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学回撤

25-01-17 19:50 303次浏览
彭城小鹿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波动与趋势的区别

看到过很多实盘大赛里的选手,包括身边很多朋友,他们非常信仰涨停板战法,极端一点的就是无脑怼高标,不看板块,不分节点,这是他们眼中所谓的龙头战法。但是这种玩法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局面:有一段时间,很快就能做到翻倍,然后再过一段时间,你发现他的曲线又跌回来了。看着是一直在猛怼市场总龙头,很牛逼,最后一算账,发现账户上好像并没赚多少钱?运气再差一点的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大亏。在龙头票上玩来玩去,赚了波动的刺激,净值曲线毫无趋势可言,最终玩了个寂寞。

然后他们还会天真的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打出波动的能力,控制不了回撤的原因是技术还不到位,所以需要更加努力的钻研技术,最后发现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大家可以客观的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假如到今年年底,你账户收益比例是多少?你就会挺满意的。特别是家人朋友问你的时候,你会愿意说。

根据我的经验观察:

如果你一年的收益超过20%,当年底朋友家人聚会聊起投资,大多数人都会愿意说出自己的收益数据,但是会略带点矫情,表达自己没有做好。

如果账户收益超过30%,那就会特别愿意说。

如果账户收益超过50%,甚至还会主动制造话题去说,哪怕别人没问。

选手A,年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年10倍,随着一年的努力,最终赚了30%,和年初的10目标相差很远,朋友问起来的时候,会含蓄的表达自己没有做好,应该最少能做到翻倍的,略带着很遗憾的语气,但是内心是开心的,因为赚钱了嘛。随后下一年,他不再给自己定什么10倍的目标,就定个翻倍的目标,他内心会特别有信心,因为他尝试过一年赚到了30%,再加以努力,离翻倍并不算太遥远。至于为什么不再定一年10倍的目标呢?因为他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深知这个市场里的钱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但是他内心深处还是会相信,假以时日,自己迟早也能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个10倍目标,慢一点就慢一点。

选手B,年初同样给自己定下了一年10倍的目标,随着一年的追涨杀跌,账户各种大波动,最终还倒亏了30%,这个状态下,最怕的就是别人问你的账户收益,哪怕要聊, 也会勉强的糊弄一下就过去了,归根于今年运气不好。如果亲戚朋友还劝他说,股市这条路很艰难,不要过分的投放太多精力在这条路上的时候。他内心会默默下决心,老子一定要一年10倍,然后让你们这些人闭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再做年初计划的时候,他还是坚定的给自己定下一年10倍的目标,在做具体计划的时候呢,又会显得很痛苦,没有方向。但是也不影响自己一年10倍的豪言壮志,认为只要有一年,自己运气稍微好一点,实现一年10倍之后,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大家会发现,选手A是正在进入一种健康的正循环状态,虽然年收益率和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是慢慢对赚钱这个事情有了基本概念,再次给自己做预期的时候也会更加尊重这个市场,内心会更笃定,钱是慢慢积累赚出来的,而不是单靠一夜暴涨的模式来实现,趋势比波动显得更重要一些。

而选手B很容易进入一种赌徒杀红眼的心态,内心始终是认为没赚到钱就是运气不好,只要运气好一点,一定能够实现一年十倍的收益,且看不上那种低波动但为正收益的选手,追求的都是以一夜暴富的形式,赚足了波动的刺激,账户收益曲线却惨不忍睹,这就是恶性循环。

一开始就希望大家对赚钱这个事情有概念,放低自己的收益预期,所以我们常说,能赚到钱的交易就是好交易,不一定非得吃涨停,所以别怕卖飞。另外,持有股票就是持有风险,控制回撤比赚钱更为重要,所以对于那些已经定义失败的票,要敏感处理,如果你介入一个票当天被套,第二天能让你少亏钱,或者不亏钱,那就赶紧跑路吧!就当这笔交易没发生过。别动不动就要一年五倍十倍的,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不是什么天选之子,个个都想成为十年一万倍的赵老哥,就是典型对赚钱这个事情没概念。

还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看到网上有好多这类选手,当然身边也有不少。他们会对自己做龙头模式有莫名的优越感,一旦和你聊起来,会特别自豪的炫耀说自己是龙头型选手,自己经常敢打什么市场的最高空间板,会把这个敢于追高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一看实盘账户曲线,依旧一塌糊涂。但是他们还是会特别自信的告诉你,现在的亏损只是短暂的,只要把这种手法练好之后,以后肯定是轻而易举的实现一年十倍,不信你看那谁谁谁,都是用龙头战法起家的。

人呐!对自己的骄傲,要放在你已经做成了什么事情上,而不是放在你要去做什么事情上。

你对自己的龙头战法有优越感,那很简单,你通过这套手法长期赚到钱了没?一次两次的不算,长期下来胜率如何?如果真能给你账户带来了正收益,那你有这种优越感是理所当然的,标准就是赚到钱没?赚到钱才是真,没赚那都是浮云。就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对模式有偏见,感觉不敢打板的就是不行,敢怼最高空间龙头的才是牛逼,殊不知,人家稳定做低吸的,一年下来收益曲线趋势还挺不错,而你天天打这个涨停板,砸那个涨停板的,一年下来,除了波动,啥也没有。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有模式优越感,操盘的优越感要以赚钱为基本标准,而非操作手法。

当你对赚钱这个事情有了基本概念之后,你就要学会主动去降低自己的预期。因为一个合理的预期目标,是经得起一步一步拆解的。就好比,你现在考试都是0分,你却老想着考100分,这是不是不太现实?你起码先得想办法考到60分及格吧!放在股票交易上也是如此,每一个预期目标的实现,不管多大的目标,都是需要一步一步拆解实现的,说句人话就是:慢慢来。

如果你想要一年10倍。 那么就意味着:

你需要在这一年里的每个月, 都要实现单月22%的盈利。乍一听,感觉单月22%好像并没有多难对吧?注意,这里是要求你这一年的每个月需要持续盈利22%,而并非仅仅某个月实现这个数据。这里也能看得出来,长期的可持续复利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能够实现10年以上的,年复利20%收益(注意是年,不是月)以上,那他已经是世界顶级投资选手了,真能做出这样的战绩,那和巴菲特约饭应该是不用花钱的。所以能持续性的稳定盈利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



新手该怎样来规划自己的收益预期?

