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继往开来 迎接美好

25-01-31 16:06 1282次浏览
新航道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修行三年,口出狂言;

再学三年,不敢妄言;
又学三年,沉默寡言;
再过三年,无需多言;
又过三年,静口无言;
再过三年,无言即言;
大道至简,大悟无言!

人工智能越来越厉害,自己想到什么,视频就能推送什么,早上还在床上时,翻到了这个小视频,非常应景,拿来一用。
它非常简洁、形象、通俗地诠释了交易者从入市到大成的全过程,但凡有一定经历和基础的交易者一看都能心领神会,寥寥数语,释放心声。
当然,其中的三年都是约数,表明修行的阶段,并不具体确定每个阶段一定得花上真实的三年,每人在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有长有短,有同感的是每句话的后半句。
当下是2025年的春节,不由地回想到五年前,在2020年的春节终于下定决心在个交易市场中勇闯天涯,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用以谋生或者称为个人事业的路。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整整五个年头。
2023年春节在淘股吧平台发出首帖,目的是为了记录过程,见证进步。迄今为止,刚好满二年整,共写帖369篇(含本帖),字数约近80万字。
站在这个整数的关口,政府有五年规划,个人更值得做一次深刻地总结与展望,何去何从,皆由认知所定。以下主要从三个阶段回顾过往,剖析当下,准备未来。

一、回顾

1、外求阶段
入市后没多久,发现了淘股吧这个平台,看到了许多成功者的经历与成就,看到了众多博主五花八门的帖子,像打开了新世界 的大门,接触到的全都是自己未知的东西。关注人数逐渐增加到了近百位,有的感觉很神奇,怎么天天能抓住涨停,有的分析起来那么头头是道,也有的诙谐幽默,洋洋洒洒几千字,可看度远超当下的某某抄家。
交易手法更是琳琅满目,争奇斗艳,让人一旦学了就欲罢不能,叹为观止,这里面竟还有这样的技术。
高兴了没多久,新鲜度一过,在现实的尝试却屡屡碰壁,无法落地,一试就错,一样技术都用不好,于是把所有的关注全部取消,用时约半年以上至一年之间。

2、自研阶段
自己年轻时,在职场和学xi上都算比较用功,在没有报过辅导班的情况下只用了二个月时间,先后通过了经济师和统计师中级的资格考试。曾自学计算机编程,在二家单位分别编写过生产计划程序和进销存管理程序,都被使用了达十年之久。
还有其它的一些重要考试全部祼考,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正因为此,在交易市场中外求无果的情况下,开始了自行研究,每天以十小时为最短时间单位,全年无休,归纳了各种“规律”和“模式”,用时达三年之久。
现在回头评估这段时间,远远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交易的困难,三年多的时间只研究了技术中的形态这一项,连我以前称之为的小环系统都没有形成,还缺了二项关键因素。从大环系统来对照,只是一个系统中的一个辅助因素而已。凭一些形态上的归类就认为是模式,想在市场中赚到钱,确实太天真了。
但也是必经之路,虽然有人“嘲讽”为马后炮,在当时确实是马后炮的状态,是我必须要经历的,你却不必去说,说了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和素质。说马后炮的人其实正在马后炮,因为看到了别人还在路上,还没有成功,只学了一点或一项,反推别人马后炮,这就是自已也正在上演马后炮。而对于已经走出来,有成就的一些博主或游资,他们的过程中十分之九也基本处于马后炮状态,但因为最后突破后做成功了,而这些说别人马后炮的人再也不敢评论这些成功人的过往行为是马后炮,自动地进入到了慕强的心理崇拜状态。

3、开放阶段
自研失败,再次打开对外的窗口,但学的态度、思维和方法和最初有了不同,知道了四要素的小环系统,知道做加法后还要做减法。多容易杂,专更易精。但这个减法之路,以为可以快一点,简单一点,实际上又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即经历的是以律制心到以心生律的这样一个转换过程。
原来的几十个“模式”,强行约束为十个以内,以为模式少了可以做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强行舍弃的模式和留下来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术或术的一部分,不成系统,也没有经历过实战的稳定性检验。
在认知上不断地碰撞,一碰又是大半年。期间还经历了N次的否定与再否定,自信与迷茫,以及对各位老师的依赖到脱离,反反复复,数不胜数。

4、整合阶段
当认知被不断突破后,看到以前的自己处于无序状态,低层次的勤奋,缺少深度思考,没有足够的破局能力。现在才知道术外还有逻辑、周期和交易风格,还有量力而行和聚焦核心,知道要研究市场资金的主力和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知道交易本质的是人性博弈。术是手段,题材和个股是资金博弈的载体,背后是各自利益和人性的拼杀。
本质恒久不变,形式则千变万化,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在某些时点或场景下,有些相似的形态确实体现了同样的逻辑,比如有些路径资金是绕不开的,但不能倒过来推导。逻辑相同的情况下,有些形态或术是相似或相通的;而不是因为形态的相似性,逻辑也一定一样,所以,结果既有确定性,也有不确定性。
关键点在于你是以什么样的维度和视角来看待这个市场和这笔交易,糅合了人性、周期、逻辑和术,以及兼顾当下的交易风格,并且用胜率、盈亏比和频率三数合一的组值进行评估交易机会,确定自己的交易偏好。
减法自然而然的实现了,无须主动和刻意。
这个阶段用时约半年,而这半年在认知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超过了前面的四年半,但正因为有这四年多的积淀,才有了这半年的大提升和大突破。

