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正确地做事--2025第一季

24-12-28 12:43 7681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做正确的事
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现在方向确定
就是在绩优股或ETF上做网格

后面侧重点转向正确地做事
从盘前挂单到交易模拟自动化
目前还是不断地完善

后续等资金上300万规模开通量化
可以使用SDK的API接口
自动化交易就可以更进一步

新的一年
新的希望
也要做出新的努力

与诸君共勉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90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5-03-21 22:13

2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炒房的人向来瞧不上炒股的。过去20年里,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那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投身炒房的人大都赚得盆满钵满,而炒股的人却大多损失惨重,财富大幅缩水。虽说这一两年市场形势有了些许变化,但过去长期形成的这种鲜明对比依然让人印象深刻。当然,也有少数极具眼光和能力的人,能够在炒房与炒股这两个领域灵活切换,抓住不同市场的机遇,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只是这样的人在人群中占比极少。

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绝不为有钱人操心。毕竟,在现实生活里,那些有钱人也从未替我们普通人操过心。他们有着自己的资源和圈子,享受着财富带来的便利与优势,却很少会关注普通人在生活和投资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操心他们的投资决策与财富状况呢?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规划好自身的投资与生活上 。
谋城

25-03-18 11:54

2
昨天我问豆包,家里那个用了七八年的路由器是不是老化得厉害,会不会导致上网不稳定、速度变慢。豆包说,家用路由器的预期使用寿命一般在三到五年。这么一算,我家那两个路由器确实旧了。之前去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说可以免费租用一个价值千元左右的路由器,当时想着家里有两个,就拒绝了,只让他们换了个猫,现在想想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于是我干脆在网上买了个支持WiFi7的TP-Link路由器,享受国家补贴后,才花了160多块,感觉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下午就能送到。

一直心心念念想去大学城,仔细想想,竟已有大半年没去了。这次过去,主要想去图书馆转转。刚才在路上,我不知不觉就加快了脚步。背着手走路有个好处,当你走得太快时,它会提醒你慢下来,而放慢脚步后,整个人的体验和心境都不一样了。

说起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以前一直计划着去很多地方游玩,可这近两年没上班,真正去过的地方却寥寥无几。以后可得果断一些,不能再拖拖拉拉。昨晚我查看了海南的推荐景区,有海口、三亚,还有儋州。儋州的海花岛,是恒大打造的一大片建筑群。

说到儋州,前两天老婆在网上买了些草莓。国内比较有名的草莓产地是辽宁丹东,我大学有个丹东的同学,他曾开玩笑说“拉一车大米去换,能拉回一车草莓”。这让我不禁思考,会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一座城?比如一个人带来某项产业,间接养活一座城乃至其子孙后代。这和我之前在《魔鬼经济学》里看到的观点不谋而合:特定情况下,只要持续努力,普通人也能拥有巨大影响力,不一定非得是名人或富豪,一些简单却能长期坚持的举动,同样意义非凡 。
谋城

25-03-15 19:23

2
今天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倾盆而下,狂风裹挟着雨点,天地间一片混沌。在这样的天气里,我窝在屋内,继续研读那本《投资之刃》。不得不说,这本书后半部分的内容十分精彩,作者在书中详述了大量实操细节,针对各种市场情况给出应对方法,足见其交易经验之丰富。与许多只会泛泛而谈选股技巧和基本面分析的基金投资经理不同,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眼前一亮,称得上是投资佳作。

我不禁想,要是能早个几年,甚至十年读到这本书,或许我的认知会有更大的提升。不过现在读来,书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我都有过亲身经历或深入思考,颇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当然,我和作者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我惯从交易系统的概率层面出发,自下而上地思考问题;而作者是自上而下,从宏观视角布局。但殊途同归,只要能参透市场本质,这两种方式并无优劣之分。如果未来市场行情向好,我的操作也能跟上节奏,资金量持续扩大,或许我也会尝试从投资组合、资金管理,到交易计划和策略的宏观角度审视市场。毕竟,目前我在投资之路上可能连半山腰都未抵达,凡事急不得。