1.争取月度收益为正,即为及格。超过5%,则成功。超过10%,则为超级成功。

2.单月收益超过20%,则获得一次谨慎博弈高风险交易的资格。

3.单月若出现从高点回撤超过5%,则提高警惕,转入保守状态。

4.单月若出现从高点回撤超过10%,则全面转向保守。

5.单月若出现亏损5%,则全面转向保守。

6.单月若出现亏损10%,则只允许做极度确定性交易,且下一笔你认为确定性很高的交易依旧不盈利,那么这个月不允许再做任何一笔交易。

首先,收益这里都以月为周期,不管当月是赚是亏,下个月都重新计算。另外一点,可能很多选手觉得一个月5个点,有点太不起眼了。可千万不要看不起月入5%。

我给大家算一下,如果每个月持续赚5%

●一年收益大概在80%

●三年收益大概接近5倍

●五年收益大概接近18倍

如果每个月持续赚10%的话

●一年收益2倍,

●三年收益30倍,

●五年收益300倍。

回到文章开篇谈的,不管你一年的预期目标是多少,这上面的数据你能实现的话,应该都是会主动愿意炫耀收益的数据吧!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自己的资金量特别小,哪怕实现了上面的数据,一年2倍对我来说也改变不了什么,我还是希望一年10倍才能改变我目前的生活状态。那基于这一年十倍该如何实现呢?你想追求一年十倍的收益,那本质就是在追求高波动,基于这个目标,你就只能全仓怼龙头了。龙头股的高波动是天然存在的,他能短期给你翻倍,也能快速给你腰斩,这是龙头股性决定,和你的操作手法无关。如果前两年,你运气不太好,全仓怼龙头股没挣到钱,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吧?第三年,让你熬出来了,你确实怼出了一年十倍的收益,等于三年赚了10倍,听上去也很牛逼。但是这里有个恐怖的数据,人家每个月复利10%的选手,这三年已经是30倍了。这时候你可能不服气,会反驳说,我前两年亏损是技术没到家,第三年实现一年10倍是我技术手法成熟了,以后每年都会最少实现10倍的收益。错,刚才我们就说了,高标龙头股的高波动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涨停就是跌停,和你的技术手法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哪怕你第三年实现了10倍的收益,第四年第五年呢?依旧要交给大概率的随机性。

也许每个月坚持10%收益的人,在追求一年十倍的人心里啥也不是,但是长年累月的计算,趋势的稳定性收益要比短期的大波动收益恐怖得多。所以对于一直在追求这种短期暴利的高波动选手而言,这确实是挺悲哀的一件事,这就叫做在错误的方向上,你越努力,越没有好的结果。

如果你也想在交易的路上进入正循环的话,大家记住这句话:对于你当下的期望,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在当下,就做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成就,然后坚持做下去。因为普通人和牛人真正的差别不在于某个阶段的爆发,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持续坚持下去。要学会主动追求长期稳定的趋势,而非短期刺激的波动。



聊一个更高级的话题

如果把追求一个月不亏钱当成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一年之内意外的赚到10倍收益。不要老是抱怨自己的资金量少,就非得赚快钱。没有人不想赚快钱,人家大资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想赚快钱。但是能赚到快钱的真正秘诀是:在正确的路上行大运。

什么叫正确的路?就是前提你得先做到不亏钱,这个不亏钱就是我们交易生涯中正确的路。市场里总有人在说,你离暴富仅仅差了一个牛市。假如你在熊市都没做到不亏钱,那么即使你碰到了牛市,你也很难赚到大钱。健康的一年1倍和一年10倍,背后所需要的技术,理念和认知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别在于随机性的运气和大势行情是否支持。所以在这个市场中,你先要做到不亏钱,在此前提下,如果你再碰到了一些好的行情,加上自己的运气又特别好的时候,你就容易赚到意料之外的大钱。人嘛!谁还没有过走大运的时候呢?但这个大运必须在你正确的路上碰到才有用,如果你本身走的路子就不对,那碰到再大的运也没用。

如何实现不亏钱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好,你上面的描述我都相信,我相信趋势比波动更稳健,我也相信走在正确的路上碰到大运的时候能赚大钱,并且我还相信不亏钱就是正确的路。那我该如何实现不亏钱呢?

针对这个问题,假如你想让自己的交易进入到一个稳健的正循环系统里,那你可以这么做。还是以月为考量周期,你这一个月的表现有下面四种评分标准:

1. 当月不亏钱,及格。(青铜段位)

2. 当月收益5%,成功。(白银段位)

3. 当月收益10%,超级成功。(黄金段位)

4. 当月收益超过10%,天选之子。(铂金段位)

我们这里来具体分析前面三种情况。第四种我故意用了一个天选之子这么夸张的评价,是想告诫你,超过10%之后的收益,你就当做是意外惊喜,你不用刻意去追求,那些都是天选之子才能完成的结果,而你要做的,仅仅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前面三条,这就足够了。就像上文所说,你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去完成普通人就能完成的收益目标,然后持之以恒。

