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本段落是写完后回过头来写的,做一个提前声明,本文看起来像是在否定龙头的存在和龙头战法的可行性,实则不然。本质上是在探讨龙头与其他个股之间的关系和龙头诞生需要特定环境的支持。
-
根本就没有什么龙头战法一直都没有。我为什么这么说?尽管我也常做龙头,在龙头上也偶尔取得不俗的收益。但龙头和高位做得越久,越是给我一种"市场本无龙头"的复杂感情。
这种感觉就像 在跑向终点的过程中摔了很多次,其中一次脚滑歪打正着摔到了正确的道路上,一切才明朗起来,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所认定的康庄大道,一直都是通往地狱的, 而非天堂。
所谓的龙头,不过是行情转好后,刚好先涨起来的某几个"杂毛" 与行情和成交量共振的延续性涨幅。市场是无情的 是没有龙头信仰的,如果你对龙头有执念,十有八九,你应该输得差不多了。
如果你做得很好,那一定是你的节奏非常棒,且经常空仓。你也一定不会执着于老周期的核心股。相反,你精于切换,你知道什么时候不能接力高位,更敢于试错那些尚在低位的杂毛。同时,你的预期管理也一定非常棒,你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格局的。什么时候,是开盘一个脉冲
,甚至竞价就要跑的。
所谓的强者恒强,如果遇不到行情转折,一样是补在地板上。你看,对于龙头选手而言,所有代表着"好"的特质,不过
一腔孤勇 虚无缥缈
。因为他们赌的是所有行情中 最稀有的一种走法"一直涨"。在大多数时候,该分歧的时候,老老实实提前分歧就是最好的走法,今天逆势走强,甚至一致,明天行情和指数不转好,那是昨天分歧过的个股更温和,反包可能性大,还是这个筹码更复杂盘子更重,
需要更多合力的个股恒强的可能性大,不要拿少数代表多数。
不把你关起来就不错啦。
例子太多,而近期就不少。
龙头战法的终极悖论就是,"逆天而行" "做个股不做行情"。简单说就是,这个模式先天就是"错的"。
个股重要吗?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你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如果你是个爱做龙头的散户,你的认知是不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很强,很有气质才是龙头,涨得最高,最先涨才是龙头。
但其实,哪一轮上升期翻倍的个股少了?别的翻一倍,龙头翻1.5倍,但他先涨的那几根大阳线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低位就买啦?如果你低位就买了,那时候他不还是杂毛吗?
真正让你赚钱的,是行情。但是龙头战法,认定和锚定的是个股,而非周期和节奏。这就注定了,这种生硬的模式,几乎只在上升期有效。且就算在上升期,你也要具备"拿得住""敢追回""无执念" "会空仓"至少这四种特质,你才能做得好。"拿得住" 解决你放跑大妖,频繁切换挨打的可能性。"敢追回"解决你因为一致性或者大分歧后恐慌卖出,结果他周期延续的尴尬。"无执念"解决你大肉后对他感情过深,分歧退潮不走,甚至高位加仓导致同股涨跌的大回撤。"会空仓" 这个最关键,这个能避免你一半以上的亏损。不是鼓吹动不动空仓,也不是显摆自己自制力有多好,毕竟赌场赌场,重点在于下注,不买不输,但绝不会赢。所以才说"会"。
退潮期总看得懂吧,前期好多高位一起涨,现在高位都在跌,这就是退潮期。这种时候,高手,游资,做高低切尚且成败参半,对你来说,那不完全是多此一举吗。这几个危险子儿也不是非赚不可吧。
这几天旅旅游,锻炼锻炼身体 是最好的战法,亲测。
但如果前期也没啥大牛股,也是天天十几家跌停,大肉大面并存,这一般是大混沌期。类似23年二月以后注册制风波导致的资金谨慎,风格转到趋势。或者24年3月后,8月前,风格转到低位板打板,禁接力。这种情况,
先找风格,再"短平快" 买卖。杀伐果断。
退潮期不玩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混沌期相较于退潮,可能是相对漫长的,再不玩,一年也玩不了几轮,所以一定要适应在混沌期生存。
风浪越大,鱼不一定越贵,但是船越容易翻。"龙头不是行情的主旋律,混沌才是"。退潮并不可怕,不过是日落一瞬的失落感与黑暗。混沌,才是漫漫长夜。不过黑夜中有磕磕绊绊使你滑倒,当然也有月光的狡黠与诗意,孕育着日出的曙光,周期的美像黑夜,黑夜的美,就像人总在临近幸福时最幸福,混沌正是如此,他的狡黠在于你打心底知道他终将蜕变。
a股有一点好,他不会一直涨,但你就说他哪一次跌下去,最后没给你涨回来
。这样的轮回,注定是躺赚不了的,但他也能避免消耗过多生命力导致的长熊,这是制度和规则的问题。当然,混沌期也是有龙头的,不过混沌期的龙头,级别可能更小,走得可能会略曲折,换帅也会更加频繁。为什么好多散户总是上升期小赚,混沌期进一退二,退潮期爆亏?
