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哦,那你的胜率为啥超越不了消闲派,超越或者不能比肩消闲派,也就谈不上瞧不起咸宁大道,华泰证券总部,国泰君安证券总部,中国国际金融...
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部电视剧叫做《天下正道》,剧情中有段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名声大噪,开始讲学,凡是交谈过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学生无不钦佩王阳明;恰逢此时,有位学子内心一心奔着超越王阳明而来假意拜师求学的人找到了王阳明住处,当王阳明看过这位学子自以为满意的论文之后,拒绝了他拜师求学的请求。
为啥呢?因为王阳明通过文章就知道这位学子还没感悟出自己的内心良知,虽然这位学子从前也是同辈中拔尖类人物,但恰恰因为文章内容就可透露出这位学子的高傲自大不是真心拜师的。
这就可知这位学子只是做到了自己的当下知行合一,但还没有做到有良知的知行合一。
当下的知并不代表你就是致良知了,当下的知是你当前的认知水平,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其时是超越以前认知的产物。
【两者所说的认知本不同,所以知行合一也就谈的不是同一个知行合一】
0
因此,只要做到先优化自己买点的确定性自信问题,再进行优化自己卖点的问题,足够你成为市场另一个靓仔啦!!!
0
能够1秒钟就能顿悟的人往往比五年后十年后才通透的人其命运截然不同。
【问题来了】:买点与卖点,请问买点是不是在卖点之前呢?
同理逻辑:一个是能够通过买点就能知道该不该做的人,一个是只能通过卖点才能知道该不该做的人对比,空间时间在前的是不是知道正确买点的人更优秀呢。
0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普通人做交易的思维往往是看到收盘后的结果后,才能确认自己或者认为自己没有知行合一
而高手买入的当下为啥是自信的,果断的,明确的;高手买入后就算是没有到收盘出现结果时,就心里已经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了。
这就是区别?
【误区二】:高手买入龙头,超级高手卖出龙头。
最近市场无论是量化还是顶级游资,做的好的为啥永远是那几个。
比如:章盟主,毛老板,作手新一,陈小群...为啥消闲派做得好?因为咸宁大道与消闲派同步频率很高啊(大家都知道哪几位顶级量化席位就不一一列举了)
就拿这些优秀的席位来说,那种自信是对自己认知的自信,所以他们从不怀疑自己在买入时是不是知行不合一的问题存在。
从心里层面来思考他们:他们散发出来的就是对自己当下认知的绝对信心,所以他们从不思考知行合一不合一的问题?
他们只是把【看上了就上,看不上就走】的逻辑贯彻到底即是相信自己就足够了。
0
量化又开始活跃, 把打板的搞得不要不要的。
0
说到思维,那么经常听到有人提到了知行合一,
其实,大多数人对这四个字中有一个理解上的认识误会;
我认为人本来就是知行合一的,但是人当下的行为背后反应的是人当下的认知情况,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没有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你的认知本来就没有提高。所以,做出来的事会让你自己错认为自己还是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程度罢了。
想明白这点,最后的问题也就明确了只是自己认知或者理解力还没达到而已。
比如:你会开车,当你开车时你会认为自己做不到知行合一吗?
比如:你会修手机,当你拆开手机发现问题后,你还会认为自己是知行不合一吗?
0
就是上下压单做差价,搞这么神秘,策略还能强过人?
0
量化模型其实也是人的一种思维产物,而人的思维肯定是吸收于实际的日常交易行为凝练而成。
因此,既然知道事物的本源,故而解决之法也要从源头寻找。
一个成熟的优秀的交易员其实是本来就是善于跟随变化而变化的人。此乃,顺势而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