第一个,如果当月不亏钱,你就能及格了,想想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没错,答案就是最简单的那招-----不交易。只要你这个月不交易,是不是就不会亏钱?可能你会说那这不是扯淡吗?都不交易了,那还怎么赚钱?其实大多数人内心就是如此,心里永远想着激进的去赚钱,却会忽略交易本身带来的风险,所以每个月都会频繁出手,以为只要买了就能赚,但是事实如何?是不是大部分都是亏多赚少?控制回撤才是交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啊。为什么我这里提出这个极端的方式,不交易就不会亏钱,那是不是少交易就能少亏钱呢?降低风险最本质的东西其实是减少出手的频率,而不是你认为的那些过人的交易技术。如何控制回撤?就是不交易或者少交易,出手必然伴随风险,持有股票就是持有风险。但是很多人都会忽略这个简单易懂的道理,在这个浮躁的市场中,越简单的东西可信度反而不高。他们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一套可以控制回撤的高级交易技术,回撤控制不好的时候,往往都会怪自己还没把这个高级技术研究好,然后再多次出手去验证这套技术的可行性,如此反复,回撤是越控回得越多,恶性循环。要想达到不亏钱的青铜段位,你第一个要学的交易技术就是多看少做,这是你保命的根本技能,在这个市场中能管住手,已经算成功一大半了。

第二个,如果追求一个月收益5%,这个月就算成功,只要是在这个市场里交易过的选手,各位扪心自问,这个真的很难吗?谁还没有一天赚过5个点的经历呢?这其实一点都不难。那为什么一个月辛辛苦苦做下来,到月末还不赚反亏呢?就是因为你那颗浮躁的心,虽然我们买票就是为了它能上涨才去买的,但是你所有的交易中,肯定是能清晰划分出来,有那么几笔交易是你内心感觉确定性更高一些,而有一些就是你随手的交易。而往往就是那些看着似是而非的机会,那些可去可不去的机会,让你内心躁动,导致你频繁交易,然后把自己的账户曲线给带了下来。假如,每个月硬性规定,你只能出手做5次交易,多做一次直接枪毙。我想这五笔交易机会肯定会是你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出手的高确定性机会,然后多做这种高确定的交易,一个月收益在5个点左右,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吧?每个月5%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拆解了,一年是赚80%的,相比现在你的收益而言,你是否满意?如果你满意,那实现的基础路径就是,多看少做。

第三个,当月收益在10%的黄金段位,我这里定义这是一个超级成功的收益比例。假如你月初运气不错,一出手就得到了10个点的收益,这在交易中不算什么难事,无非就一个涨停板的事。你内心需要特别认可这个收益,已经是很不错了,然后你要做的,就是求稳,先把这10个点稳住,所以文章开篇强调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先放低你的收益预期。在这10个点的收益基础上,那些看着似是而非可去可不去的交易机会,直接坚决不参与,因为这个月的任务你已经完成了嘛,就不用那么积极去做交易了。多看看那些经过你反复思考确定性更高一点的机会,发现了就去参与一把。这时候你会说,我认为确定性高有什么用,市场不认的话还是会跌,如果你出手交易之后开始回撤,这里允许回撤的极限就是5个点,一旦出现回撤,从10个点回撤到5个点的时候,你一定要机械式的清仓,这个月的交易到此结束,保住剩下的5个点利润,下个月从头再来。如果后期的交易都得到正反馈,没有出现回撤,那就继续找重点机会干,水上不用主动锁定筹码。



风险博弈资格证

如果我们的操作都一味去追求那些高确定性的机会,岂不是就没办法参与那些高风险的博弈了吗?其实不是的。假如目前市场上最高空间板票A,当天出现烂板的情况,简单判断一下如果继续往上走,可能还有3个板的空间,如果失败,就是跌停。那A票今天的烂板能不能去?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假如你就是那种追求高波动的选手,不追求什么稳健的正循环收益,那你的账户你做主,任何时候任何票,你想去都可以去,没什么好分析的。假如你是想打造自己的交易体系,追求那种稳健的正循环净值曲线,那么这个体系就一定会有章法来约束你,你也需要严格的按照这个章法来执行,这样的交易体系才会有效。

至于上述的A票能不能去?我这里先定义一个概念,风险博弈资格证,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账户目前已经是正收益,且在20个点以上了,那么恭喜你,你就获得了一张风险博弈资格证,达到这个条件,那些看起来确定性不高,但是回报很高的票,你就有资格去试一下,万一成了,那你的收益曲线就能上升一个台阶,如果输了,你有利润空间来兜底。但是你要明确知道的一点是,能给你浪的,也就是10个点的空间,一旦回撤值从20个点回到10个点,不管什么原因,你也要学会管住手,这个月全面转保守,不再交易,保住这个月的10个点收益是首要任务。如果你这个月的收益也就在10个点左右,甚至更低,那这个A票对你来说,都不能去,哪怕后面这个A票再涨5个板,你也不能捶胸顿足,然后想通过技术手段各种复盘,来说服自己当天就应该上这个A票,前面我已经说的很明确了,这个和技术没有关系,就是你的账户不支持,你没有资格去参与这种高风险票的博弈,仅此而已。能不能真正的管住手,其实就是体现在这种交易上面,为什么大家总是会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交易起心动念呢?原因就是总是有那么几个票,你参与了之后是涨的,然后你会主动忽略那些跌的,总是会潜意识觉得这次买进去了还能涨,这是一种心魔。如何克服呢?就是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账户反馈来,你有资格证,就可以去试试,如果没有,就多看少动。

关于回撤的警惕性

前文中也多次强调了控制回撤的重要性,一定要清楚控制回撤的核心本质是减少出手机会,极端的就是直接不交易,我都不交易了,哪里还有什么回撤可言?而且回撤这种事情,初期是和运气有关,如果短期控制不好,后期就会扩大到状态,再往后就会影响到你的信心和心态,会导致你的交易变形。很多大的回撤都是这么形成的,大赚之后,然后开始出现一些小的回撤,你会因为不服气,急于返回高点,因为上头导致胡乱交易,最后就造成由赚转亏的局面。

