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那些一年可能也就见一次的亲戚,朋友,可能会问你工作情况,婚姻情况,各种情况,可能正在激起你的焦虑情绪,和抵抗情绪,也正在激活我们的应激保护思维,时刻要保护好自己!
0
看电视,总是听到,佛不渡有缘人,强渡他人必遭反噬,用在此刻我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父母不可渡,便不渡!也可以理解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
0
底层人,也就是普通人,每天可能都要面临处理各种家庭的内耗,包括这种焦虑的处理,然后普通人又没有资产,处理这些焦虑,这些内耗,就已经够受的了,哪还有什么心力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普通人从小到大面对的焦虑包括:你红领巾没带,你玩了;你考试没及格,你玩了;考不上好高中,你完了!放学回家完了,你完了;作业没写完,你完了!考不上大学,你完了;以后你找不到好工作;你完了!哈哈哈哈哈
所以,这种半吊子家庭,不富裕,但是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最后都死得很惨,混的最惨;而那些,要么顶尖的家庭,或者纯散养,任凭孩子野蛮生长的家庭反而更有概率一飞冲天!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成年第一件事就是逃脱原生家庭,而网络上有那些子女对待老人特别“暴力”的情况,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我好想没看到什么有钱人家出现过这种情况!
0
也算是对焦虑,有了新的认知!
0
这才是我们这些低层次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传递焦虑,压力!
0
所以,刚才我的情绪失控,并不是因为我情绪暴躁,而是长期的焦虑环境中,对他人传递焦虑情绪的抵抗和拒绝!
这也确实影响了我的心力,消耗了我的心力,让我疲惫!
如果是上班,老板让我改一遍两遍,都没有问题,不会这么快就心力消耗,而家里这些事情会瞬间消耗掉所有心力!
0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家就是,小事放大,小事做不好所以其他事情你做不好,就会上升到人格层面的否定,然后就开始讲大道理!这是我爸!
我妈主要是放大小事的危害,和上面例子一样,比如某个罐子找不到了,就急得不行,钥匙找不到就慌慌张张,然后自言自语,一直唠叨,把这种恐惧,压抑的氛围传递到别人身上。比如,我姐把我妈从来没有用,但是觉得有用的东西丢了,恰巧突然又要用到,真的恰巧,然后就一直说一直说,好像没了这个东西就活不下去了一样!(这种好像在心理学应该有定义,可以肯定这是一种焦虑情绪)
我邻居家里,之前也是在深圳,聊了聊,发现她们家和我们都是一样这种环境,他过年受不了,初四就跑了,我当时还不太能理解他和我抱怨,因为那个时候我没有处在那样的心里环境,也没法仔细思考;所以我听到的第一瞬间,思想层面就下了否定的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当听到一件事情的开头就已经有看法了,然后带着这种偏见!所以,人的悲欢是无法共情!
0
漏了一个点,我爸说你把冰袋丢了,我怎么把肉带过去,然后哎呀,那我的东西不都坏了去...,我们家就是这样,包括我妈,屁大点事情随便都可以解决,每次都整的好像没了什么东西就要死人了一样,把小事情无限放大,在他前面说的时候我还没有吼,我还在思考拿袋子装水,冻住的可能性,会不会漏出来,他把这件小事放大后,给人压迫感的恐惧思维后,我才炸毛,吼的!
0
我特别讨厌我们这个县城说话的语气,我是比较敏感性的,我们这里说话声音特别大,语气也特别高昂,一件小事说出来就好像那一家死了人一样!
我爸从奶奶加回来,带了点肉,过两天要带到东莞去,之前,冰箱里面有两个冰袋,我整理冰箱卫生的时候丢了,他找不到就问我,我说丢了(因为感觉没什么用),然后他就说,语气特别高昂的职责说,哎呀,你怎么把我的冰袋丢了,我要用的,然后我就关门了,他还在那里唠叨!我吼道:“丢了就丢了,再买几个不就解决了吗!”,这么久以来,我是真受不了家里面的唠叨,那张嘴巴,我爸,我妈,那张嘴巴,说难听点的,在我看来在我身上,就是嘴贱!
0
越是内观,越是学经典著作,了解前人的智慧,就越感觉普通人底层人,想要超越自我的困难与无力、孤独!(于我而言此刻有骄傲-非傲慢,孤独,也有欣喜的欲望——这就是我此刻的内观)
一个道理先要明白,很多人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其次要明白要理解,不能有偏差,要经历或者感同身受;
随后需要执行力,也就是做到知行合一,这一步千难万难,而每个人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千差万别,并且需要坚持不懈!关键时刻反省己身!有些人甚至会把当做阅读了一个道理,和信息认为就是知行了,从而没有任何改变!
最后,每个人,每个场景都有许许多多的小毛病,需要重复上面的行为动作,一根根拔出,有的时候无法发现问题,有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却难以解决,只能干着急!
路虽远,行则将至,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