因为上升期不会拿,混沌期不会切,退潮期不会空。能让你在这个市场上生存的特质与能耐
,几乎一样不占。能赚钱才怪了。 其实行情是平行进退的,龙头与那些三板,四板的"杂毛",本质上并不是老大和小弟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引领和跟随的关系,而仅仅是起跑线不同,你从八楼开始跑,我从二楼开始跑的关系。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更像是战场上前锋和后卫的关系,而非和小兵。当然这是全市场视角,不分题材的,基于高位和低位股之间的关系。
但即便是同题材,同一天爆发首板的个股,最终站住脚的那一个,是谓龙头? 但如果行情不是延续的,别的都死了,你又能涨到哪去呢?或许你会说次日先反包的那个,但如果市场不是延续上涨的,你反包了,题材内别的个股还在亏钱,第二天就等着包在地板上去吧。不然就包进小黑屋。
那些重金拉低位,封板低位的游资和机构,莫非不知道哪个是龙头?他们为什么不都去呢?
行情绝大部分时候是平行进退的,而非靠某个股带领,所有你以为的是龙头带领了板块,从而给了某个个股过高的预期,这其实是现象而非本质,说是自作多情也不为过。但因为已经形成了龙头的辨识度和市场对龙头的认知,上升期的龙头肯定会多一口气,甚至几口气的,具体表现就是分歧后只要周期延续,他们几个核心继续涨,别的后排分化淘汰后不断一批一批的换。当然这要监管允许,如果遇到重点监控,龙头也会换,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做好主线补涨就行,重点监控几乎不可逆,被重点以后,缺乏大资金引导与背书,靠散户合力继续连走几个板的情况太罕见,大部分时候,即便有散户合力上板打异动的情况,五点榜单一出,一看没大佬啊,第二天又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
短线投机,其实是很幼稚的游戏。
关于术,我写了不少,这些术当然有用,但如果你不分行情的拿着去怼,最后一定是小赚大亏的。为什么是小赚大亏?因为如果股票上涨,卖点是你自己掌握的,这需要能力,而如果买完股票下跌,亏损则不是你能决定的,想少亏那要运气。
说得更难听一点,"龙头战法" 其实是懒人,能力不足的人的偏好,因为节省很多筛选的精力和能力,不用在眼花缭乱的低位中选股,
不用判断行情所处阶段。行情好了,龙头会更好,但别的股也不会差,行情差了,龙头就会好吗 ? 我看大部分时候即便延续一两个板,也是最佳卖点吧,这倒是龙头的最大红利,多口气,好的卖点经常比别人多个一天半天的。当然这个市场也会存在那种,行情很差,但是某一两只个股不断收阳攀升的局面,也就是炒妖抱团的做法,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的由来,越反常的场景越是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大家就会抱着这个愿景去做。我看不做也罢。有些股虽然能赚钱 但做了反而是错的,因为他跳脱行情与你的模式,
你把某些人的主观故意,当成了客观规律,你就跳进了他的陷进,路也就走远了。当然这种行情和股票并非不可参与,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模式去选择。
龙头战法的本质,是一场幸存者偏差与自我合理化的循环论证。它试图用"强者恒强"的线性逻辑,解释非线性市场中偶然与必然的交织现象。真正值得敬畏的从不是某个股票,而是市场周期本身。行情如潮汐,潮起时万舟竞发皆可远航,潮落时旗舰巨轮亦会搁浅。那些被冠以"龙头"之名的个股,不过是潮水褪去前最后一朵浪花的具象化投影。 真正成熟的交易者早已看透,没有穿越周期的战法,只有适应周期的思维。与其在个股标签中自我感动,不如在行情共振中寻找确定性。学会在退潮时收网晾晒,在混沌期轻舟试水,在上升期重仓扬帆,这才是超越龙头执念的终极智慧。交易的本质从不是寻找"最强者",而是捕捉"最合时宜者"。放下对龙头的宗教式崇拜,让每一笔操作都成为周期律动的自然投射,方寸之间,不知不觉中,诶,这道就悟了。同时我鼓励大家,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把心态放好,炒股炒得差,心态还差,是会很透支生命的,你失去的可不只是钱,炒股不是青春饭,这件事可以干一辈子,只要顺应市场节奏,该上的时候敢上,不该上的时候出去玩,保持对行情的关注和洞察,最终一定是能盈利的,你亏的钱只是暂时交给市场。 给大家介绍并推荐下中国人的十大雅事,非常适合在行情不好或者退潮时去做,当然赚钱了去做会更开心。