假如这个月初,你操作挺顺的,账户盈利了20个点,此时你整个人的状态肯定是自信满满,甚至是信心爆棚的,这个时候,出现了5个点的回撤,你肯定会认为这是和运气有关,而不是自己的技术不行,如果真正技术不行的话,还能做到20个点的盈利吗?回撤的初期没有人会承认是自己菜,而是会觉得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才导致的回撤,再多试两笔,账户盈利高点就回来了。然后又多试两笔,回撤值再次扩大的时候,你心态就容易绷不住,急于证明自己,在盘面各种找机会,交易之前也不去多思考,胡乱冲。这就是因为上头导致的交易变形,总是想在那种确定性很低的高波动交易中,一把回水,这是最致命的。确定性低,那能成功的概率就低,你内心却指望着这种低概率的事情发生,进而拯救自己的账户,哪怕这一次确实是成了,一把给你拉回最高点,那下一次呢?真正技术水平高的人,不是一味的追求完成低概率的事,而是长期坚持完成确定性更高的高概率事件。

所以这个能带你走进正循环的交易体系,在你账户反馈不好的情况下,就强制要求你暂停交易,或者尽可能少的交易。当你从20个点出现回撤5个点的时候,这里你需要直面这个亏损,不要找任何理由,亏了5个点就是亏了5个点,别怪什么运气不好,状态不佳,都没用。然后因为出现首次的大幅回撤,你就要非常保守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你发现自己亏钱的时候,这很可能是你刚刚开始亏钱。所以再次出手的时候就要求确定性足够高,而不是那些可去可不去的机会。如果再次出现负反馈,回撤值达到10个点的时候,那就要需要强制性的暂停所有交易,耐心等待下个月的到来,再从头开始。

对了,再强调一次,这种以月为周期的交易记录,不管你当月是赢是亏,下个月都从头再开始,假如你这个月操作特别顺,直接给干翻倍了,那是不是下个月就可以浪了?不是的,不管你当月盈利多少,亏损多少,下个月通通清零,重新按最开始的规则进行记录并执行相关约束规则。



亏损该如何应对

上面讨论的都是有了盈利之后的回撤,但是如果你本月很不顺,月初一开始就出现亏损。那就只有慢慢爬沟了,而爬沟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做那些高确定性的保守交易,千万不要指望在低确定性且高波动的可能性交易上搏一把来回水,这个潜在风险是极大的。真正能调整好心态的方法,只能靠时间,而非这种低概率的暴利机会。

假如月初你就产生了5%的亏损,那你就需要非常保守了,后面能出手做的,也是那些高确定性的交易,如果这些交易让你的亏损再次扩大,当月亏损达到10%之后,就一定要暂停交易,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这个月也坚决不能再做了。不能做还不是说让你不看盘,而是还得继续深入研究股市,在你发现机会的同时,不管确定性有多高,你手上也有仓位,但是因为你账户目前反馈不好,你就要做到不出手交易,这个控制力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如果你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那你已经步入股市高手的门槛了。很多人肯定会觉得这个过程很无聊,既要你深入研究市场机会,并且发现确定性高的机会之后,还不能买,这也太无聊了吧!一点都不刺激。这种时候,你多问问自己,你是想主动追求长期稳定的趋势盈利呢?还是短期刺激的高波动?换句话说,你是想很刺激的输呢?还是想无聊的赢?

交易体系对买卖股票的指导意义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你上面扯这一大堆,满屏幕的大道理,都是道层面上的东西,根本指导不了实盘的买卖。错,我告诉你,上面这套东西才是真正指导你买卖的核心,这是交易的内功心法,你以这个体系为基础,然后再进行交易买卖,会更加自如,因为它有明确的章法约束着你。虽然这些章法动不动就会触发到多看少做的这条纪律,不让你交易自然会少了一些快感,但是各位请记住,我们来股市的目的,是来赚钱的,而不是来交易某个票的。在我们的交易生涯中,错过了某次机会?某只票卖飞了?某只票吃跌停了?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这些都是单次的波动,它不能决定我们最终的收益,单笔交易的盈亏,都没有任何意义。而能够真正决定我们收益的,是可持续性的交易体系的执行,而这个交易体系最底层的核心,就是我前面花了那么大篇幅所讲的那些章法和规则。

如果你能想通这一点,你还会害怕错过机会吗?你还会为自己的卖飞而烦恼吗?假如这个月你已经有了5个点的收益,那你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了,在盘中看到那些可去可不去的交易,你就佛系一点,就是不买又能怎么样呢?因为你不买,它后面又涨了3连板,那又怎么样呢?因为你知道,只要每个月能有5个点的收益,一年下来我就是能挣到80%,那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没必要自增烦恼,如果没有这套交易体系的提成,你因为一念之间没上车的票,错失了3个涨停板。那得有几天睡不着觉啊?这就是这套交易体系能给你带来最最本质的思维变化,你看的是大局,看的是趋势,而不再单单看某笔交易的得失,不再那么在乎单次交易的波动。



关于买入股票

这里简单说一条最基本的准则:板块加强的时候买入,板块走弱的时候卖出。

具体常用的几种手法如下:

1.预判式的买入龙头票,就是板块还没有出现大规模联动,去买板块中最强的票。

2.根据板块联动加强程度,打前排板,这里需要你手速足够快,看到联动加强之后就打日内分时最强的前排板。

3.根据板块联动强度,低吸后排性价比套利标的,比如弹性的300票,有流动性的中军票,或者是板块内有辨识度的票等等。

这里简单罗列了几个常用的操作手法,具体如何实盘操作,后期我们会细讲。包括前面我们一直提到的高确定性的交易机会,什么是高确定性的交易机会?如何找出这些高确定性的交易机会?这些话题后续的文章我们都会一一解读,这里你只要知道,通过大势节点的情绪周期结合板块的联动强度,是可以选出一些确定性更高的个股交易机会的。

有朋友可能会说,你上面说的几种手法,我又不能确定板块的强度,想打龙头手又慢,想低吸后排发现已经拉高了,那怎么办?这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话题,那就不买,行不行?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错过了这次,就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股市天天开门,天天都有交易机会。

当然了,如果你看到这里,还在纠结于单次个股机会的话,那你内心深处还是没有认可我说的这套交易体系,个人建议可以反复多读几遍,这套底层的东西不难,难的是你需要改变你常用的逻辑思维来接纳这套新的理念。

