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量化

25-03-28 13:35 1681次浏览
harder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贤今人,或是自己的感误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10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悟空一战成名

25-07-06 10:24

1
看到一个说法是量化喜欢收割打板柚子。
悟空一战成名

25-07-06 10:11

0
越简单越好。
harder

25-07-06 10:04

0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市场很难做,主要是因为量化当道之后,几乎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成了被收割的对象,哪怕是再厉害的柚子也是如此;

那么面对操作难度大幅提升的市场,面对绝大部分时间只有宽度没有高度的市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应该更加重视择时,现在市场多数时候都是短平快,高潮紧接着大分歧,冰点之后直接修复。那么择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没有大幅增量的市场之下,太过追求右侧确定性往往成了接盘侠,变成了最大的不确定。

所以就要在市场情绪冰点衰竭之际敢于出手试错,而且也要谨慎顺势加仓了,因为往往值博率都不高,胜率也不大。

其次就是要降低出手的频率,很多小周期可以直接放弃,因为小周期可能都是一日游的行情,稍微反应慢点,当天追高,次日直接发套,例如最近的无人驾驶以及小米YU7题材就是如此。

再次就是在有宽度没有高度的市场里,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主线,但操作也要跟随市场轮动,梳理清楚市场几个重要的题材线条,大主线核心紧跟不放的同时要做好跟随市场轮动,有时候一个题材内中后排也都在轮动表现,有时候几个题材在轮动表现;好比最近这个周期,稳定币除了恒宝和四方一直趋势向上之外,板块内低位情绪强度载体先后换了几波,因此大主线内除了坚持正宗的白龙马(恒宝)之外。也要紧随市场轮动做好龙头下面的情绪核心载体,比如说以往被认定为中后排的翠微、东信和安妮等深度调整的时候,往往蕴含着值博率比较好的进场点。

最后要多留意近期可能爆发的新题材,第一天题材大爆发的时候及时跟进,前排进不去可以重点参与次前排的换手10厘米和20厘米核心,大家的筹码成本一样,同一起跑线,拼的就是对题材高度的主观认知和理解力了。这个第一天,第一时间,处于择时的攻守兼备的地方,即使是量化,也拿你没有办法。不过,这种第一时间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理解能力以及敏锐的盘面捕捉能力。

无论如何,都离不开那个具备影响市场情绪的灵魂载体白龙马。也就是,选股要选核心的核心,具有还手的龙性的逻辑龙头,也即是白龙马!
harder

25-07-06 10:01

1
龙头的低位审美

2025年07月06日 08:08

很多人有个误区,龙头就是高位,就是高标。过去也许是、但未来,龙头的认知如果再停留在高位的话,那一定会很难做。

现在市场上有两个大的东西限制高位,一个是量化横向计算,一个是高度异动监管。过去这两个东西都不是特别明显,今年就明显了,所以,今后必须想办法研究低位的龙头,只有低位的龙头才能具有低风险性,那种高位的龙头一旦错了一个就容易A杀和核按钮,得不偿失。

什么是低位审美?那就是在低位看出谁是龙头。有人可能会说了,发现龙头都已经高位了,怎么可能低位?

这其实是误区,至少是单一维度造成的。如果你只会数板,确实发现龙头就已经高位了,但如果叠加多几个维度,龙头不需要高位,或者说,很多龙头在低位是能发现其端倪的。

比如,叠加题材级别
叠加逻辑面
叠加正宗性
叠加股性
叠加冰点效应
叠加节点
叠加波浪结构.....等等。

当然,这里面每一个叠加因素都有很多细节点,但我们先有这个思维再说,细节等今后再详说。

今天随便展开说一个,那就是叠加股性。以前,我们写过军工,当时有个成飞某某,有人问,为什么是它,其实就是有股性因素。如果深刻的洞察股性,其实一进二就可以去做低位审美试错。这种试错要比什么数板晋级有意义的多。这个市场上,有很多标的具有股性因素,他们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维度纳入到低位布局龙头之中。比如前段时间的南华期货指南针国盛金控等等,有点 也许最终没有成为龙,但是因为布局的低位且有股性保证,也能赚好多个点。

这就是低位审美的意义和价值。
如淡风轻

25-07-05 16:21

0
h哥,多多分享
harder

25-07-05 11:40

0
这篇只是写了游资这个维度
还有GJ队,公私募(外销自营),券商等其他维度的
如淡风轻

25-07-04 22:18

0
h哥,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大a生态确实是这样的。
harder

25-07-04 19:35

2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当游资脱下战袍,披上量化的算法战甲,散户的“屠龙术”为何集体失灵?...