目前,我投入的资金将近400万,其中100万是同学的账户。以个人交易者的标准来看,这个资金量不算小。若今年行情给力,收益率能达到30%,那我便能收获100万左右的收益,同学账户我还能提取25%的收益,这个成绩相当不错。

这段时间,期权交易让我有些困扰。按照最初计划,我打算等黄金价格下跌,至少保本或盈利后再出手。既然定下目标,且当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继续持仓。我设置了条件卖单,平常不必时刻关注,到了预设价位自动成交即可。期货方面同样设置了条件单,等待鸡蛋价格反弹。我的投资重点还是在股票,若周一证券ETF继续上涨,我会考虑加大抛售力度,同时逐步将资金从东方财富证券转移至银河证券。下午,我梳理了几个账户的网格单,目前主要持有证券ETF、大秦铁路中国移动A股。后续资金转移完成后,我计划以网格交易为主,设定好参数让其自动执行,每晚或隔天查看一次就行。

为了让多只股票的动态网格交易更加直观,我打算购置一些磁吸,标注当前价格。这种操作方式更具质感,不像在软件上交易,看到的只是冰冷的数据。这就好比赌场将现金换成筹码,人们拿着筹码下注时,心理感受与直接用现金截然不同。若直接用现金,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辛苦工作赚钱的不易,下注时会更加谨慎;而筹码小巧,1000面额和5000面额外观相近,容易让人忽视其价值,从而更易冲动下注。我们做交易时,面对账户里的数字资金,同样缺乏直观感受。我有时也会有疯狂的想法,比如账户资金闲置时,去银行取几万元现金,没事数数,真切感受赚钱的艰辛。要是还在上班或跑外卖,一个月挣3000元,就把每天当作领工资,花100元慢慢体会,就会发现3000元其实也不少。这样就不会像现在,对账户里的资金毫无概念,不管是满仓投入还是割肉离场,都没有太多实感 。
谋城

25-03-14 23:47

2
看书《投资之韧》

卧槽,这一部分的内容与我这大半年琢磨出来的简直是一模一样!


P170

投资之韧:让规律绽放价值
突发状况。下面要讲的方法,则更侧重于在经历了持仓稳定期之后,感觉亏损很难承受,但是持仓的长期逻辑却又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我们该如何自数?(如在持仓初期就遇到了心理承受方面的困扰,亦可随机应变,改用以下方法。)
先插一句题外活,有多少人是不回本就一股也不打算交的?这些人常会遇到如下情况:总是离回本差了一点,你连卖出的委托都设好了,可股价在快到成本之际瞬间转跌,令人捶胸顿足。这其实是有内在原因的,因为股价经历了不小的跌幅,正处于弱势当中。所以你遇到的不是弱反弹,就是一轮反弹过后的快速洗盘期。这时候你忍得住还好,往往忍不住刚一“割肉”,会发现一卖就大涨!
铺垫了这么多,跟我要介绍的方法有关系:要提前卖出一部分筹码,避免纯坐过山车。那该如何科学地制定一套买卖方案呢?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把握住最绝对的东西——既然盈利尚未兑现,我们就先把握住必然能兑现盈利的“盈利模式”。
为便于理解,不如举例说明:假如我持有股票A10万股,我的成本价是10元,现已跌至9元附近,等于100万元亏掉了10%,即浮亏10万元。内心固然是不好受的,眼看着短期走势太弱,如果选择躺平,任由股价继续下跌的话,恐怕过不了心里这道坎。
如何科学地自救?我们可以以9元为基准,尝试建立一个操作模型,开始分笔进行操作,以套取差价、减少损失。在前文中我已做了阐释,很多人一定要等回本后才肯抛筹码,但这时候往往是弱反弹,还没等回本,一跌可能又出新低。与其如此,不如提前卖出部分股票,但一定是有计划、有规划地卖出。方案可能有无数个,这里只抛砖引玉,浅说一种:
如从9元开始反弹,我制订的计划是:每涨0.2元,就卖出1万股,反弹到哪里,我就卖到哪里为止。中间如有买回机会,反正是长期看好的,可以选择买回来一部分,也可不买回,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定,但绝不进行重复操作。打个比方,涨到9.2元,我卖掉了一万股;涨到9.4元,我又卖掉了一万股,涨到9.6元,我又卖掉了一万股;然后,股价开始回跌,我一共卖了3万股。那么,跌到9.4元下方,最多只能买回1万股,跌到9.2元下方,我最多一共只能买回2万股……以此类推,中间涨跌若仍有反复,依旧遵循买回的筹码总体不超过卖出的筹码这一基本原则。
当然,我是非常喜欢中间反复出现买卖机会的,这样我们每买卖一次,就会有0.2元左右的差价。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每涨0.2元卖
1万股,万一股价一口气涨到了10元,甚至更高,那不就卖亏了吗?
是的,亏和赚既有绝对标准,也有相对标准。如果出现这种你预测之外的极端走势,你选择卖出部分股票,与不卖相比,确实是亏了。但是我采用的操作模式,其实已经抓住了绝对的“不亏”,或者说是“必赚”。这等于是抓住了解决扭亏为盈的核心矛盾,亦即抓住了最确
定的盈利机会。
为什么敢如此确定?我们假设行情走向最极端,也就是股价不停地上涨,我们换既定模式不停地卖出。那么,中间没有任何差价可赚,按计划我们将在股价涨至 11元后完成清仓。你们是否有想过,校此瓶略清仓的话,我们的盈亏数据其实是可以被提前准确计算并被锁定下来的。你们自己可尝试算一下,最终10笔卖单,卖出的均价为10.1元,不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保证你不亏,还略有1个点可赚。
谋城