关于卖出股票

1.只要有盈利卖出,一定没有错。这里不是说只要有了盈利就卖,而是说在模式思维下,我们不主动卖飞,但是你不要害怕卖飞。单次的交易波动在整个交易体系中,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2.板块在走弱,个股不强的时候,卖出一定没错。学会多以板块作为锚定点,不要总是单看个股的波动。

从大框架上讲,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一个很标准的交易体系了,只不过这里重点强调的是这套体系的底层核心逻辑,而对于实盘的指导买卖,我只是暂时提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粗略的操作手法,具体如何落实到实盘的交易中,后期的文章再慢慢拆解这些细节的东西。

最后,呼应一下我们的标题,在我们的交易生涯中,一定要主动追求稳健的趋势,要放弃刺激的波动,学会降低你的预期,慢,就是快。

在我们交易生涯中,防回撤是能保命的,这一点都不是和你开玩笑。所以增强防回撤意识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保命的事情说三遍)今天我会分两个话题来聊这个事。

第一个,该怎么提升防回撤的意识呢?具体我们该怎么做?

这里给大家引入一个概念:逻辑前置。前置,听着就很高级,先人一步的感觉,而在交易中,培养这种前置思维变成你的肌肉记忆也同样重要。这里的逻辑,你们可以先单纯的理解成基本面逻辑吧!当你拿到一个逻辑之后,并且相信这个逻辑开始,产生的第一个合理买点,通常这个合理买点在图形上有着演绎你这个逻辑的迹象,但是,却还没有把这个逻辑真正的演绎完成。

其实每一个逻辑,你能拿到它,都是需要一定的缘分,且这个逻辑在传导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什么叫逻辑缘分?什么叫逻辑损耗?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比如最近的趋势龙头,利欧股份 ,你也许在箭头①的那个涨停板,得知它的某某利好逻辑,买了之后就涨停了。也许是往后这大涨的十天之内任意一处箭头才知道这个利好逻辑,你哪天能遇到这票,这就叫你和利欧股份的缘分,当然也分好的缘分和不那么好的缘分,好的缘分就是你在启动的箭头①就知道利好逻辑,而不太好的缘分就是你最后一个箭头才知道这个逻辑。

不管你是哪天知道这个利好逻辑的,这需要缘分,人为控制不了。但是你一旦得到这个逻辑之后,你首先要观察的就是,这个票的演绎现在是处于什么阶段?简单的说,每个强势龙头票的演绎情绪周期就是:启动,发酵,高潮,分歧,震荡,二波预期,最后结束。(这个就是你们常听到最基础版的情绪周期几大演绎过程,关于情绪周期的深入研究,我计划是安排在下一节)

在情绪周期的初期,逻辑本身的强度好不好,占比非常重。也就是说,对于启动阶段,这个票能走多远,主要依赖于这票逻辑够不够强。而越往后涨,股票自身走势的强度占比越重,逻辑本身的强度影响会逐渐弱化。这个对于逻辑影响从强到弱的过程,就叫逻辑损耗。

简单总结:你拿到一个票的逻辑之后,你先要看看这个票目前的走势强度处于哪个阶段,如果处于启动阶段呢,那你和这个票的缘分就挺好,如果已经到高潮分歧阶段了,那缘分就不那么好了,甚至已经到达二波都快走完了,那缘分就非常差。就好比谈恋爱,假设你这辈子一定要娶某个女生相伴一生,如果她18岁的时候你就遇到了,那缘分就好,30岁才遇到,那也还将就,缘分稍微差了点,人家快80多了,你才遇到,那这就没什么缘分可言了,对吧,她真拉炕上了,你管是不管呢?

说句人话就是,你不管什么时候拿到一个逻辑,不要无脑买,先要去结合股票的走势位置,然后平衡逻辑强度和走势强度的一个比重关系。越到后期,逻辑的损耗就越大。很多朋友容易出现的亏损回撤,特别是做短线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只要拿到一个逻辑之后,根本不看股票的演绎阶段,就单纯的觉得这个逻辑很硬,很牛逼,无脑买。却忽视了股票这个阶段可能已经是高潮转分歧,你所谓足够硬的逻辑有没有可能已经是兑现了呢?你在兑现的时候去追高买,那你不亏又亏谁?比如贵州茅台 ,基本面逻辑够硬吧!暴涨了之后,你喜欢去追高,还美其名曰:我就知道茅台的逻辑好,涨起来了赶紧买。买完就被套了,为什么?其实你并不是内心深处信茅台的逻辑好,你仅仅是看到茅台涨起来之后,觉得还会涨,才去追的。如果真的信逻辑,那跌下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敢买?其实还是被涨跌绑架了,高潮转分歧阶段去追高。



第二,股票走出强趋势之后,却忽略了基本面逻辑还很硬,同时忽视了股票这种强趋势在市场横向对比之后的强度。比如某个票逻辑很强,走出趋势之后,头几次分歧的节点,其实都是中继买点,并不是结束。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就是那种,觉得趋势挺强的,挺好的,但是又觉得涨多了。跌了呢,不敢买,觉得是分歧转弱,它涨起来了呢!又后悔不已,又去追高买。然后这票走一个震荡调整,就变得各种亏损,两头挨巴掌。

再举个例子,在2024-11-21的时候,市场上都在喊着数字玄学的跨年妖股,如果此时你稍微思维散发一下,会不会北交所也会有这种妖股反应呢?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逻辑,那基于此,你去翻北交所的票,会发现两个票比较符合这个预期的炒作,一个是东方碳素 ,这个名字像,当时主板东方系列的票各种爆拉,另一个是三友科技 ,它是图形像,走势上最为强势。下面我们说说三友科技:



在11-20日形成逻辑,那先看看当天三友科技是处于什么阶段?前面连续两个涨停之后,三连板冲高回落,随后再次强势反包涨停的状态,那这里你总不能说是启动初期吧?明显已经属于高潮的后期了,而玄学炒跨年妖股的这个逻辑在这个阶段也比较靠后,因为当时东方系列的玄学炒作已经各种暴涨。因此在这个阶段,你仍然笃定这个玄学逻辑的话,在11-21日,就买点而言,只能是分时低吸,这才是合理买点。



