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对核建是真爱,这次核建反弹不佳,但这主力精心运作了几个月,终于调整出比较好看的图, 就这样偃旗息鼓?
熬也得熬到主力蹦达的那一天。
这次回档,虽然也跌停之类的,但成交量表明主力出逃不了。 后面必然要蹦达的。
0
前面2,3个月,强化网格, 网格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看好符合我们个性特点,每天都能有100-200的收入,这非常心安。
这次贸易战,真正的资金曲线要取得进展, 波段是首选。
这方面, 股狐这次做的非常好,他把仓位降低到100%左右, 而梅华牛在顶部时,仓位也只有80%,这都是我要好好学的。我这次顶部仍然是满仓满融。 这自然是致命的。
核建的图太漂亮,星网年报出来不跌,芯片已经调整3周, 这样,我这次不知不觉的仓位就打满, 毫无还手之力。
实际也有意识到风险,账户到100万那天,我已经意识到风险,并迅速的降低了1万股核建,把仓位打到92万一带,但这于事无补, 最后我买入芯片的8万股操作,成了送命操作。不给自己留有余地,自然失败就是必然。
凡事留有余地,慢慢来。 这是后面要做的。 满就必败。
0
我当然注意到了我的资金曲线不受控制, 今年来,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反复尝试调整, 但这次还是暴露出了致命缺陷。
当天回撤15-20%。
我的这个交易手法,注定会有这样的结局。
回过头来, 重新回到过去几个交易日, 我看着核建的图,仍然会打满, 那个图,我如果不心动,那是真的见鬼了。
所以,这次悲剧必然发生。
没什么好去反思的。 这是个性决定命运,资金管理手法决定股市征途的鲜明写照。
我还是接纳目前的操盘手法。
如果说有改进的地方, 那网格显然无法对这种操盘起到实质性的改进作用。 还是出金最为现实。 大盘大势好的时候,一定要出金。 这是我们缓解自己心理压力,能让自己持续走下去的关键性因素。
股市的这种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机会我们高度重视,顺其自然。
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用在国家治理上,真的是道理是相通的。
这次,我们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也许目前还没到反攻阶段, 但整体来讲,可以说是到战略相持阶段了。
0
从图看, 近一周入市的,都在获利状态, 近一周成交3.48万亿, 而上证流通市值48万亿, 实际不到10%的获利筹码。 抛压还不是非常大。
更何况这次底部主要是国家队出手, 国家队的 筹码会侧重中长线, 不急于脱手。 稳住军心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这样说来, 后面股指往上冲是大概率要发生的事情。
没到3320之前,都是非常安全的。必然要去试图前一个箱体的抛压。
0
2018年贸易战, 中兴给罚款10亿美元。 华为被各种限制。孟晚舟被困加拿大。
这次, 美和加拿大直接翻脸。 中国直接硬扛。
局面已经完全变了。
特朗普后面会越来越被动。
此一时彼一时, 今日中国已经不是当初的中国了。
0
我看差了,以为是2024年11月。2018年我也亏得厉害,当时都没多少钱了,就不看了。那时接近底部,往往底部杀跌最为疯狂,庄家抢筹码的时候,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让散户以为天要塌了股市要崩了要推倒重来了再不卖手头那点钱就没了。而且那时候经历了长期下跌洗礼散户的心理也是最脆弱的时候。炒股时间长了真发现每次都一样,感觉那一次让你产生“这次不一样”感觉的时候就是最应该逆市操作的时候。
----------
评价:这个网友的观点非常有道理。 其实,股市就是不断轮回。 人性都差不多。
0
说实在的,知道星网专家成本在17-18, 这次打到16, 真的是眼红。 这样的机会, 我如果有钱,真的是要买入的。这种机会,哪怕博反弹,都是非常值得的。
这可以说是这次最为遗憾的地方。
我看得懂星网主力的招数,但我却没办法转身。
难得的暴跌,居然错失良机。
0
从反应力角度讲, 那天跌停板,我不可能出局,我的交易手法如此, 我爱人可能会说我怎么那么傻,不懂的降低仓位,这不可能的, 交易要有一致性,我注定是满仓经历跌停。 这毫无悬念。
但从我的资金安排来讲, 是有大问题的。
我降低了芯片的8万股,实际都卖了后, 仍然无法融资买入, 所以,底部3040时我哪怕有机会,都无法把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失去。
这次要反思的不是说我技术不成,这个就算了, 实际本质的困难是资金管理。 这个我其实真的可以做的更好。
那天止损8万股芯片, 虽然无法融资,但也能有效避免账户给打穿,这是与前一轮熊市或者说去年的18周下跌我应对不一样的地方,去年我是一直扛,到最后受不了了,只能爆仓。 这次后面假设国队队不出手,假设仍然第二天跌停,类似国外暴跌,那我还是会进一步降低持仓。 不断降低杠杠,这没什么好说的。活下去是首要的,亏损不可怕。 最怕的是爆仓。
0
我们小时候,有一个亲戚在香港或者台湾,就觉得很牛, 那就是富裕的代名词。 但现在看, 也就那样。
同样的,到美国出这些所谓的贸易战的招数, 基本就说明我们已经真的成为他的对手了, 这是好事,哪怕目前我们被动, 后面应该说赶上甚至超越, 都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国家基本还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为了理工科往上走, 整个大学就都往理工倾斜。 之前是土建香,经济管理香, 现在是理工香, 特别在AI方面, 真的是大踏步前进, 基本我们大学都开始往这方面倾斜。 社会也是。整个福建省似乎在
大数据方面是网罗了相当的人才。都是博士起步。
国家在芯片,AI等尖端产业是真的下了血本的。 一个东大,集成电路的学生几百人, AI之类的几百人, 整个1年不过招4000人,这倾斜的力度是真的非常恐怖的。
相信最后必然是中国胜, 这点简直是必然的。
我们的整体策略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