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股涨停后,转债一样能给溢价,这种即便是几年前釜底抽薪式的新规打压下,一样还会有,这是转债20%涨幅和T0的特性决定的。
但以前的板后溢价,尤其是好债龙头债,大多数都是封板一瞬间就直接冲上去,最多调整几分钟,然后继续猛冲,直接就把高度预期打满了。
这种风格下做板债,主流手法必然是封板就打。
而现在,如果你还是封板瞬间直接抢转债的玩法,胜率说九死一生都是留了点余地的。
特别是盘中实体涨停的,基本是十死无生。也不全对,9.9死0.1生吧,这样才比较合适。
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风格变化呢,我个人的观察可能是量化资金造成的生态变化。
1是股票打板的量化资金,2是转债卡单吃滑点的量化资金,两路量化共同导致了板债目前超级无敌巨慢的溢价风格。
以2月18号上午10:20分
威派格 的涨停为例,当时已经正股已经6板高位,且近两个板都是烂板,转债-5%的溢价已经非常明显的对后面看跌。但10:20回封后,转债还是继续向上涨了几分钟,涨幅2%左右。
原因是什么呢,
威派转债 板后上涨的几分钟里,威派格的涨停封单是从500万~1500万~3000万~5000万~7000万~1亿~1.2亿,封单一直在增加,整个过程也就三分钟左右,这三分钟里转债就一直慢慢涨。但当达到1.2亿然后封单不再增加,但也没有减少时,转债就直接见顶开始一直跌,直到几分钟后正股再次炸板。
这里可以看出,转债是对正股的预期这一点,还是没有变化的。
正股的预期看盘口,但涨停板的盘口却控制在量化手里。
你经常会看到一些杂毛僵尸股,直线拉板瞬间封单8个亿!然后有一个300万的抛盘,封单瞬间撤的直接只剩1500万,再来100万抛盘,封单直接变成0,炸板了。
8个亿的封单,可能7.5亿都是量化资金瞬间秒排的。真是好板,保证散户一个也挤不进去。万一有抛压,8个亿撤成0.15亿,只需要0.00001秒!
这种市场风格下,请问它的真实封单力度到底是8亿?还是0.15亿?
现在大家都学聪明了,都知道挂出来的封单都是假的,有一丁点风吹草动,狗量化跑的比兔子还快,0.0001秒里就全撤完了。
同样的,转债大家也不抢了,看着8亿封单好硬呀,大家都是呵呵一笔,就当没看见,谁也不抢。
就算有头铁的,非要抢一把涨幅不大的转债,没关系,转债里面的也有属于它的量化在等着你!
请问这个盘口里,有多少是量化程序挂的单,有多少是你我这样普通人的挂单?
首先,那一堆15手,可以100%确定是量化程序单。30手14手13手这种重复出现的,大概率也是。
卖一那个8手,大概也是量化,因为它比176.294低了0.001,很可能176.294的7手是正常人,然后量化瞬间挂了个176.293堵在它前面了。
这个截图是当时盘口正常快速下跌的,所以下面的买单,真人占比会少一些,.713~.718同手数连排必是量化,.740~.742手数虽然不同,但价格贴的太近,.638~.660这几笔也贴的太近,价格快速下跌时候,人的反应是很难这么快速度,且精准的卡在卖十或者卖六这种档位前面的,所以大概率也不是真人。
这样排除一遍,大概只有7手+4手+6手,这三笔卖出的像个正常人,其它的应该都是量化。
而7+4+6这三位大兄弟能卖的出去吗,答案当然是不能,除非情绪突然反转。
所以,看懂了吧,下跌时候你跑不出去,反之快速上涨的时候也一样,保证你买不进去,除非你敢核着抢,在完全看不到实时盘口价格的情况下,还在未知价格上再高出0.5元去买。
如果错了,瞬间就是1%没了。如果对了,可能就只赚0.2%。
这就是目前转债在快速涨跌的时候,被量化卡完单后的真实情况。
好,现在再加上一条,赚0.2亏1的极低性价比下,正股大概率还是摸板就炸,再加上一个炸板的瞬间A杀,你觉得自己得亏几个点?
个人经验,割的快亏1.5%,割的慢2%~3%,死抗,那就没谱了。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封板打板债了,能坚持这种手法的,基本已经全死光了。
剩下的活着的老韭菜们,都是苟着慢慢低吸死拿方向的。
如图,管你多牛B的板债,板后给溢价的方式,全是慢如蜗牛的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