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行业基本面与后市投资机会分析
一、行业前景:2025年或成爆发元年,产业链加速扩张
1.市场增长预期
2025年被认为是AI眼镜的爆发元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增至400万副,2030年或达8000万副,2035年或达1亿4000万副。Meta、华为、小米等巨头密集布局,产品价格下探至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消费级市场逐步打开。 目前按最便宜2千元一副计算行业总产值800亿元, 到2030年按1千元一副计算行业总产值8000亿元,5年足有十倍增长率之高
核心
驱动力 因素包括:
技术迭代:轻量化设计(如钛合金、
碳纤维材质)、低功耗芯片、大模型、 端侧落地提升交互体验。
场景拓展:实时翻译、物体识别、第一视角拍摄等功能逐步成熟,社交、教育、医疗等领域应用潜力大。
2.产业链结构
AI眼镜产业链 分为硬件(芯片、光学模组、
传感器、组装等)和软件(AI算法、操作系统)两大环节:
核心硬件:SoC 芯片(占成本54%)、光波导、微型摄像头、声学模组、电池等。
软件生态:大模型驱动的语音交互、实时翻译等功能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二、核心受益股梳理与投资逻辑
以下公司基于技术壁垒、订单落地能力及产业链地位,具备较高关注价值:
1. SoC芯片与处理器
星宸科技(301536.SZ):研发适用于AI眼镜的SoC芯片,支持低功耗、高算力需求,预计2025年下半年终端产品上市。
润新科技(300493.SZ):SoC芯片和近场杨声器件应用于AI眼镜,已自有AI眼镜。
2.光学组件与显示技术
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提供AI眼镜的全栈视觉方案,涵盖
SLAM、眼动追踪等技术,与Meta等巨头合作潜力大。
华灿光电 (300323.SZ):Mini/Micro LED芯片供应商,进入AI眼镜试样阶段,显示性能为关键竞争力。
康耐特 光学(02276.HK):与跨国企业签订镜片供应协议,客制化镜片适配XR设备需求。
3.声学与交互模组
天键股份(301383.SZ):提供开放式音频组件,适用于AR/VR场景,2025年上半年预计出货AI眼镜产品。
4.代工与组装环节
亿道信息(001314.SZ):具备智能眼镜ODM能力,与Rokid等厂商合作,订单确定性较高。
歌尔股份 (002241.SZ):
消费电子 代工龙头,Meta等国际大客户供应链核心企业,技术积累深厚。
5.终端品牌与创新厂商
TCL电子(01070.HK):旗下雷鸟品牌发布多款AI眼镜(如V3、X3 Pro),光波导技术领先,产品矩阵持续扩张。
三、风险提示与筛选标准
1.警惕纯概念炒作:部分公司(如
卓翼科技 )虽涉足AR/AI眼镜,但无实际订单,基本面支撑薄弱,需结合研发投入、客户订单验证。
2.技术迭代风险:光波导、低功耗芯片等技术路径尚未统一,需关注厂商技术落地能力。
3.行业竞争加剧:2025年或现“百镜大战”,价格战可能压缩中游代工环节利润。
四、总结:聚焦技术壁垒与订单兑现
2025年AI眼镜赛道确定性较高,建议优先布局核心芯片(星宸科技)、光学组件(舜宇、华灿光电)及代工龙头(亿道信息、歌尔股份),同时关注终端品牌(TCL电子)的创新进展。短期需警惕市场情绪过热导致的估值泡沫,中长期关注技术突破与生态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