放长假了。从小送去国外读书,主要还是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
0
刷了下龙虎评论区,看来大家也都发现“大金链子”了。如果是五年前,这样喊人猛撸是能撸成的(金开的操作也类似)。现在量化主导,市场资金还真不买账,隔日能全身而退估计也是有人暗中全力帮他了。
晚上回家碰到邻居女主,就聊起她两个儿子。大的最近迷上收藏
茅台,准备收满12生肖留给儿子(儿子还在他未婚妻肚子里),婚房刚买的绿城新楼盘。女主50多岁,平时经常买鲜花插瓶摆设,干家务活也很利索,性格大气很好相处,典型的温州女人;男主应该70岁+了,老来得子宠宠宠是正常的。他们以前也买过股票,股灾那会儿几天就没了1000万就收摊了,跟金融消费比起来,日常消费确实不算啥,也难怪他们想得开
0
国补不再全面铺开了?今年我还享受了几次国补,两个豆包的耳机,一个小度闺蜜机,一个西门子滚筒洗衣机。手机、笔记本还能用就没再换新的。
小度的东东实在太灵敏,每次我喊“小度小度”,总是楼上的运动魔镜和楼下的闺蜜机同时开启,总体来说闺蜜机没有发挥效用,魔镜比健身卡实用。
洗衣机可真是性价比太高了,当时家里旧的总是有异味拿各种泡腾片洗效果也不好。网上看到新款才2000出头真是惊呆了,查了下跟过往比起来多了项中途停顿的功能,这个纠错/后悔功能可太实用了,当时还不信竟然这么便宜,跑去当地苏宁国美实体店一看,场面冷冷清清价格贵的离谱,无怪乎诺大一个商场连电梯都开不起了。
洗衣机下单后次日就送到并上门安装了(旧的50块处理掉了让人顺带捎走)。新机子唯一麻烦的是每次洗衣服都要手工倒一次洗衣液,不够全自动,但也避免洗衣液沉积卡槽太久发霉的通病。试了几次烘干功能跟当下的梅雨季很适配,旧的洗衣机此功能我竟然一次都没用过,服役期满残值50也有点可怜巴巴,当时买来好像一万出头。当年传的日本美国旧的电子产品没人要还得贴钱找人拉走,现在也基本上演了,记得小时候还有很多专门回收国外旧衣服来卖的店铺
1
老特和老马,看着就像是富豪追美女的升级版。美女是
稀缺资源,QL更是顶级稀缺资源,富豪砸钱去追求稀缺资源,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闹扳了。从女性角度,对老马没啥好感(如果那些花边新闻是真的,尤其是其对第一任妻子的态度,人薄情总会遭遇到更大的薄情,回旋镖回到自己身上么),从其对财富的安全传承角度也许可以尝试理解
1
高考700分是很难的,浙江考生整体水平高也很卷,省内高校除了浙大其它在全国排名也不靠前(但就业还是很可以的),不过620分以上可以上宁波诺丁汉,600分不到可以上温州肯恩大学,这些学校和国外名校有合作,相当于少花一半以上的钱可以去国外开眼界(毕竟高中就去英国全部读下来要投资/消费600万+)
现在市面上的就业,完全竞争谁都能做风不吹雨不晒的工种薪水很低,比如前天我去当地商场实体店买衣服,店员工资就2000元/月;鲜榨果汁店生意很好,店员客客气气“欢迎光临、让您久等了、欢迎下次光临”已经条件反射到像复刻机播放,他们大概是4000元/月。体力活,赚得多点,比如我经常去的SPA足浴店,技师平均能赚6000元+/月,高的有10000元+/月,最高的有20000元/月,这些都是纯体力劳动部分,人家是否有其它一些人情收入就不得而知。这些小妹或者大妈,一般也都是凭真技术吃饭,手劲力气要大才有回头客,不过这些人很多家庭也不太幸福,早年早早结婚生子,然后离婚出来打工,赚的钱也都养小孩甚至小孩的小孩(比如能赚2万月薪那个阿姨,在其家里地位还是很高的),年轻小妹也偶尔能凭自己收入去几趟酒吧或者西餐厅。职业不分贵贱,能养活自己总比呆在山里老家干农活要好
0
那些家里有企业(中等规模企业)的,小孩子走不了应试教育的路,一般初中高中就送去国际学校了,有些送去杭州,有些送去香港。像我家对面那个小的(他哥哥是国内高考考了个艺术类的本科,前年考编上岸了),高中就送去英国,现在在那边读大学,那个大学世界排名挺靠前的,宽进严出。这些毕业以后回来就是继承老爹衣钵的。
也有几个当年在美国生娃拿到绿卡,小学在中国读,成绩不好初中就送去美国读的,现在特没谱政策下,等到了18岁面临国J选择时不知道他们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