这笔交易触发的条件是这样的:你很认定玄学妖股这个逻辑会扩散到北交所,而此时目标股票已经是高潮后期,你认为还能涨,那就只能在分时下杀有承接的时候,去低吸一把,这种买点叫防守性买点。有很多朋友的操作是这样的,在分时下跌的时候不敢买,因为觉得分时下杀的时候逻辑就弱了,而每次大幅度拉升的时候,反而又很起劲,各种想去追,因为觉得分时拉起来的时候,入场逻辑得到了验证。你说这种强势票,四天三板的30cm票,已经足够强了吧?那这种强票分时图来一个拉高,你会觉得很意外吗?所以这种拉高并没有意义,仅仅就是强势龙头票该有的波动而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而绝大多数人,喜欢在分时拉高那圆圈的位置买,这就是不分阶段的追涨。以为是自己好看的逻辑,然后分时拉升了,就证明自己看对了,然后信心十足的猛追,这就是追高后排的典型心理,这是最最最大的错误,大亏的源头就是这个,没有之一。这段话我盲猜一下会有很多人看完会被刺一下,感觉说得是不是你?是的话请自觉在评论区留下:忌追涨杀跌。

分时的上涨是入场逻辑被认可的证明,这个理解没错,但是要分阶段,启动阶段分时拉高了去追高半路打板都没问题,而高潮后期都是明牌博弈,不仅仅你知道这个票好,全市场都知道这个票好,分时追高就没有任何意义。已经走出强势的那些活跃票,在此之后,分时的拉升上涨受到逻辑本身的影响已经没那么大了,越往后影响越小。

对于三友科技这笔交易而言,次日的走法是失败的,这说明我们的这个玄学炒妖逻辑不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而在走势上,哪怕是次日冲高回落,前一天是低吸上车的人,依旧可以赚钱,体面离场。但是对于那些分时追高的人来说,那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你有了逻辑前置的思维之后,学会去把股票当前的走势和逻辑进行匹配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买点,这个买点是具有防守性的,哪怕逻辑失败了,你也不会大亏,且还能体面离场,这体现在账户上,就是防回撤的一环,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逻辑前置的思维,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最近我操作机器人 板块的埃夫特 ,在12-4日那天,我对机器人板块的定义非常清晰,我是认为会走成主线板块,而当天的机器人板块是有点小分歧的状态。



这里我认为机器人板块会继续走强,形成逻辑,当然,这个逻辑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你要养成主动形成逻辑的惯,至于是对是错,交给市场去验证就好。那基于此,去板块里选票,当时板块里那些核心票都是封板的买不到,而埃夫特是属于20cm票里,初期的小趋势是最好的。这里就是前文所说的,在你的逻辑里,股票的图形有那种演绎你逻辑的迹象,但是又还没有把这种逻辑演绎完成的感觉。



这笔交易的逻辑前置体现在哪呢?就是看好板块发展的前提下,在板块小分歧的节点,敢去买那些正在处于分歧的核心票,而不是到第二天,板块真正联动爆发了,再去分时高点追进去。常常说的买在分歧就是这么一个买法。还有就是那些喜欢做强势股二波的选手,如果你对一个票有二波预期,你真正的买点最好是在分歧的时候,找个有防守的位置买入,然后看反弹的强度,最后卖给那些去追二波的人。我总说,股票跌了看逻辑,涨了要看强度,我们要在龙头还没有成为真正龙头之前买入它,等它真正走成市场都认可的龙头之后,只要看到分时强度不够,你就砸掉它,这就是我的交易理念,故称:板砸龙头。(这一段的描述稍微有点拗口,如果感兴趣的话,一定要多读几遍深入体会,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旦打破了,你的交易水平能提升一个大台阶,这丝毫不夸张)

有了逻辑前置的思维去做交易,很大程度上它是能无形中控制你的回撤,而另外一个更为直观的控制回撤方法,就是直接看你的账户反馈,也称之为:账户管理。

不知道大家有有没有发现,哪怕再波澜壮阔的牛市,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2014-2015年这一波,从2000点主升到5000点的时候,你看这整个大趋势,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再细看这个过程中,回调的次数也不少,而且回调的深度和亏钱效应都是比较炸裂的,当年参与其中的应该都深有体会,只不过后来都修复了而已。



每次回调之后,你如果还想吃到后面的主升行情,你最起码要做到的是这两点,第一点,你的账户上还有资金作为筹码,第二点,你还有信心在回调的低点敢买。只有这样,后面的主升和你才有关系。那如何能做到这两点呢?这就涉及到你的账户反馈的问题,回调的时候你不能大亏,如果你大亏的话,资金变少了,信心也随之没了,反之,回调的时候没有大亏,那你的信心也会很足,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你不要指望在回调的时候一点都不亏,这很难办到,大势本来就不好,你又要参与其中,那只能争取做到少亏就已经很好了。

那该如何做到少亏呢?这个很简单,就是在你的亏损初期,账户反馈不好的时候,就要学会果断清仓,节奏上缓一缓。简单吧?因为根本不需要你去对大势做什么判断,对个股选什么强弱,账户的反馈就是最直观的,一旦账户绿得让你感受不太舒服了,你要快速做出反应去处理掉就行了。理论上确实很简单对吧,但是执行起来为什么难?难道是因为找不到清仓的按钮吗?不是的,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你亏损的初期,你不愿意割肉,总是抱着幻想,割了反弹起来该怎么办,就各种歪歪,这里有一个铁律:账户反馈不好的初期(这个亏损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设置,10%-30%都行,一般就先取个中间的20%吧),学会果断清仓处理掉,不抱幻想,不主动去熬票。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样的曲线?其实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不会再亏损初期及时处理掉,才导致越陷越深。在漫长的交易生涯中,我们应该学会的一点是:在亏损初期,不用那么在意这个亏损,亏了就亏了,该清仓就清仓止损。而很多人是这样的:刚开始亏10%的时候,鬼哭狼嚎的,说什么也不肯割肉,喜欢在那熬票,熬啊熬啊,真的亏到30%的时候,本来是玩短线的,因为亏得多了,又想办法去学点中线,给自己的亏损找到足够的理由继续熬,死活不肯割。最后亏到50%了,心里实在受不了,这个时候特别愿意割,一割肉,股票没几天就反弹了,钱也亏了,心态也崩了。其实这个就和我们治病是一个道理,刚开始一点小毛病,你就该重视,该治疗就治疗,这时候代价是最小的,而不是等到病入膏肓之后,再想办法补救,真到那会代价会很大,而且也很难。

