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量化会抓取网络信息,也因此,我的亮单确实可能会导致它们有针对性的操盘。
对此,我觉得有2点是可以利用的。 (1) 中长线运作, 类似股狐, 避开日内的操作,这样, 量化就收割不到; (2)也网格,我大体能明白为何网格这么有限, 完全是不测而测。 你如果测了,在股吧发帖了, AI爬虫之类会搜索到对应信息,从而可以针对你来操盘,你不测了,它就奈何不了你, 而你用网格,不管他涨跌,你都有应对,他就没办法奈何你了。
网格和中长线是小散这个时代能杀出来的关键手法。 不如此没法玩了。
试图超短什么各种技术指标,那基本就是死路一条了。人家都是以2,3分钟来完成操盘,你根本没办法有反应时间,而你一旦稍微后手,成本就毫无优势。 这样,自然就受不了市场的随机扰动。
唯有网格,才能在这个时代,让市场的随机波动为我所用。
当然,如果对日内没想法,那波段和长线,量化就收割不到了。 仍然是纯技术走法就好。
0
非对称网格交易是一种基于价格波动进行自动化交易的策略,通过在不同价位设置非对称的买入和卖出网格,利用市场震荡获利。其核心在于 “跌多买,涨少卖” 或 “跌少买,涨多卖” 的差异化设计,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以下是具体介绍:
与传统网格交易的区别:传统对称网格交易中,买入和卖出的价格间隔、数量完全对称,例如每下跌 2% 买入 1 手,每上涨 2% 卖出 1 手。而非对称网格交易则根据市场波动率、趋势方向或资金管理需求,差异化设置买入和卖出的间距或仓位。比如向下密集买入、向上稀疏卖出,在下跌时设置更多买入网格,如每跌 1% 买入 1 手,上涨时减少卖出网格,如每涨 3% 卖出 1 手,适合抄底或左侧交易;或者向上密集卖出、向下稀疏买入,在上涨时设置更多卖出网格,如每涨 1% 卖出 1 手,下跌时减少买入网格,如每跌 5% 买入 1 手,适合止盈或右侧交易。
-----------
评价:他的这个非对称似乎与我的有所不同,我仍然是上下对称的,假设涨跌概率是一致的。 但我的非对称是基于股价越涨或者越跌,类似弹簧,弹回来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 我卖出越多,后面回补的可能性越大。 类似周五,我最后一笔4000股, 就非常轻松的完成了网格交易。 如果是按照我原来的,2000股来网格,那交易的数量就少了。
0
希望核建4月能逐步养成在5-9万股之间波动的状态, 力争能在脉冲比较猛的时候,不断的加大操盘力度, 能一天进出1-2万股。
这样,网格的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逐步的尝试非对称的网格交易。目前核建的持仓够多了,足够我完成非对称的交易。 从概率角度讲,必须要非对称,才能动态平衡。
之前的每笔网格的数目一致,这样是不利于把握市场机会的。
0
回头看, 我几次自己满意的网格, 都是大手笔进出的。
1个是这次的核建,我9.21出1万股,这不是我该有的操盘,我正常都是2000股一格,但这样的交易根本不是网格,而是盘中涨了几个点,你本能的要降低仓位,此时就不要什么网格了。
另外2次是星网24触顶后的下跌段,我也是慌不择路,2次都清仓, 其后股价迅速下行,基本都有1元的价差,这样回补筹码就非常轻松, 这是大手笔进出, 价差就非常可观。 当然,由于星网趋势走坏,这次我没有急着回补。 但整体来讲, 这两次我通过做空来减少亏损, 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网格无脑交易,这是优势,但如果筹码进出过少,就达不到目的, 非对称网格是必须要开始逐步提上日程。 量化的脉冲机会少得可怜, 这种机会你如果不抓紧降低持仓, 最后就会一无所获。
0
以核建目前的成交量, 应该核建的股性还会活跃, 4月看看有没可能加大核建的网格力度,2000股只是常规交易, 盘中脉冲的点,如果能把握高点,尽可出局5000-10000股, 这目前筹码足够,随便乱扔,不存在踏空一说。
一定要卖,卖,卖,把卖当作自己的本能反应。特别如果有涨5个点以上, 一定要降低持仓2万股, 这表面看,后面会少赚,但反复的实践都表明,唯有卖出了,才会有交易的主动性。 上涨中卖出,才是正确的操盘。
必须要养成这样的操盘模式。直至本能反应。
类似目前本能的一跌就想买,一涨就想抛,这就对头了, 基本杜绝了以前的追涨模式。 以前是顺势加码,不断追涨,但显然,这是不合概率优势的。 追跌杀涨,不是说我们一定赢,但概率上大了一点点,就这一点点,随着操作的增多,最后效果就会显示出来。
0
调整周期,基本周末都会出利好, 老乡别走。
但量化对整个生态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在吃饭行情结束后,留在场内自然是凶多吉少。
边走边看吧。
中国的股市, 每年都会有大家万念俱灰的阶段,你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今年指数是涨得不多,但个股真的表现好的非常优秀了,可以让指数好好调整一段时间,让市场重新找到作多热情。
目前显然不是时候。 这样反复3380折腾,真的挺不舒服的。 不如下行一段时间。 指数安全了, 个股到位了,再好好做, 挺好的啊。
0
赢家的鲜明特点就是慢, 输家的特点就是快。
慢慢来, 没啥好急的。
市场机会来了我们应对好就够了。
关键还是这个应对。仓位的进出上,这是决定投资路程快慢的最为首要的因素。
0
这次回档, 空间不大, 时间可能要比较久。
大家对量化的呼声一直不停, 但实际上,如果不是量化的收割, 赚钱效应太好,必然大盘就会给快速上涨,那是系统性风险,多可怕, 人家要的是慢牛, 所以, 量化和国家队, 是双边的博弈。不可能你小散想要停就停。
要到国家队觉得量化已经对生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了,要适当的放养了,才会出政策。
下次大盘的拐点出在量化政策出台上。
阴跌是这后面调整常规的走法, 国家队会动不动拉几个指标股,让整个盘面指数看上去非常好看,这样的操盘,除了网格,我想不出好的办法。 不做似乎不成,做也明确的知道目前是调整周期,难度偏大。
网格吧, 只能如此了。
0
网格, 只赚一点点的概率优势。
但由于脉冲是交易的本性,特别跟量化一起, 脉冲就不得不高度重视。
如果能在脉冲拉升的高点和砸盘的低点买卖, 那胜算会大非常多。 这方面, 我确实有极大的改进空间,稍微学一下股狐,我的交易质量就能有质的提升。
市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之所以命运不同,仅仅是由于我们的选择不同。
希望4月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交易质量。
3月市场给了我好几次机会,但我都没把握好,最后做得一塌糊涂。
0
你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候切入一个股, 涨跌的概率都是50%, 并没任何优势,特别短时间,完全是混沌走势,没任何规律可言, 这才是寂寞反复失败的根源所在,他一直试图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战胜市场,这是做不到的。如果说大势有一定的规律性,叠加个股的频繁更换,就完全没了概率优势, 长期做下去,必败。
我的资金曲线必然出乱子,这不是我自己想改进就能改进的,我的操盘手法和个性注定了我的资金曲线就是那样。 我没办法大仓位进出, 手头就1,2个股, 自然,资金走势高度切合个股走势, 核建连续大调整3天,我自然重创。 这是不可避免的。
能避免资金曲线出现这样的大规模波动的, 唯有(1) 控制单个股的投入,类似股狐, 用10多个股互相牵制, (2)获利时大比例出局, 这点是我的致命缺陷。
这两点,都有待我后面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