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重点讲我们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顺势者,顺的什么势,顺的是宏观政策方面的大势和主力资金造的小势,作为散户,我们不是造势者,要想在交易市场中生存或者有更高的要求与目标,必须成为顺势者,别无它路。
顺势的关键不是学各种形而上学的图形或指标,机械和教条式的知识不能真正反映股市运行规律,更无法与市场的动态发展紧密相关。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彼的重中之重就是研究主力的行为,从中归纳和推断出主力们的常用逻辑思维xi惯和路线,他们向上起势时,我们跟随上车,他们准备获利出货时,我们能安然脱身。
但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只是主力们的手法太多,陷阱重重,一不注意就在股价刚起步时没敢上车或卖飞了,一不留神就掉进了主力们设置的诱多圈套,接在了高位。
主动和积极地预防与应对方法是我们要深入学xi和理解这些手法或做局的套路,经过实战中的锻炼与磨合,以后不管主力在真正地拉升前怎么洗筹,我们清楚看到地是机会,该上就上;不管主力怎么做出弱转强等经典的形态,我们知道背后是诱多的陷阱,该撤就撤,该回避就回避。
主力的手法或许会不断地升级,但内在的核心逻辑不会变,低位吸筹,高位诱多出货,且许多手法是有相对的应用周期,没有重大的突破性变革,这些手法也变不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xi的主力常用手法,部分内容如下
一、夹板
夹板单是主力资金常用的一种盘口操作手法,通过特定的挂单布局影响股价波动和其他交易者心理,从而达到控盘或洗盘的目的。
它是指在股票委买和委卖队列中,主力资金在某一或几个价位上分别挂出大额买单(托盘)和大额卖单(压盘),形成“上有天花板,下有水泥板”的夹板格局。具体讲就是买盘挂大单托住股价,卖盘挂大单压制股价,使得成交价被限制在狭窄区间内。
目的或作用
1、通过夹板限制股价的短期波动范围,让场内搭车者感觉向上无望,有走弱的迹象而抛出筹码离场,让让场外持币者感觉向上动能不强,滞涨而没有向上的空间,因此放弃进场的动作。
2、如果出现在底部区域,主力可能通过反复挂单、撤单制造恐慌或假象,诱导散户抛售筹码,从而低价吸筹。例如,突然撤掉托盘引发下跌假象,随后快速吃进恐慌盘。
3、通过夹板观察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和跟风意愿,为后续拉升或打压提供依据。
如何识别
1、买一和卖一附近出现大额挂单,形成明显的“夹板”结构,成交量在夹板区间内持续稳定。
2、如果夹板单突然撤掉或被大单突破,可能预示主力即将发起方向性动作(如冲击涨停或打压吸筹)。
3、需结合成交量变化。当托盘挂单后股价未明显上涨,且伴随有规律的小单批量抛售,大概率是主力托盘出货的迹象。
怎样应对
1、若股价放量突破夹板区间(尤其是突破中长期均线),可能是主力启动行情的信号,可考虑跟进。
2、主力也可能利用夹板单制造假突破,需结合市场整体趋势和个股所处的节点与时点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避免盲目跟风而被诱多。
3、在低位出现夹板单是吸筹信号的可能性更高,而在高位则需注意是主力诱多出货。
夹板单是主力资金控盘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限制价格波动范围实现洗盘、吸筹或测试市场反应。投资者需结合盘口动态、成交量及技术指标综合分析,避免单一信号误判。对于普通交易者,识别夹板单的撤单时机和突破信号尤为重要。
二、对敲
它是指某主力试图影响市场行情,与他人通谋,双方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角色,各自按照约定的价格、数量,在相同或不同的营业部席执行交易交易的行为。对敲也称为相对委托或合谋,即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做出相反交易委托,根据事先谋划好的内容进行交易。
目的和作用
1、通过对敲,主力可以制造出股票交易活跃的假象,吸引场外持币者的关注,让他们误以为该股票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从而吸引跟风买入。