25-03-14 11:16

2
证券ETF大涨三个多点
F**k the world if you are rich
谁说英语表达能力不够的?
谋城

25-03-12 22:37

2
这一小节,咱们聊聊“赌性”。在交易市场里摸爬滚打,除了像巴菲特那样坚定不移搞价值投资的,尤其是大多数普通散户,或多或少都带点赌性。其实这赌性也并非一无是处,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离不开冒险精神,如今很多科技突破也都带有很强的冒险属性,这也是金融经济社会需要风投概念的原因。不过,赌性太重肯定不行,没有也不行,关键就在于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这可太难拿捏了。

在股票投资领域混了这么多年,我自认为在自我控制方面做得还算凑合,能达到及格水平。之前心心念念好多年,一直想去澳门看看。前天突然想到,如果不在那边住宿,事情就简单多了,也省事儿。于是,我租了个WiFi设备,预订了从蛇口出发的船票。总体来说,行程还算顺利,花费也不算多。在澳门花80澳门元吃了顿饭,口味是清淡的广东式,肉丸搭配点青菜,味道虽说不难吃,但也普普通通。那家店在威尼斯人3楼,类似大食代美食广场,不过租金贵,我琢磨着要是去官也街,40到50澳门元应该就能搞定一顿饭。下次再去,除非在赌场“红了”(按行话说,就是赢钱了),不然我就不在威尼斯人3楼吃了,也省得跑10分钟去官也街。

言归正传,接着说赌性。我一直计划去澳门赌场,主要是想去见识见识,并非真要下场赌博。要是单笔下注筹码不高,50到100的话,我觉得压大小还能接受。可昨天在我所在的氹仔码头附近,没找到这样的场子,那边的赌场都比较高端,消费门槛高,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就不去凑那份热闹了。最后我只是进去参观了一下,没参与赌博,这自控能力我得给自己点个赞。当时我就换了800澳门元,路上还花了些,只剩下600。要是最低下注300压大小,就只够玩两把,本金太少劣势太明显。虽说本金多不一定就有优势,但本金太少肯定不行。要是有3000或者5000块,按300一把来算,还能玩十几把,心里就不会太慌,这其实有点像仓位管理的概念。