2025年07月04日 00:03

曾几何时,A股江湖流传着“龙头战法”、“打板秘籍”。多少散户视游资大佬为“带头大哥”,虔诚学他们的“屠龙术”,梦想着擒获市场最耀眼的龙头,一剑封喉,实现财富跃升。然而,近一年来,无数老手惊觉:熟悉的模式频频失效,昔日的“圣杯”仿佛成了“毒药”。追高即套,打板即炸,精准卡位却撞上“鬼打墙”...市场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节奏诡异,板块轮动如电风扇般让人眼花缭乱。

谜底何在?答案令人不寒而栗:你口中的“量化”,很可能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他们,亲手用算法埋葬了自己布下的道。

“大哥”的蜕变:从单枪匹马到算法军团别误会,这里说的“量化”,并非那些管理千亿、只做大蓝筹的超级巨头。那些巨鲸,看不上题材股这点“肉末”。真正在题材股、热点板块里翻江倒海的“新锐量化”,其核心力量,大多是昔日叱咤风云的游资大佬及其团队转型而来!

他们的蜕变,始于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体量膨胀后的囚徒困境。*   龙头,装不下“大哥”了:当资金规模从几亿、十几亿膨胀到几十亿甚至百亿级,曾经容纳他们自由进出、呼风唤雨的“龙头股”,池子变得太小太浅。如同巨鲸搁浅于浅滩,昔日的“屠龙刀”如今连挥舞的空间都没有。一个涨停板封单所需的资金量,可能就会惊动监管,甚至把自己困死在里面。

“屠龙术”的数字化重生:怎么办?放弃赖以成名的绝技?不可能!智慧的“大哥”们选择了更高阶的进化:将浸淫多年、验证有效的交易模式--无论是龙头战法、题材挖掘、情绪周期判断,还是更精细的盘口语言--统统拆解、编码、量化!他们将自己最锋利的“刀法”,铸造成了一套套冰冷而高效的算法程序。

更有甚者,进行“反向量化”--深入研究市场上散户、其他游资常用的“跟风模式”、“龙头信仰”,针对性设计算法进行精准狙击。

于是,“布道者”悄然转身,成了挥舞“算法镰刀”的收割者。他们曾经的“信徒”,那些努力学龙头战法、试图复制成功的散户和中小机构,如今成了算法眼中最清晰的“猎物画像”。

“平铺轮动”战术:算法时代的生存法则与收割利器

放弃单吊龙头,大佬们的新生存策略是什么?答案是:“平铺轮动”。

1.  资金如种子,广撒板块:庞大的资金不再聚焦于单一龙头,而是像播种机一样,均匀分散铺在同一个热点板块(甚至多个关联板块)的众多相关个股上。 一个板块不够铺?那就铺两个、三个!核心逻辑不再是押注“唯一真龙”,而是赌定整个板块(或赛道)的活跃度。

2.  “砸涨吸跌”,乐此不疲:算法程序冷酷执行着预设策略。

板块内,谁涨得快、涨得急,算法就可能触发“止盈/部分止盈”指令,“砸”掉部分涨幅过大的个股,锁定利润;同时,“吸”入板块内相对滞涨、甚至小幅下跌的“洼地”个股,等待轮动补涨。这就是板块内个股“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电风扇”式轮动的核心推手之一。

3.  对“单吊者”的降维打击:这种轮动,对于惯“单吊一只龙头”或深度聚焦少数个股的传统模式(包括很多散户和部分游资)来说,简直是噩梦。你重仓押注的“龙头”可能刚启动就被量化资金砸盘压制,而你看不上的“杂毛”却莫名其妙地轮动大涨。精准聚焦的拳头,打在了一团飘忽不定的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4.  “平铺者”的盛宴与隐身术:但对量化机构而言,这正是他们的盛宴。

