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在周期里的演绎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正三角形炒作逻辑和倒三角形炒作逻辑。正三角形型,类似与前面小红书题材一样,启动日即高潮日,启动当天集体个股出现一字表现,其中板块不容易出现产业链的发散,随后就是不断去弱留强,整个过程就是由强至弱;倒三角型,类似于目前deepseek题材,一开始出现的是概念炒作,随后就会涉及各种相关产业链,不断发散各种各样细分题材,整个过程是由概念炒作到产业链炒作。在实战交易中的演绎结构肯定不会这么具象化,甚至单一化,日内来看随时可能转强或者转弱,所以在了解完题材演绎结构与预期之后,只能帮助我们判断当下题材大致的打法,要想增加日内对于周期的推演需要增加另外维度:“市场大势及赚钱效应”。
黄线代表的情绪是先跳水的,而白线代表的指数是后跳水的,说明“情绪弱与指数,情绪分歧加大”;但是午后随着指数修复后的跳水,指数出现了新低,但是黄线并没有出现新低;正常预期下:上午情绪弱于指数,如果情绪继续弱的情况应该是“指数新低,情绪也新低”,但是盘面上来看“指数新低,情绪没有新低”说明“情绪虽然比指数弱,但是情绪分歧减弱了”,那么后续继续分歧就容易修复,从而得出“分歧充分依旧值得捞一笔”的结论。
1)试错阶段:所谓冰点试错的核心是冰点,从市场情绪表现来看就是高位股、中位股出现A杀走势后,即便是涨停个股也不一定存在溢价,亏钱效应主要集中试错后的炸板股,此时市场没有主线可言,盘面呈现题材各种轮动,但是相对于退潮期高位股不断A杀的情况来说,市场的亏钱效应正在减弱,例如前面高位断板后出现3个跌停,后面高位断板后出现2个跌停,最后高位断板只有一个跌停就开始修复了,说明了亏钱效应已经濒临极限值,同时市场跌停个股数量开始由多变少,那么此时就开始进入试错阶段。在试错阶段,逻辑被证伪的可能性往往要比证实的概率大得多,所以在试错时候,尽量考虑的是某板块最先张体两个个股,而到了第三个就要学会放弃了,这样哪怕被证伪了,也不容易出现很大负反馈,而证实就可能从成为试错先锋或者龙头,侧重的是赔率。
2)主升阶段:我把主升阶段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加强,通常来说,我们把最具有赚钱效应的题材称为主线,当主线确认后,前排核心个股往往不会给到任何参与的机会,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的就是弹性套利、博弈换手龙甚至中军;二是分化,这是一个去弱留强的过程,具体表现就是前排个股出现一字首开,但是市场赚钱效应依旧在,部分个股尽管出现亏钱效应,但是后续也容易修复,市场感受赚钱效应以及炸裂,也就是祖训里面记载的“分歧博龙”阶段;三是衰弱,主升周期开始进行衰退的阶段就是濒临震荡阶段,这里部分高位开始出现亏钱效应,高标开始无法修复,高位个股出现阶段性对子顶,但是依旧还是前排个股继续走强,更多考虑是从弹性套利到核心龙头切换的过程。
3)震荡阶段:震荡阶段是最难的阶段,属于市场拼理解,拼刺刀的阶段,理解强是不是都能够抓到涨停,理解差的是不是也是吃到跌停。震荡阶段最重要的要点就是围绕板块指数的修复预期和情绪的修复预期进行参与,是一个考验择股能力的阶段,演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弱分歧接弱分歧,弱分歧接强分歧,弱分歧接弱修复,弱分歧接强修复,强分歧接弱修复,强分歧接强分歧等等排列组合。盘面主要的表现是龙头强分歧或者龙头日内断板后次日无法反包,中位票亏钱效应向高位传递,低位补涨逻辑开始逐渐活跃。赚钱效应与亏钱效应相互反复,盘面诱惑力强,看多怕亏钱,看空怕踏空的心理预期。高位震荡之后可能会继续走二波,这个时候最重要观察点,一是题材板块内的补涨高度不断创新高,例如某补涨4板断板,后面补涨5板断板;二是龙头带领板块创新高,开始二波主升行情,二波后面再接高位震荡和退潮。
4)退潮阶段:龙头A杀,补涨乏力,市场亏钱效应急速加剧,不求强。(我自己觉得退潮期可以高切低)
经过节后三天的走强后,如果不是主线题材大概率就会出现分歧,但是题材指数和市场赚钱效应来看,周一指数直接跳空高开确定了板块的主线地位,同时也是主升周期的开启,因此我只选择一种博弈方式:“分歧博弈龙头”。主板高位里面
美格智能、
航锦科技、
新炬网络都超预期大单一字没有给到机会,也就是上面分享的:“当主线确认后,前排核心个股往往不会给到任何参与的机会”;科创板高位的
青云科技继续大单一字,因此分歧博弈龙头的话剩下就是北交所里面的
并行科技和创业板里面的
每日互动,既然前面错过了一字首开的机会后,这里确定主线就要分歧补票上车,急杀关注每日互动。
周二当市场午后开始跳水的时候,涨停个股数量反而增多了,说明了情绪在趋强,赚钱效应依旧在,结合绝大多数的观点是强分歧属于博弈点,既然强分歧阶段人人都想买,市场必然不会出现强分歧,因此我竞价稍微回落就关注了
拓维信息,也就是主板“分歧博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