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上日丰益民赚了10w后,每高标短板,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找补涨龙。但随后踩了很多坑,比如
宁波中百 是以补涨龙买的,实际上是跟风小弟,也导致了历史最大的单票亏损3w,这让我意识到之前能从补涨龙赚钱仅仅是运气好而已,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反思,不断反思:为什么会有补涨龙?
首先,不能被“补涨”这个词干扰了,而是要回归本质:资金回去哪?合力在哪?
当高位龙头走到一定高度后,资金也恐高,他们体量大,买入简单,但相对卖出就困难。所以,当龙头走到一定高度开始出现负反馈后,资金就出逃寻求低位承接。所以往往盘面的体现是龙头短板的附近3天(前中后)就有一个票很容易形成合力,这也叫所谓的高低切。
那么什么票会被“选中”呢?
补涨龙主要从2个方面发酵,一是玄学,当龙头是穿越品种时,辨识度很高时,又很难挖掘细分题材时,就容易根据玄学找,如日出日上日丰,二是题材,龙头为板块带头大哥,并且细分题材还能继续发酵(关键),资金就会去低位挖掘相似题材新龙,比如一鸣益民
实益达 (零售细分,名字也有关联,加分项)。
什么样的龙头能有补涨龙?
这一点想明白非常重要,并不是有高度就行,必须要回归资金出逃低位承接的思考路径上,当龙头只有高度比如美邦这种,但其实没多少资金参与时,也就是很难出现像日上这种很有标识度的补涨龙,因为没多少资金从美邦出来。美邦自身盘子小,没把高位带崩,资金没从高位出逃,也很难在低位形成合力。
怎么“确定”某个票是补涨龙?
走分离,和龙头走分离,龙头下杀时,逆势上涨,打出标识度,只有这一点确定性最高。
回到宁波中百做错上,很明显那时零售已经全面退潮,加上分时走势宁波中百明显跟风小弟,真是大错特错啊!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