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
国内游,尤其是到了10几岁,要根据孩子兴趣加以设计。我家闺女有一段大概初中的时候开始喜欢玩
网络游戏,一玩几小时,耽误学,让家长很不爽。后来发现,不光是那种打打杀杀的对战游戏,还有给人搭配各种服装饰品的游戏。
初二上初三的暑假,趁着带闺女江南自驾去南京玩的时机,除常规游览,有意识地带她参观了江南织造博物馆和南京民俗博物馆,给云锦花样填色,手绘戏剧脸谱,制作绒花、剪纸,看出闺女在这方面特别喜欢。
后面一路上加重了类似的体验内容。先是带她去杭州的中国美院新老校区看学生的毕业展,然后去绍兴柯桥中国最大的
轻纺城,里面不少服装服饰设计公司和工作室。在服装设计工作室定制了旗袍和汉服,恰巧遇上台风,就在柯桥停了两天,然后看人家怎么测量设计打样,甚至怎么着色印染、制作衣服。
听人家说旁边新昌县有个达利丝绸厂是工业旅游景点,4A级。等台风过后去工厂参观,里面丝绸产品生产线、现代化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有缫丝、印染、成品等各生产车间供参观,给人以震撼,还有博物馆详细讲解丝绸发展历史和生产沿革。
接着又去诸暨的珍珠批发市场,是5A级景区,里面不光关于珍珠,其他金银、水晶宝石应有尽有,交易、展示、加工各环节都能看到。晚上夜市,小妞自己跑去跟人砍价,学串珠子、制作个性项链手串。
最后一站到义乌,看各式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如何卖到全世界的,见识到了商业活动规模的巨大宏伟,品种的多种多样。同时沿路各自然风光、文旅景点、演出都没落下。
到最后有三个收获:
1. 玩游戏不上瘾了,大概找到了更吸引人的玩法。
2. 对“美”的认识更具象,到现在上了大学,央美、川美的美术展、毕业展都会去看。
3. 高考拒了上交大、国科大,选了港大商科金融,觉得比搞科研有意思。也源于本次旅游途中去南京的经历——在南京上街买伊利冰棍,发现送某游戏卡,还有几天就到期了。结果财迷闺女把市面上她能弄到的点卡都弄来了(活动快到期了,还有不少没送出去,都给她了),然后发动她参加的工会(卖出去给中介提成),迅速推广,2–3天路上把手里的点卡都卖出去了,挣了大几千。
第一次自己挣大钱,印象深刻。学会了发现商机、快速落地、找准渠道、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