5、心性蜕变
关于心性的经历与变化,深深地承受了二重考验。
其一是自身的本性
从信心满满,到被市场反复锤击到体无完肤,沮丧、无助、崩溃时时缠绕在身,无法摆脱。人性之五毒在几年的过程中被充分地展现出来,且经常被放大。平时小仓位交易时,还偶然成功,一时认定了一个好机会,上了重仓,结果就是吃到大面,无一例外。
开始时责人,各种抱怨,气到想在梦中斩杀了那个天天和我过不去的GOD,以及弄出个莫非定律的莫非。其后责已,认识到做不好是自己的问题,和外在没有任何直接关联,怪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聪明,怪自己过于贪婪。
现在谁也不责,关键在于认知,认知在什么层面和等级,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都是必走之路,必应之劫。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坚持向前进就可以了,一切都能过去。
坚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情,天道酬勤,必不负你。
换作在之前写这个心路历程,可能想痛哭一场,可能把所有的抱怨、委屈以及各种不堪和隐忍都倾诉出来,但现在感觉没有多么强烈,既然选了这条路,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遭遇和现象,避也不避不开,那以平常心来看待它们就好了。
其二是外在的考验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林有远亲。人情冷暖,体会深刻。这还只是非常初级的考验。所谓的亲戚或朋友来往与联系越来越少是人之常情。第二层是周围人的不解,认为你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消极摆烂,从他们的眼神和言语感受到受尊重的程度越来越低。
第三层考验或许多数人遇不到,即你最亲的人是NPD人格,这比PUA还要狠上十倍的性格,嘲讽、贬损和恶语相向成为了常态,听不到一句鼓励的话,如果我是朱元璋,那TA的下场可想而知,但我不是;如果我是,TA也不敢这样,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谁痛苦谁改变。
这和炒股是一个道理,做不好不能怪主力够狡猾和无情,只能怪自己技艺不精。转化发,太极的逻辑可以应用到人性的修炼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实力,过程自扛,结果既能改变自己,也能改变他人。
心是自己唯一的归处。

二、现在

以前有很多想象,订了许多目标。现在没有目标,不做预测,只管努力,顺势而为。多思考、多总结和多改正,每遇到做错的单子,都会深挖原因,不到最底层不罢休。亏了相当于交了学费,一定要学到东西,不能白白地损失或付出。
所以,在做单亏损后,当时的心情有点难受,但当弄明白真正做错的本因后反而由悲生乐,认为值了。
在心态上保持正向积极,每错一次,相当于踩了一个坑,说是所有的坑都得至少踩一次,那我踩了后,后面的路上就少了一个坑,坑只会越来越少,路只会越来越顺畅和平坦。悲喜交加这个成语可以用在这个点上。
至于评价自己当下处于什么阶段,答案是不知道。
既不是本帖开头的口出狂言的时期,也没有出现第一个十倍的状态,中间在什么位置不重要,但有一点的认知或评价是真实和正确的:
目前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状态,一路上走来的最高点,时时进步,经常突破是家常便饭,这得益于我没有退路下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相信自己,但不盲目乐观;努力当下,但不好高骛远。
结果交给市场法则、自然规律和时间吧。不再强求,顺其自然。
从各位老师那里看到或学到的点滴,自己继续探究,把它连成线,形成面,构成体。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交易系统,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条件和资格让老师手把手传授。
以近期深度研究的容量票为例,看到有老师今年以做容量票为主要手段,成果颇菲。自己以前有所了解,也有点基础,但没有形成闭环,缺漏甚多,深度也有限,经过这几天的写作,同时伴以深度思考,有了相当大的突破和收获。
多而不精和专而不深都是交易路上容易陷入的大坑,且往往在当时不自知。
幸存者偏差也会时时不请自来,因为你没有突破,正陷其中,正过其坎,只是经历的程度大小不同。下面仅举一小例来说明

比如做阴线后的反包或修复预期,有人可能会图中的三个位置之一买入,因为能低吸,不追涨;看到弱转强的动作了等等成为上车的理由。
但结果显示,低了后面还可更低,次日也可以继续低开。在图中的位置低不代表安全无风险。

本周一的例子,二大阴线的次日高开,开盘后不久就涨到4%左右,要不要追高。
高和低是形态上的区别,但不是交易的依据,交易的核心是足够的确定性,二者相比,此例的半路有确定性,而前者的确定性特别低。
看图说话吗?要有逻辑是关键。
但即使你总结到了这一步,在实战中你未必能关注,敢上车。事后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结果已经呈现,且事后看到的感观和在实盘中的那个时点是不一样的。

