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支撑】
上海机电(
600835)最新财报显示,扣非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滑10.61%,主因系电梯行业短期需求波动及原材料成本承压,但公司现金流稳定、负债率可控(2023Q1资产负债率56.3%),基本面韧性凸显。横向对比机械板块,其净利率(8.2%)仍高于行业均值(约5%),电梯市占率稳居国内前三,长期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出口替代逻辑,业绩安全垫明确。
【预期差:
机器人 协同潜力尚未充分定价】
市场对上海机电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电梯/冷冻设备制造商,但两大预期差亟待关注:
母公司的“机器人基因”赋能:控股股东
上海电气 集团深度绑定工业机器人龙头上海发那科(FANUC合资),并在
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伺服系统等核心部件储备技术。上海机电有望通过智能化电梯产线改造(如引入焊接/装配机器人)、楼宇服务机器人场景协同(电梯+配送机器人联动),承接集团机器人技术外溢红利。
政策催化下的增量空间: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明确支持“
智能制造装备应用”,公司电梯智能化升级需求(
物联网+AI调度)与工业自动化改造业务将直接受益,业绩弹性尚未被充分计价。
【市场热点:人形机器人+AI革命引爆估值重塑】
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密集(宇树Unitree G1量产、Figure与OpenAI合作开发Helix),市场对“机器人+”场景的想象空间持续打开。上海机电虽非纯正机器人标的,但其“电梯+自动化”主业与机器人应用高度场景融合:
1.电梯智能化:AI调度算法、物联网预维护系统与人形机器人服务网络存在数据交互潜力;
2.自动化产线:集团机器人技术可降本增效,推动毛利率修复(当前22.1% vs 头部企业25%+)。
若未来明确参与集团机器人产业链分工(如机电一体化部件配套),估值体系有望向“自动化解决方案商”切换,对标
埃斯顿 、
汇川技术 等标的,存在显著重估空间。
【策略总结】
短期看,机构活跃度突破强势线反映资金对其“低估值+高安全边际”属性的偏好;中期维度,机器人协同逻辑若落地,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当前市值仅反映传统业务价值,“电梯稳增长+机器人预期差”双击下,配置性价比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