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上证指数 涨0.85%,收于3379.11点;
深证成指 涨1.82%,
创业板指 涨2.51%,
科创50 指数飙升5.97%,领涨全市场。
恒生指数 上涨3.99%,
恒生科技指数 涨6.53%
,港股科技板块同步走强。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达2.19万亿元,为2025年年初以来最高单日成交量。
最近各大股吧唱空的声音越来越多,踏空的人希望到顶了,上车的人怕被已身处山顶…
1.当下身在何处?恒生指数 与恒生科技指数带量强势突破2024年10月的高点压制;A股科创50指数携巨量长阳突破年度箱体,技术形态上已形成“周线级别杯柄突破”,再次确立硬科技牛市已开启;
人工智能、
机器人 、
云计算等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早就完成趋势确认,当前估值扩张斜率堪比2013~2015年创业板TMT行情。
当A股在2024年9月24日悄然启动第六轮牛市周期时,多数投资者尚未从四年熊市的创伤后应激中恢复——这恰是历史级机遇的经典开场。
数据显示,A股前五轮牛市平均持续时间达27个月左右,而当前行情仅行进至第6个月,正处于类似2013年创业板指数突破年线时的战略布局窗口。
2.涨的太多,如何操作?“恐高”是人的本能,股民大多对个股缺乏了解,面对未知事物,却又难以静下心研究逻辑和思路。因此,大多数散户的投资思路是没有思路,买卖寄希望于n手的小道消息,“羊群效应”在投资中十分常见。
还有部分技术派和超短选手,根据超买信号,逢高减仓,锁定利润。
-如果你是短线高手,高频交易可以极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加大T+0标的(港股、可转债等)的灵活配置,你的手法就能打造你的超额收益。
If not…不要与趋势对抗耐心持筹-过于执着于MACD顶背离、RSI超买等滞后指标,却无视产业资本增持、政策导向、融资余额斜率等先行信号,是一种牛市常见的技术陷阱。
在趋势确立阶段,择时交易的胜率分布将呈现极度右偏特征。以2015年创业板牛市为例,期间共产生17次超3%的日内回调,但仅有最后一次真正终结趋势,这意味着试图逃顶的成功率不足6%——牛市中的频繁卖出行为本质是用98%的错误率去博取2%的侥幸。
3.结构性行情,波动是牛市的呼吸声将"控制回撤"异化为"零波动容忍",这种完美主义其实是牛市最大的敌人。
这轮典型的产业驱动型牛市中,若仍将目光局限在以传统周期股为主导的上证综指、
沪深300 等综合指数上,纠结于所谓的技术阻力位,实则陷入了刻舟求剑的误区。
回溯2013-2015年创业板结构性牛市,当上证指数仍在2000+点反复磨底时,TMT板块早已完成3倍涨幅的估值重构。传统宽基指数的突破往往滞后于产业趋势的确立——当地产煤炭等板块最终带动指数冲关时,先进科技等先锋部队的估值泡沫可能已经接近尾声。
4.当前市场的阿尔法机会在哪里? - 产业裂变方向:AI算力革命下的产业集群 (AI Agent智能体、垂类模型开发商等)
-政策压强赛道: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国产算力与
云计算基建、量子计算、
商业航天等
-场景革命机会:AI终端落地(
智能穿戴设备、
物联网传感器、车规级芯片)
-估值认知差领域:被错杀的
专精特新小巨人(如市场调整中,部分高端制造、新材料企业因流动性折价导致PEG低,但季度财报显示研发投入强度高、订单环比增长等)
…
5.如果都不懂,怎么参与?与其等待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的心理关口,不如聚焦中证2000、科创50等新经济浓度更高的指数,这些才是资金暗流涌动的真实战场。当舆论还在讨论“牛市是否到来”时,聪明资本早已在科技革命创造的产业奇点上建立多头堡垒。
这轮牛市不是指数的狂欢,而是产业先知的盛宴。--------市场主线:科技行情阶段:三浪主升初期策略:震荡上行,逢调建仓近期关注:军工、消费、地产,博弈会议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