这是开盘半小时后的实盘图,上下的最高范围是在4%和-4%之间,而收盘后看到的都是10%和-10%的顶格状态,开盘初期看到的分时形态对比盘后的放大了几倍,你感觉已经顶到上沿了,是不是找不到感觉,有点不自信了。而事后总结起来相对容易,指一下在这里进,那里出。
这二种场景都要总结和适应,否则,一转换就迷失了,不是自己故意所为,只是认知和修炼没有到位,差一点火候也不行。
当有了充分的认知后,尝试着在实盘中这样的结点和状态下践行和验证,得到了真实和正向的体验值后,信心才能真正提升。

五年是学xi、坚持和探索的五年,2024年特别是下半年是不断突破的阶段,所以,我称去年为学xi突破大年。
学xi和进步仍是今年的主旋律,力求更加高效,不断地提高理解力,持续地打造和优化交易系统。

三、展望


走第一曲线的人基本不会进入股市,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而进入股市交易者大部分会走入第三曲线的路径,这是客观规律,但每人初入市的愿景无不是希望自己出现第二条曲线的结果,重启人生的鼎盛,我也不例外。
虽然已经不制定具体的目标,但愿望还是要有的,希望自己能在持续不懈地努力下,厚积薄发,精准发力,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如果一定讲个目标出来,可以有二个:
1、把交易系统打磨得完善再完善;
2、实现第一个十倍。
无法规定期限,什么时候能达成目标,不知道,凭努力,也看运气。
放平心态,继续努力,不求结果,只求进步。
相信股市的一个规律:
只要你一直在努力,你在一年里的收获会大于之前所有年份收获的总和。
我坚信,2025年是我的又一个里程碑意义的转势年,过程会很精彩,收获将会很丰硕。

继往开来,迎接美好!
打开淘股吧APP
45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赞叹皈依

25-02-01 10:29

0
奇形怪状的,但人家确实出来了。只跌停买的,只按时间买的。
赞叹皈依

25-02-01 10:27

0
股市里有不少一招鲜吃遍天的人
赞叹皈依

25-02-01 10:21

0
嗯。有一点点明白了。谢谢新师
新航道

25-02-01 10:11

2
基本面是基本标配,不作为交易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里的逻辑是指它所能依靠的势,比如做中低票时,不管是接力还是反包,看题材效应,龙头领涨,以及资金回流的信号等
术主要是看个股,逻辑主要是看炒作该题材资金的流向、强度和持续性
光看个股的术,一叶障目
结合题材的整体势能,才算是真正的顺势而为
赞叹皈依

25-02-01 10:02

0
道师,逻辑是指基本面逻辑吗?有基本面支撑的?
zxcvbnmnbvcx

25-01-31 18:32

0
容量案例怎么没放在文章里?
新航道

25-01-31 18:25

6
人性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距。
比如我也收藏过许多帖子,基本上都没有回看过。
我自己写的帖子,也基本上不回看。
向外求也是如此的情形,到处学,在当时或多或少有感觉或收获,但不记录,不回看。
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知之甚浅,以为会了,没有真正学透,更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比如自己给某样东西设密码,哪怕当天记了一百次,不出一个月,百分百会忘。
所以,要么天天记和复述,要么记到一个本子上,用时就拿出来查。
学无恒心,无章法。
横不到边,纵不到底。
不管晃了多久,仍是半桶水不到。
跳出常人的通病,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
才能突围而出
学东西要在思考中有深度,又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写东西时,本意是这个点,但过程中看到或想到了另一个点,
像拽藤蔓一样,从一点下手,拽出多个点
天道1449

25-01-31 17:54

0
相比道师的纯技术贴,更喜欢您分享的类似今天这种偏“道”的总结类,修炼心法的文章,今天又去巩固了一下god人格的概念,上次在百度上学过,时间长了忘了,简单的环顾一下自己周围的亲人,感觉或轻或重的都有一点符合这个特征,通过这个单词的学突然意识到股票知识的学是不是也是这样子的,理论学了以后马上在实践中去巩固,应用,修正,这样才能更好的强化,不然容易忘,自己也知道自己学的方法有问题,一直没找到那个切入点,今天学趋势低吸,明天学打板,碰到一个大亏就觉的模式有问题,又换一个方法,如此循环往复,水平原地踏步,看了您分享的过往经历,原来您在上班的时候就有过类似股市的学成长经历,难怪这般厉害,我这还先得找到正确的学方法的路,把这一环补上,不然老是原地打转突破不了,方法您在以前的贴子也多有分享,自己只是看了,有些文章觉的有触动的也收藏了,只是没有主动的深度思考,写心得笔记,然后有意识的去练,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一临盘还是凭感觉,好象找到点灵感了,知道自己的症结了,我也去写心得笔记去了,谢谢您的持续分享!
新航道

25-01-31 17:17

1
直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新航道

25-01-31 16:48

3
我曾关注过的许多老师,从他们那里参考过,借鉴过,虽然都是点滴,得到更多地是启发作用。
现在,经过自研和外求的融合,自成体系和风格,也知道他们各自的优劣势,不去模仿,取长补短。
自我完善和进阶为主,偶有外求,只作补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