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是超越了用技术分析寻找确定性的狭隘的思维方式,对技术分析有了新的认知和定位。心中有了概率思维,进而认识到市场的混沌特征,即两可性。有种“众里寻他
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对“交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分析和交易是两回事,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说市场走势是检验分析的唯一标准。并真正做到顺势了:操作不再一根筋、固执己见、死不认错,讲究随市而动。单笔交易结果无论是亏损或者盈利,都心态平和,因为这是交易的一部分。交易,不再是预测,而是应对。关注做对事,而不是盈利,因为把事情做对,盈利只是副产品。简单的模式反复做。无它,惟手熟尔。一切皆自然……还要说什么?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一声叹息,天凉好个秋。够通俗了吧?
大资金出货后股价并非如期回落很多,这种情况下,无法反手追回。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早盘冲高6.5%,我压盘出货后,回落到分时均线4%左右,这个时候没有其他大资金跟风出货,股价稳住了。我这样的资金当时立马就能够感受到,但是晚了。
然后就算看到开始回升甚至到涨停也不能再随意反手买回,比如说从4%回升到5%的时候,也不能再买了(小资金就可以买),一买就成了【内心并不看好】但是迫于现实情况高位给别人抬轿子的大资金了,那些没有卖出的随时可以把货到给我。除非打板。
大资金并不是不能抬轿子,我也经常给别人抬轿子接力,关键在于内心要真正看好。因为船大掉头更难。
如果出货后股价回落很多,那就证明自己对市场判断对了,甚至可以在后面做点“超预期”的事情。
防守靠2个东西:
1是选股
2是仓位
平时的时候选股就不容易,何况逆市,搞不好火中取栗还被烧了。
所以,反而是很多人绝对忽视的仓位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小散职业股民都是要赚快钱的,压力都很大,我自己是过来人,知道滋味,所以要控制仓位,绝对是反人性的,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绕过的。当然,注重了仓位,你会发现周围的股友经常给你吹,他又满仓抓到了某涨停股,某牛股,所以很快你又成了无论市况好坏永远满仓一族。这个很难解决,解决不了。
我自己,大约是做到了2000万以上的时候才慢慢比较能够抗住别人的吹嘘,和干扰了。在那之前,虽然我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或多或少有质疑、嫉妒,鄙视,不服的情绪。一定会影响自己的操作的。
我倾向于认为,在现今信息化时代里面,几乎不可能存在价值低估的股票。
因为信息太便利了,不可能说,一个真正的好公司,趴在底部,全中国13亿人100多万亿M2的资金还发现不了地步。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现今这个年代,还是应该选择高成长来做价值投资,因为高成长实际上是未来。而未来的不确定性,即使是信息社会也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就会产生分歧,从而产生投资机会(当然也极可能是失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