2、通过频繁的高价买入和低价卖出,或者相反的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股票的价格走势,达到抬升或打压股价的目的
3、在出货阶段,制造活跃交易和股价上涨的假象,诱导其它资金接盘;在吸筹阶段,打压股价,造成恐慌,迫使持筹者抛出筹码
三、托单
托单手法是指主力在特定的价格水平上挂出较大数量的买单,以影响市场情绪和股价走势。1、目的是稳定股价、吸引跟风买入、掩盖出货意图等。
2、作用是影响股价持续向下的趋势。托单可以增强市场信心,减缓股价下跌的速度,甚至促使股价反弹。当其他交易者看到大量的托单时,可能会认为股价有支撑,不容易进一步下跌,从而更愿意买入或持有股票
3、方法通常是某主力在特定的价格水平上挂出较大数量的买单。例如,一只股票当前价格为20元,投资者可能会在19.6元的位置挂出大量买单,形成托单。这种操作可以稳定股价,避免股价过度下跌,保护自身的利益
四、压单
手法与作用
主力资金通过挂出上压单,制造股价上涨的阻力,迫使因担心股价无法上涨而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趁机吸纳筹码
2、主力在卖一以上挂出相对较大的卖单,给场内其他资金一种上档抛压沉重的错觉,担心股价下跌而卖出手中的筹码。实际上,主力在下方以小单隐蔽吸筹,特别是在股价处于底部区域时,这种手法尤为明显
3、主力在卖一位置挂出大卖单,造成股价下跌的假象,实际上下方买单较小而股价并未下跌,说明主力在隐蔽吸筹
4、主力在非买卖五档挂单之外挂出大额卖单,散户看不到这些大额卖单,当股价上涨到这些隐性压单附近时,散户往往反应不及,导致主力真出货的可能性更大
5、在股票临近涨停时,主力会在涨停价位置挂出特别巨大的单子,这通常是真正的抛压,而非主力想要封住涨停的行为。这种手法常用于测试市场的抛压情况
如何识别
1、观察成交量和价格变化:如果股价在挂出大额卖单后并未明显下跌,可能是主力在隐蔽吸筹
2、注意挂单位置:注意观察买卖五档之外的挂单情况,特别是隐性压单的存在。
3、关注节点位置:在股价低位时,大额卖单可能是吸筹行为;在股价高位时,大额卖单可能是出货行为。
主力手法还有很多,远远不止以上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拓展学xi,本帖主要是起到普及和启发的作用。
知识普及了,知道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以及如何在实战中读懂主力的行为,不再被他们的一系列伪装所迷惑,导致本是好机会被被吓退或卖飞,本是特大坑,即被上面铺的鲜花所吸引而掉入。
下面举几个实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演绎,大家理解即可,不必过于较真。
1、
东方集团 因为重大的负面消息导致自3/3日开始连续一字跌停,但在3/12日走出了一个地天板,我们先把时间回到这一天早盘,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你有仓位已经被深套,你如何处理,是马上出货,还是想再等反弹二天,减少点亏损?
2)、如果你是持币者,有没有可能去抄个底,博弈反弹,至少做个套利,或者会不会出现
双成药业 那样的反弹情况,或者以ST左江为例,在1/15日连续拉出了准四个大号的涨停,主力的心思总是会反其道而行之。
不管是场外的还是场内的,一定会有博弈反弹或持仓再等等的一批人。
我们揭开主力们的手法,你就知道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主力(以下称A)开启的是自救之路,他们在一字板前并没有完全抽身,假设还有五亿的筹码,也被深埋其中,但不能坐以待毙。散户没有办法,而他们有妙招。A找来了B,给了保底的承诺,并且还有一定份额的佣金。B按计划约定在12日早盘进场扫货,其中一部分是就是主力的筹码,按照时间短,全成交的方式瞬间拉出地天板,因为这个异常的动作,一定吸引了场外抄底和博傻的资金进场,由于事先有计划有准备,A在拉升的过程中和涨停板上的全天拆单出货,B则托单维护住涨停的价位,收盘时A的仓位全部出清,五亿资金成功解救出来,而B则在13、14日分二天直接核按钮出货,分别成交一个多亿。
经过核算,B在轮的救主过程中,并没有亏损,还额外赚到了不菲的佣金。而进场抄底博反弹的资金则成了接盘侠。
巧地是,B刚出完货,18日开始启动了退市程序,又开始了无尽地跌停。这是巧合吗?