中国人十大雅事通常指焚香、品茗、听雨、抚琴、对弈、酌酒、莳花、读书、候月、寻幽
1. 焚香:古人认为焚香可解秽流芬,能让人身心自然宁静,是一种高雅的修身养性方式。他们读书、独处、待客时都常焚香,追求香味低回悠长的境界,以收敛心情、静心凝神。
2. 品茗:中国人饮茶注重“品”,不仅是鉴别茶的优劣,更是在百忙中寻得雅静之处,自斟自饮,细啜慢饮,在茶香袅袅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喜悦,达到美的享受。
3. 听雨:下雨本是自然寻常景象,但古人能用心聆听出不同意味,不同心境下听雨声,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和思考,如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雨成为了古人诗意生活的一部分。
4. 抚琴:琴在古代被视为圣贤、君子之器,是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清亮绵远,抚琴能让人感发心志,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境界,也是涵养精神、性情的最佳途径。
5. 对弈:棋作为“文人四友”之一,在古代文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学识地位的人用下棋消遣娱乐,锻炼全局考虑能力和谋略。无论是对弈还是观棋,都充满乐趣,棋局中的一招一式,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心态和格局。
6. 酌酒: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古人喝酒极为讲究,对酒之人、时间、场合和方式等都有要求,他们借酒畅怀、消愁、寄情,酒中蕴含着一生的悲欢离合和对世界的思考。
7. 莳花:即栽花,古人爱花,在种植花卉、赞美花卉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借花言志、抒情。莳花不仅是对
大自然 的热爱,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方式,一花一草皆能契合灵魂最温柔的部分。
8. 读书:古人云“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读书被视为进德修业、变化气质的重要途径。闲人读闲书,能让人摒弃机营之心,身在方寸,心游四海,在书中领略古今智慧,获得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
9. 候月:月亮是中国人古老浪漫的意象,古人认为观月须临水、独往、至空旷幽绝之地,在月光下,人们等待的不仅是月圆之夜,更是心灵归宿的片刻宁静,月也承载着人们的思念、哲思与独来独往的洒脱情怀。
10. 寻幽:中国人游山玩水注重欣赏山水的深邃幽缈、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即“寻幽探胜”。在寻幽过程中,人们摒弃红尘喧嚣,与大自然一同静默,获得内心清净,探寻自然与人生的真理。
祝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