不管是计划去赌场见识,还是考虑下不下场、每手下注多少,都得提前做好策略。比如找个运气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人,跟着他或者跟他反着来,而且只玩压大小。要是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那就坚决不下场。股票交易也是同理,得先做好计划,确定参与哪支股票、在什么价位买入、买入多少份额。目前证券ETF走势太糟糕,之前我一不小心让几个账户接近满仓,处境就很被动。好在现在稍微好些,腾出来一些仓位,换入了其他股票。对我来说,满仓操作基本是常态,一年里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是满仓,关键是要适当分散投资。目前没有做好分散,就很被动,接下来还是得继续调仓。
谋城

25-03-12 15:19

2
明天操作计划:

1、1.130 挂单继续出证券 ETF 大约 7 万股
2、东财转出 1.5 万资金,作为灵活机动部队
转 8000 到 宏源期货这边
3、今天东财账户买入的大秦、中移动已经设置了条件卖单
等卖单自动成交

广发期货里面的黄金认沽权证真的是.....
关键是国内的黄金价格也在涨
真的该休息一下
最好暴跌一次
可惜那只是我美好的愿望而已
谋城

25-03-11 14:55

2
离开威尼斯人,准备前往澳门葡京。听说那边下注额度相对小些,在威尼斯人,玩大小单双动不动就得300或500港币起押 ,就算换其他点位,最低也要100港币。我才换了800澳门元,这么一算,要是玩其他的,我可没什么优势。100港币一注,我也就只能下6注,运气差点,6把就能把钱输光,到时候口袋就空空如也了。不过赌场倒也贴心,设有取款机。

走着走着,来到美高梅对面的永利皇宫,这里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刚看到一个人走到草坪上,二话不说就做了五六个俯卧撑,这操作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更绝的是,不远处还有另一个人也在做俯卧撑,俩大男人在这草坪上做俯卧撑。不禁让人怀疑,难不成是在赌场输得底儿掉,跑这儿释放压力来了?
谋城

25-03-10 22:12

2
明天早上在蛇口坐船去澳门
晚上回来
这样就不用纠结晚上住宿问题了

港澳通行证设置的是一次
上午九点半到仔码头
中午吃饭
下午去赌长
晚上坐船回深圳蛇口
然后地铁回来
谋城

25-01-25 16:22

2
刚才看了个视频,讲的是在家做交易不仅需要勤奋,更要有热爱。对此我感触颇深,毕竟我做交易多年,身边很少见到像我这般痴迷股票的人。虽说有时我也会自我怀疑,但总体来讲,我一直都很勤奋努力。目前的交易成果虽说勉强能接受,可距离我预期的高收益率还有很大差距。

这或许是因为过去投入的资金量较小,但我觉得更关键的原因是,我的交易体系还存在漏洞和不足。所以我还得继续努力,一方面抓住交易模式内的机会,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加深对交易底层逻辑、本质和概率的理解。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提升对交易底层的理解难度极大。可一旦有所突破,要么能提高交易收益率,要么能让资金曲线更加平稳,从长期来看,实现稳定盈利。但问题在于,一是这种认知很难量化,没办法像考试打分一样,明确自己对交易底层的探索达到了什么程度;二是认知变现也难以量化。即便认知有所提升,反映到交易结果上也需要时间,而且在短期内,交易结果受市场行情影响更大。可能花了半年到一年提升认知,可结果的体现又要等半年到一年,整个反馈链条时间太长。

除了时间问题,知行合一也是个难题。即便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但只要其他环节还存在老问题,交易结果就很难有明显改善。这就是个人做交易存在的一些本质问题。

相比之下,量化交易优势明显。量化策略可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测,考虑的因子更多,还能在多支标的上快速模拟操作,展现一段时间内策略的真实表现。而个人交易者在这方面毫无优势,全是劣势。所以个人交易者想要在市场中,尤其是像A股这种难度极高的市场长期生存并盈利,难度极大。

回到视频内容,它提到做交易需要勤奋和热爱,最后还指出,天赋也不可或缺。光有一腔热血,没有天赋,确实很难在交易领域走得长远。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