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分时图定格在15:00那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像参加了一场全程无尿点的马拉松——整整四个小时盯盘,竟没触发想要买入的交易信号,仅猥琐做了三笔T,硬生生将帐户拉红。
沪指新高与4700家个股飘绿的悖论式场景,恰似机构重仓股与小微盘股在进行量子纠缠,
中国银行 创历史新高的分时曲线与
创业板指 破位下行的K线,共同勾勒出当下市场的精神分裂。
午后14:07的盘面异动堪称经典博弈范本:
信雅达 从-7%暴力拉升至涨停仅用8分钟,
杭钢股份 反包新高打出强趋势信号,
宏景科技 20cm旱地拔葱激活AI应用端。但经历过
利欧股份 天地板洗礼的老兵们,此刻都默契地选择在键盘上敲出"格局"而非按下买入键——当量化
机器人 开始用算力预判人性预判,任何明牌回流都可能是另一次围猎陷阱。
回望整个三月交易日志,刷新对股市的自我认知。这个曾诞生过无数游资神话的月份,如今竟让职业选手频繁触发风控线。当全A成交额持续萎缩至8500亿水位,当连板高度被压制在3板以下,当市场进入“买错即核按钮,买对也可能被量化收割”的负反馈循环,或许空仓才是对账户最负责任的守护。
站在四月门槛前,突然想起上周在小北路茶馆听到的段子:现在市场上就两种钱,敢死队的医疗费,和机器人的电费。这个笑话笑着笑着突然品出几分苦涩——当市场生态链发生根本性嬗变,或许我们真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武器库。收起情绪化吐槽,把最后那句韭菜的自我修养送给诸位:只要本金还在牌桌上,总有机会等到属于你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