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最大的争议是关于深海科技未来的炒作问题。逛了一大圈热文,没有人能告诉你到底还能不炒。确切的是,深海经济已经在怀疑中走了七天的持续性。而周五,深海经济爆量爆涨,走到前台。
有人会告诉你,如果明天再强一天,那就能搞。
有人会告诉你,深海经济板块还是容量不够。
有人会告诉你,这里可能一起退潮。
自己不做功课,想从别人的文章里找到答案,是不可能的。
来回顾一下三年来的春季行情,特别是去年的行情,看能否得到一些启发:近三年的春季行情有一个共性,都是春节假期
人工智能出利好,2023的聊天
机器人 ,2024的文生视频,2025的deepseek。然后春季行情围绕大科技展开。
那直接比较去年的行情。
2024年,春节前新质生产力概念出世,但市场比较迷茫,不知道炒什么,
克来机电 节前最后一天6板,节后,文生视频出世,克来走到13板,国脉和华扬8板为第一波。
3月5日政府报告,
低空经济未写进报告,但先知先觉资金已经启动
金盾股份 ,运作
万丰奥威 ,3月12日低空经济补写进报告并发布,市场终于逮到新质生产力的指向,噢,原来是低空经济,开始猛炒。到5月8日金盾股份见顶,5月17日万丰见顶。
算到5月8日,从春节后第一算起,大科技行情运行53日。
整个运行期间市场的量平均约在9千亿到1.1万亿之间。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被称为国运级别。不同于去年,资金先逮到明确可以炒的板块立即开干,叠加机器人利好不断,一万千亿及以上的量为主。
3月12日,和低空经济补写进报告一样,深海科技补写进报告。在deepseek二波迟迟不来,机器人炒作审美疲劳的七天里,深海科技持续了七天。
从年后开始,春季科技大行情运行了33日。问题来了!
问题一:春季大行情结束了吗?去年平均万亿,炒了50多日,今年1.5万亿是下沿,运行了33日,你说结束了吗?
问题二:深海科技能算是大科技吗?这个你自己可以定义。
问题三:在国家层面的定位,深海科技和低空经济级别差很多吗?这个你自己可能感受。
问题四:较之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有哪些短板或缺憾决定了它不可能继续炒作?容量太小?坐海观天了,在2024年创造10万亿产值板块,会比创造6000亿产值的人工智能板块小吗?实际上,它的容量吓死人,就看炒不炒而已。
位置太高?不是。
有比它更劲爆的题材出现?目前看不到。
deepseek和机器人无论如何始终比它更有吸引力?
综上,本博看好这个板块,目前走了第一波。至于能不能赚到钱,各凭本事。 另外,低空经济近期也有迹象,且很多个股与深海科技是重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