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25年2月:万里长征之巧渡金沙江:新年新起点

25-02-09 17:14 486次浏览
永动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偏爱,将万物看成刍草、狗畜;圣人也无所偏爱,将百姓看成刍草、狗畜。天地之间,不正像一只大风箱吗?虽然空虚却没有穷尽,鼓动愈快风力也愈大。议论愈多离道愈远,不如长守道体虚静无为。

【解析】
本章表面上写的是“天地”,其实所说的依然是“道”,是对“道”的进一步阐述。因为“天地”、“圣人”都是道的体现者,因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其实也就是道的不仁。

由于“不仁”是相对于“仁”而言的,所以一般人很容易作贬义的理解。其实,这里的所谓“不仁”,指的是无所偏爱、公正无私的运行法则,这里老子再次表明其道的“自然”属性,而不具备人格化的神性。文中以“刍狗”作比喻,以说明“不仁”。所谓“刍狗”,即刍草和狗畜。说明“天地”、“圣人”对“百姓”和“刍狗”是一视同仁的,这里所体现的是道家的“万物为一”的思想。

《庄子》书中也反复说明只有公正无私才是“仁”,他认为有私亲,就非仁人(《大宗师》),固守一方就不是真仁,大仁的仁爱是无私的(“大仁不仁”)。《齐物论》讲的即是这个意思。

此章后面又以“橐籥”喻天地,正与四章相衔接。在四章中,他以“冲”(即“盅”)这种容器的空虚,具有“用之不盈”的特点喻道,而本章则以“橐籥”(即“大风箱”)来比喻天地。正是天地在不断运动中阴阳交合,产生更多的“物”的过程,所谓“虚而不屈”是道的无限性,“动而愈出”则形象地表现由道的运动而产生万物的过程。

将天地想象为一个大风箱,实在是非常奇特。竹林七贤的刘伶,曾“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大概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吧?

-------------------------------------------------------------

2024年1月交易总结:
一、收益曲线
1、经历过12月的腰斩式大回辙后,心有余悸,不敢开仓,不敢重仓,这就是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只有不断突破冲破超越自己。一月份收益曲线从亏损近20%到赚10%,再到红盘收官,还算可以了。
二、操作个股
1、操作的个股还是敢于上仓位的,满仓重仓,择时择股,更加纯粹专注模式。

三、实盘比赛:
实盘赛只剩下月赛,2025年继续参加比赛,月赛、季赛、半年赛都有参加,一直坚持下去。

四、主要问题:

1、主要是把12月总结的问题一点一滴地去落实,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025年1月份由于接近过年,所以做了一个简单总结,先把之前总结的问题改正过来,已经很不错了。
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行就是了。
新的一年,首要目标就是先翻倍,把之前收益曲线的高点收复,然后不断创新高,不断做大。

麻烦点个赞鼓励一下,
谢谢大家!
祝大赚!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的交易记录和复盘思考,仅供参考交流,不做任何个股推荐,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按此操作,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买卖需谨慎!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永动机

25-02-09 23:02

0
淮南子《道应训》: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出也,言出于知者,知者不藏书。’于是王寿乃焚书而舞之。故《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成现代文:

王寿背着书走路,在周国的大路上遇到了徐冯。徐冯对他说:“事情应该根据变化而行动,变化源于时机。所以,懂得时机的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行为。书是言论的记录,而言论出自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收藏书的。”于是王寿听了徐冯的话后,把书都烧了,然后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

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话说得太多,反而容易陷入困境,不如持守虚静之道。
永动机

25-02-09 22:50

0
解释一下:原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弼注:

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
橐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
若橐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今译:
越是有为则越是背离初衷。由于对物施惠,对事设置了名与言,因而使得事物没有施惠则不成,无名言则不治,必然很快就衰败。
如果像风箱乐籥那样自守内心的虚空,则不会有穷尽。无为无造,无施无惠,而任物自然,事情就不会失去条理。
假使橐籥故意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满足不了吹奏者的要求的。
永动机

25-02-09 22:47

0
王弼注: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今译:
圣人与天地都有相同的品德,所以百姓对于圣人就如同刍狗对于天地。

王弼注:
橐,排橐也。籥,乐籥也。橐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籥也。

今译:橐指排橐,是风箱。籥指乐籥,是一种乐器。橐籥当中是空的,没有情感也没有作为,空而不能完全按瘪,越按,风就越没有竭尽之时。天地之间,浩浩荡荡一切都自然发展,所以无法使它穷尽,就像橐籥一样。
永动机

25-02-09 22:45

0
王弼注: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
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
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
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瞻矣。
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今译:天地依循道的规律自然而然,不作为,不创造,万物自然发展,所以无所谓仁爱。
仁爱的人必创造、建立、施行、教化,有恩德、有作为。
人为地创造、建立、施行、教化,事物就失去了它本来的状态。
有恩德、有作为,就不能一视同仁地保全万物,而是扶持一些事物的存在,消除另一些事物的存在。

天地生出草来不是专为了动物,而动物吃草;天地生出狗来不是专为了人,而人以狗为食。
不对万物作什么改变而万物都各有各的用和所用,都足够用。
如果自己来树立恩惠,那就无法胜任天地的职责。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