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就是买预期,预期主要有2个方面:强度和时效。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
常山北明当天弱转强 强度没有问题,但是后面很快就走弱了,就是时效不行。这个时效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自于人气,市场资金的认可度。这轮行情常山很显然是跟涨,基本上它的时效就很短,所以走弱就要走。
汉得信息,当时是辨识度个股,它的预期是当板块回流的时候,会有反包预期,买的就是这个反包预期。当它20CM涨停后,预期兑现,次日就大低开了。次日大低开,实际上说明市场对它的认可度不行,大低开是抢跑。然后像
用友网络,强度很高,强度越高,越容易引起市场关注,那么一般来说,注定它的时效会相对长,所以它的买点在行情中期,买点节奏要高于它的预期级别。什么意思呢?比如 常山的预期级别就比较低,那么买点在很前面;用友的预期级别属于中层,它的买点在行情中断;拓维的预期级别很高,它的买点甚至可以延后到行情后期,当然越早越好,意味着可以在早期享受它的强度和预期时效。而像 浙数、浙文这种,依据当时的盘面,他们两个的强度属于T2.5梯队吧,拓维算T1,T2.5梯队,那么意味着在中后期会有一次反包预期,这个反包预期兑现以后,就要小心了。最后是 拓维。杭钢是特殊的,它是翘跌停起来的,属于新的预期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