记住,在你亏损初期,一定要特别敏感,尤其是做短线的,只要是你感受不太好的时候,一键清仓,先缓几天,这个真的能保命的。与此同时,你清仓的时候,你要做好割在最低点的准备。假如你每次都能割在最低点,只要你长期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做到,割着割着,你的账户就新高了。为什么?因为你的选股审美是在线的,你被迫割肉仅仅是当下的账户反馈不好,而你一旦割完,这个位置只要是最低点,那说明这股票立刻就反弹奔着新高去了,你选股能力很好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A股是个玩概率的游戏,你只要坚持这样的选股法则,不可能每个票都会立刻给你负反馈,所以长期坚持下去,就是能够做到割着割着,就新高了,这点一定要相信我。

举两个例子,假如近期的强势股,利欧股份和日上集团 ,在图中的箭头你割掉,回头看就是割在最低点,看着很难受,对吧。



但是你想想,你长期的选股手法都是这种票的话,你除了遇到上面两个票,你也能够遇到,一鸣食品桂发祥 这样的票。因为本质上你的手法就是选板块里最有强度的龙头票。而账户管理的执行,就能让你做到,亏的时候小亏,赚的时候大赚,关键问题就是,在小亏的时候,你要主动人为去处理好。





大家可能看到我的交易计划里经常提到,因为我的账户反馈不好,好多票就没去参与,并不是说这票不好,也许那些票第二天就暴涨,而是我当前的账户情况不支持,可能同一个票的同一个位置,对A来说,不能买,而对B来说,又是可以买的。原因就是B近期的账户反馈很好,那他就有去试的条件和资本,而A的账户反馈不行,那就要停一下,需要找一个更加聚焦的机会,重仓出击,而不是浪费时间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随手套利上。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彭城小鹿

25-01-17 20:07

2
一、什么是情绪周期

世间万物,在不同阶段都会有对应的不同状态,此为周期。比如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人的生老病死,股市也是如此,股市情绪周期是指市场情绪随着市场走势而变化的一个过程‌,不管是大盘,还是板块,还是单支个股,都有他们自己的演绎周期,我这里以板块的情绪周期作为讲解,其他的也是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

板块的情绪周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启动,发酵,高潮,分歧,衰退,回流。

这几个阶段在市场上的表现都有什么特征呢?

①启动阶段:板块内部零星几个涨停板,小规模联动,有点强,但是没那么引人注目。

②发酵阶段:延续着启动阶段的强势,继续走强,板块内部的涨停板变多,昨天涨停的继续连板,同时还会带动一些板块里的其他票,动静会变大一些,但是市场有部分人对这个板块的态度还是存在质疑的,并没有完全看好。

③高潮阶段:板块彻底爆发,发酵阶段连板的票直接都顶一字,所有后排票也跟着涨停,低位的票也都一起在走强,几乎市场所有人都看到板块的强度,并且都非常认可,是当下市场最亮眼的板块。

④分歧阶段:就在高潮阶段大家都一致看好的情况下,对板块继续看涨的预期格外强,然而却出现了板块中个股开始冲高回落,板块整体出现滞涨的状态。

⑤衰退阶段:延续着分歧阶段,龙头开始炸板,后排跟风票开始跌停,板块内部的亏钱效应的进一步加大。

⑥回流阶段:由于资金对板块的热情还未散去,往往这个时候都会对板块有个二波的预期,因此很多资金喜欢参与板块之前的核心龙头票,想通过龙头票的再次加强,重新把板块再冲到一个高度。


上面这些描述,就是目前市场上对情绪周期最流行的版本,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情绪周期不好把握?是因为你太执着于去区分板块当前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了。你们总喜欢纠缠这种问题,就是板块这里到底是属于启动呢?还是处于发酵?这里到底是分歧呢?还是衰退?其实这个并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呢?第一,这里的各个阶段它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比如说,板块涨停大于10家算启动,涨停大于50家算高潮。并不是这样的。第二,还是那句话,我们来市场是来赚钱的,不是为了搞理论研究的,因此呢,我们只要对各个阶段,有个大概的感受,这就够了。对各个阶段有了大概的感受,那该如何利用这些感受来挣钱呢?

那么重点来了,这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重点,也是我对情绪周期的理解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只需要关心,各个阶段的连接节点当前处于什么状态,这放在实战交易中,就够用了。连接节点的状态只有两种,加强和减弱。如下图:



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你只需要找到当下连接点在加强的阶段,那这个阶段就是大概率能挣钱的,而板块在减弱的阶段,都可以不用多看。比如板块A,从启动到发酵,这两个阶段的连接是加强的,发酵到高潮的连接也是加强,所以你不管看到板块启动了也好,发酵了也罢,只要看到板块正在联动加强,那么板块就处于情绪上升的阶段,情绪上升就意味着大概率能挣到高开溢价的钱。反之,高潮之后的阶段是分歧,而高潮和分歧的连接点是减弱的,那么板块的情绪就处于下降阶段,这就要多看少动了。为什么很多人买龙头票容易亏钱,且在龙头股身上除了打出波动之外,一直就走不出正向的收益曲线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喜欢在高潮阶段买龙头,买到的是龙头票啊,没错啊,怎么就亏钱了呢?只看个股本身,不看板块情绪周期的演绎,你在高潮阶段买龙头,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分歧状态,所以大概率就是容易亏钱。有的人可能会问,高潮之后就不能再度走出强上强,引爆二次高潮吗?可以是可以,但是这个除非是超级利好的大机会,比如当年的雄安新区和科创板的炒作。这是需要炒作题材有很大的增量逻辑才会发生的事情,不是不行,只是概率极低,大部分时候高潮之后面临的就是分化,想高潮之后立马再次高潮,本来就很困难,人也是如此,万物皆是相通的。