A和B都非常清楚这个时间点,一定要赶在关门的最后一刻突围出去。
他们之间使用的手法就是对敲,在约定的时点,以算计好的数量有买有卖,快速把股价打到涨停,过程中陆续出货,更重要的目的是吸引跟风进场接盘。
次日跌停开是必然的结局,几乎不用概率来描述。
所以,当一只股连续出现一字跌停时,即使不知道原因,也基本判定有不为我们知的严重利空消息,出现早盘地板上的封单被快速扫光并直线拉升时,不要有任何的交易念头。有些技术派选手看到地是直线地天板,认为在底部撬板时不敢进,但这个地天板走势强劲,类似的许多票次日都有溢价,比如
雪龙集团 在3/24日的分时表现,次日早盘还冲了一次涨停板,
电光科技 在24/12/26日的地天板,后面继续涨了二个板的高度。
但此地天非彼地天,形态相似,技术手法一样,这就是主力要达到的效果,因为目的不一样,所以,导致后面的结果不一样。
2、有人说,已经有这么多跌停了,我都不会关注它,撬不撬板和我没关系。那么,这个票你有可能避开了,但下面这个当出现盘中的分时形态,你会不会心动。
我们再看一下它前面的日K形态
并没有处于完全的下跌通道
而它在跌停撬板后的分时呈现地是类台阶式上升,你可能读到的信号是承接还可以,当翻红时,你有没有半路上车的想法,认为应该跌不下去了,主力已经吃了很多货,只能涨,不能跌了。
次日的走势是这样的
如果水下低吸,只能止损;如果半路翻红上车,基本上也处于小亏状态。
这就是因为看不懂或误读了盘面的信息,而造成这个认知的本因是主力的诱多出货手法把你蒙蔽了,利用了你的认知缺陷和经验不足。
主力同样采用了对敲的方式,吸引跟风者接盘,边拉边出,次日跌停板上甩尾货。
3、以上讲的是对敲手法,再看一张分时图
这是明显的夹板手法,股价在某段时间内处于一个小箱体中小幅度横盘震荡,这是因为主力在上沿有压单,下沿埋伏有托单,给有些人的感觉不是特别强,越快涨停,近直线涨停的为最强,有仓位的交易者等不及,或看不到更高的预期就出货了,而场外的资金同样认为这个票不算太强,进场的价值不高。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主力的手法起作用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它所处于一波上涨调整后的底部,之前几个交易日是试盘和建仓的过程,此时我们看到这一日的夹板分时,就确定是主力的掩护性吃货行为,怕更多的人搭他的顺风车,增加他的持仓成本。
虽然是一次反弹级别的上涨,当有了确定性的判断后,后面二个板可以轻松拿下。
仍以此票为例,我们看一下第三板的分时
假设我们身处于那一天,不知道后面的走势,在分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下,且还只是处于三板的位置,你是如何分析和判断这个盘面的。
上涨过程中的分歧与换手?
分时处于高位横盘状态,有强承接?
于是,有仓位的交易者等次日再看情况而决定去留,或者出一半,留一半,以免完全踏空后面的上涨。
不要骗自己,你是不是有上面的想法,并在脑海中马上想到了几个成功反包的例子。
实盘的结果是这样的
连吃二个一字跌停,排板也出不去,有仓位有浮盈的交易者最终还得亏着出来。
是不是怪我专挑特殊案例,非也。
如果你看得懂主力的做局手法,可以不加思索地在近最高位出清所有的筹码,带着利润,哼着小曲,去喝小酒了。
在这一日的主力手法就是同时使用夹板和对敲出货,下面有托单,给人的感觉是在高位换手,承接很好,后面继续看高的概率很大。
成功的主力基本上都是心理学专家,他们把散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研究得很透,拿捏地死死的。这些手法对那些学了点技术,但基础不牢,缺漏较多的交易者最容易上钩。
4、前面的例子有人讲,我都不会上当,板太弱,上板太晚,不可能再去了。好的,最后上一个符合你要求的案例,看看你的反应与应对。
这是首板的分时形态,是一个烂板。
这是首板次日的分时走势和收盘情况。
早盘高开后回踩到-2%之上,回拉过前高时是不是你的弱转强买点,用时不到半小时,强不强,上不上。
当你上车终于认可这个机会上车后,马上冲击涨停板,一小时后涨停了,板上还有加仓的想法或动作,高不高兴,心里那个美,我对这个弱转强最拿手了,这么标准的走势,进去就是等板。
后面的实盘是这样的
次日竞价跌停,直接由浮盈变成了浮亏,如果板上加过仓或只是打板进,反差太大,心情直接跌到谷底。
很有可能没有等到翻红就止损了,损失多少不重要,重要地是非常打击人的信心,最擅长的弱转强怎么失效了。
而在这个第二板的拉升过程中,主力用的还是对敲手法诱多出货,次日一把甩。
所以,我们不光看形态,还要懂逻辑,不光懂逻辑,更要知道主力们的套路,还有许多更为经典的案例,我能想起它的图形,但记不住它们的名字,以后有机会再展示出来。
关于主力行为,估计十个帖子也写不全,讲不透。这只是作个启发或普及式的讲解,以点带面,有兴趣的粉丝可以自行探索,打开这道大门,进入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而不是停留在浅层的表象或支离破碎的技术上,一层一天堑,前方还有很长的路在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