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记录自己理解的战略和战术

24-12-28 14:51 202次浏览
杨三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计划好今天早上起床写点什么。喜欢系统性的做一件事,却总不能如愿,那就在想干还能干的时候,慢慢来吧。

其实今天写什么,内心早有计划的框架,但事实上和刚才发表的复盘标题一样,也是市场上大家都有的共识,知道和做到是两个概念,甚至放在市场面前,知道的可能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是在自己浅薄的认知里,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悖论。市场基于我们的不自知和无法短时间内自知的特性,将我们分为了三六九等。正如这段话原本是第一人称“市场基于我的认知程度,毫不偏袒的将我的成绩写在账户的曲线上”。当我真正落笔,又写成了普世的第三人称,好像我的理解都是对的,此刻的我是一个救世主给大家普法一样。毫不怀疑我悟的法,是否正法。
入江湖来,我松弛感十足的寻找属于我的一招半式,结果我的一招半式并非九阳神功,我还是处在下三流,这个时间持续了一年。之后我给这个招式加上了心法,当然这个心法不是像无崖子那样悟到的,也没有虚竹那样浑厚和正统,甚至不如鸠摩智,虽然偏离正道,但奈何十八般招式样样精通。这个过程又是一年。直到现在,内心的感觉已然发生了变化,感觉踏入了名门正派的门槛,但依然无法得道。就像佛家的因缘,必须得自证,才能通往涅槃。我在修行方面还欠缺太多,多到我无法自知。真正的英雄是历练拼杀出来的,法门可得,得道需修,而且是苦修。股市这个江湖,天才入禅宗可得道,但我深知,对于我非律宗不可大成。
市场是变幻莫测的,所以要把握住变换,就要找到不变的东西,直到此刻,我理解的不变就是周而复始的变化,所以重点就在周而复始的周和复上。周代表了周期,是春去秋来,更是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的更迭。市场上的周期大到GUO运、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ZC变化、行业的兴衰、技术的更迭,小到因突发事件,市场情绪,市场风格引发的小周期的嵌套,更甚者是板块的预期规律,个股的自身周期。复代表了结果,“华尔街没有新鲜事,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都在说明这个结果的展现是有迹可循的重复。过程走势虽然每每都不一样,但最终呈现的结果都大致相同。
周期要怎么理解。首先周期要对宏观的发展有一定的判断,制造业的兴盛到产能过剩的过程,房地产的兴衰过程,消费的转型过程,市场牛熊的演化、都是周期,是时代发展的体现,所以说自然界的万物发展都是一个正弦曲线,这个曲线中还嵌套着无数个小级别的正弦波,而我能做的是认清这个道理后,找到我所处的波段位置。我能理解的周期是地产周期,和当前正身临其境的科技周期,或者我理解的生命科学的周期。当然我这里的理解可能也是一个伪命题。我需要做的是时刻警醒自己观点的纠偏性。对于这种大周期的判断需要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发达国家发展路径的对照。当然超级大的周期对应的是超级大的资金体量。对于我来说,需要的是细化的周期结构。从去年以来一直在围绕科技线人工智能方面的炒作,不管是软件端还是应用端,亦或是硬件端,都在层出不穷的挖掘中,这其中也嵌套着金融、新能源、消费相关的消息周期。今后根据产业的突破情况肯定反反复复有相关动作。对于具体操作,要在平时监控到像人工智能相关,新能源相关,金融半导体相关、新型产业相关板块的波动演化,在市场面、消息面催化相关品种的时候判断出大级别周期的共振与否,来识别操作层面的大小周期。总结以上,我要做的是从宏观面判断到目前处在GJ赶超阶段,泛科技相关的上升周期内,股市ZC牛环境是上升周期,市场量能是上升周期。如果细化到此刻,是上一波炒作周期出清末端,和新一轮炒作的萌芽阶段。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情绪这个词。好长一段时间,我分不清周期和情绪的区别,如今对于我已经有答案了,当然这个答案依然可能是一个悖论,等待我之后的自证。我认为的周期更加宏观,而且是自然发展或者热点运行的客观的一面,在具体炒作方面,应是依托产业逻辑、指数状态、炒作时间、炒作内容。共同构成的客观的事实演变。而情绪则是面对这些事实演变过程中,心理博弈状态的体现。举个例子,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炒作周期,情绪会对周期本身带来加速、震荡、分歧的结果,但方向的选择还取决于周期本身的大小。所以更多的应该通过研究运作资金的性质区别、资金介入的深度,板块于大环境共振的情况,分支的发掘程度,消息面和基本面的伪证与否判断周期走向的阶段。定好周期处在发酵、主升、震荡、退潮的具体阶段,再通过研究赚钱效应的出处和风格,板块内核心品种的运行方式,持筹和持币方的心理心理状态,梯队的结构判断情绪处在混沌、朦胧、高潮、恐惧、巅峰、溃散的阶段。进而指导具体的操作。
市场上不管那种操作手法都离不开对周期和情绪的把握,基于龙头理论、波段理论,筹码理论、缠论理论,亦或是低吸、打板、埋伏的各种手法,都需要对市场大势的判断,根据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对策,当然这些对策就涵盖对不同周期,不同情绪阶段,不同品种对应不同的手法。混沌初期,还不能形成板块或某种概念属性的聚焦,市场进过出清后,积累了大量持币人群,这些持币方也对应了不同的风险偏好,所以会有风偏高的资金去尝试在局部发动行情,但大多时候都没有接力的资金,也就形成了轮动和一日游的情况,对这种阶段操作的手法也仅限于低吸埋伏去做轮动做预期。当更多的资金因为市场效应或者各种消息面刺激加入到轮动中,就形成了电风扇行情,没有接力资金,各自发动各自为战。当某一热度的持续刺激产生了短暂的持续性,就会吸引更过的场外资金,此时就需要对这个热点进行判断,如果是革命性的热点,会瞬间点燃场内的情绪,使情绪的朦胧状态缩短,快速进入高潮段,会伴随着周期的加速,一般大周期会伴随着情绪的多轮转换,走成连续多周的大行情,但一般的持续性热点周期会在情绪的一两轮转换中炒作结束。而这种对周期和情绪的研判则是战略级别的东西,就像“论持久战”一样,是指导思想,而具体的操作模型、操作心法、操作手法,是战术性的打击武器。这一点是有先后顺序和侧重点的。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