“谁涨我都能赚”,利润在板块内部的此起彼伏中涓涓细流般累积。更妙的是,分仓操作、分散交易,完美规避了对单一账户大额、异常交易的监管关注(账户监G),如同穿上了一件“隐身斗篷”,在市场的波涛中更安全、更隐蔽地航行。

战场重塑:模式失灵与散户的生存危机

这场由昔日游资大佬主导的“自我革命”和“模式量化”,深刻重塑了A股的微观生态:

 “屠龙术”集体失灵:散户们奉若圭臬的龙头战法、打板技巧、经典技术形态,在算法驱动的轮动和精准狙击下频频失效。曾经的“黄金买点”变成了“诱多陷阱”,“模式内的亏损”不再是偶然,而成为常态。

 波动被熨平,利润空间被压缩:量化资金高频的“砸涨吸跌”如同无数只无形的手,不断熨平着个股短期的剧烈波动。市场看似热闹(板块轮动),但个股单边的、暴利的、可供传统模式捕捉的机会减少。利润空间如同被反复拧紧的海绵,越来越“干”。

认知与速度的双重碾压:散户面对的不再是另一个“人”的情绪和判断,而是融合了顶尖游资智慧、以光速执行、不知疲倦的算法。在信息处理速度和交易执行层面,散户被彻底碾压。

结语:新丛林法则下的生存之道当“带头大哥”们纷纷披上算法的战甲,指挥着由代码组成的“钢铁洪流”重返战场时,旧的江湖规则已然崩塌。散户们哀叹的“模式失灵”,本质上是市场进化过程中残酷的淘汰。

这场由游资内生的“算法革命”,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是一个算力为矛、策略为盾、分散轮动为常态的“后龙头时代”。散户若想生存,必须清醒认识到:

1.  敬畏市场进化:没有永恒有效的圣杯。曾经的“屠龙术”可能已成为指向自己的枪。

2.  理解对手变迁:你的对手盘早已升级换代,是武装到牙齿的“算法游资混合体”。

3.  适应轮动节奏:深入研究板块逻辑,学在轮动中寻找相对价值洼地,而非执着于“绝对龙头”。

4.  提升风控与耐心:在波动被熨平、机会碎片化的市场,严控仓位、降低预期、保持耐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昔日的“屠龙少年”,终在资本的膨胀与技术的加持下,化身掌控新力量的“恶龙”。而散户的救赎之路,唯有不断学、进化,在算法的丛林里,寻找新的生存缝隙。这场无声的战争,远未结束,只是换了战场和武器。要么进化,要么被收割--这是新丛林法则下,冰冷的现实。
harder

25-07-03 21:32

1
现在量化主导行情,都是日内平铺,板块高潮后,不管主观资金卖不卖,次日反正量化是要砸的,卖完超预期大不了再买回来就是了,所以大部分时候板块都是没啥持续,轮动居多

今天早上也是轮动了好几个板块,半个小时没到,就拉了光伏、海洋、军工、芯片、医药等,轮得头皮发麻

好的地方是,今天市场给了修复,虽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是上涨家数比前两天多了,跌停个股也少了盘面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反核信号,比如连板诚邦股份、断板的中位大东南等这里市场连续释放3天左右的风险,空方有所衰减,也算是比较经典的反核日了。不过板块还是没有什么持续性,主要还是反核低吸的买盘,追高接力的买盘还是比较少
harder

25-07-03 21:28

2
过去在游资主控市场节奏的时候,有一种大开大合的三板斧套路。

热点发酵初期大面积平铺、板块高潮中期顶小盘做大盘、板块退潮末期拉A出B。

量化把这一套继承了下来,并且用更加暴力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你满怀希望想要炒出个星辰大海,量化只想要个三瓜俩枣,你想要高度,他只有宽度。

而每每力竭之时指数又给你顶出个超预期,把情绪托了回来。

这,就是当下市场最主要的矛盾。

如何把握节奏其实也很简单,要信早信要么不信。

启动初期量化平铺的阶段无脑跟随上车。

高潮中期顶小做大的阶段按偏好和风格各凭本事,可做可不做。

末期退潮拉A出B的阶段管住手。

看透了之后,剩下的就是能否知行合一了,又或者说是信与不信的问题。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