总结:你只要用对应的交易手法,买入即将或者正在处于加强的板块,那么大概率就是能挣钱的。(具体各个阶段有哪些交易手法,下文会细说。)这里有个概念非常重要,就是:即将加强的板块和正在处于加强的板块。即将是属于即将发生,但是还未发生临界点的预判,而正在加强是处于已经发生,但是还没结束的跟随。这里一定要注意,正在加强中和加强已经结束的区别,正在加强中是过程,加强已经结束是结果,你只要能发现板块处于一个正在加强中的过程,那就可以买。而你发现加强已经结束了,板块没有继续上涨,那就不能买。那个状态就是高潮阶段,此时你是不能买票的。往往这个时候,又是你最想买票的阶段,因为看到板块涨得那么厉害,被涨跌绑架的心无处安放,想去买龙头,肯定封板了买不到,然后就去看后排票,而后排票此时也肯定在分时高点,稍微管不住手的就喜欢这个阶段去追后排,高潮之后面临的是分歧,有的是第二天分歧,有的甚至当天就直接转分歧,人家龙头票因为核心地位,还能多一条命,而这些跟风后排票,死得最惨。所以我一直强调,追高买后排是大亏的源头,没有之一。

在股市里做交易,要用发展的眼光作为逻辑去判断是否买入,而不是用已经发生的事情作为逻辑去买入。就是你买入任何一个票,你得判断出它还能继续涨,这个票才值得买。而很多人是先看到票涨起来了,就判断它还会继续涨,这个判断逻辑过于单一,不足以支撑你买入的理由。仅仅因为它还能有个上涨的惯性脉冲,远远不够,所以要结合板块的联动,大势的走势强势与否,这些维度都是来增加这个股票能接着涨的确定性。对于获得确定性来说,每个人情况都不太一样,水平高的人可能看一眼,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之后,就能预判出这票能接着涨,而水平一般的人,可能得需要更多的信号来增加这个确定性,比如需要明显看到板块联动走强了,你才能判断出这个票能接着涨,但是如果你需要的确定性信号越多,那你的滞后性就越强,越往后,可能等你发现的时候,很多好票已经涨停了,你会买不到,这就是需要每个人去平衡的一各点,你不能指望着我又想要高确定性,又想买到龙头,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不要只看个股的分时,还需要叠加其他维度的信息,比如板块的强度,如果你看到板块的联动在加强,那你再去买这个票,是不是能上涨的概率更大一些?如果此时大盘也在走强,那这个票的上涨概率是不是又大了一些?买卖股票是一种综合判断的结果,不仅仅单看股票本身。这也是研究情绪周期的意义所在。总而言之,你只要能在盘中发现板块处于正在联动加强的状态下,才值得你出手做交易。

对了,情绪周期里有个重要的变量,就是分歧这个阶段,不确定性是最高的,分歧可以发生在情绪周期的任何阶段,它不会结束情绪周期,但是它会扰乱情绪周期的正常进程。比如某板块,今天刚启动,明天按常规说应该会发酵,但是可能直接就走分歧了,一些小题材经常会发生这种事。但是有了各个阶段之间连接点的判断,你不管启动之后是什么,假如是分歧,那你看到的板块肯定是在减弱,不买就完了。假如是继续发酵,你看到的板块联动肯定是在加强,找机会干就完了。因此,具体是什么阶段,放在实战交易中,没那么重要,学会分清加强还是减弱,就够用了。

理论知识点铺了一大堆,咱们继续,下面这个话题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就是在情绪周期的各个阶段,我该用什么样的交易手法去买票呢?

二、情绪周期各阶段对应的交易手法有哪些?

启动阶段:

这里分三种情况:

A-无联动的埋伏模式

假如板块还没有任何异动,你正好又有个逻辑觉得还不错,这个预判式的逻辑不管对不对,因为逻辑对不对由市场说了算,而你特别认可这个逻辑,那就可以找一些关于该逻辑最正宗,以前股性也不错,且目前图形是处于超跌以及止跌的状态,去做一个小埋伏。因为这个模式完全是基于个人的预判,而且是需要你提前埋伏的,所以一定不能恋战,买入之后逻辑迟迟不发酵就要赶紧离场,起码说明你短期的预判是错误的,不管是亏是赢都得先出局。这个埋伏的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大盘没有暴跌的系统性风险。

②选的个股图形要处于没有下跌预期的走势状态,就是那种已经超跌之后出现了止跌的走势,哪怕再向下,也不会跌得太深的那种,图形有防守性。


③逻辑本身是要有发展和发酵空间的,有增量资金更好。

④埋伏模式千万不能恋战,从入场当天算,最多不过三天。有两种情况需要格外注意,第一,假如你看好逻辑埋伏之后,发现大盘暴涨了,而你的票还没有涨,这时候是要非常小心的,你想想,大盘暴涨了,你的票还有逻辑,都没涨,那就是有问题的,能体面走人就赶紧走人,持有股票就是持有风险。第二,你埋伏之后,发现板块并没有发酵你的逻辑,但是,你买的个股由于自身的波动,给你带来了几个点的利润,那这个是要学会感恩的,这属于是白白给你的几个点,收下赶紧走人,大家可千万别看不起这一两个点的波动哦,这种日内小积累可能不起眼,但是一年下来,收益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别嫌弃肉小。

B-小型联动模式

①板块可能出现很少股票的联动,但是你确实在盘中能看到这个板块有联动加强的信号,此时你就挑那个分时走得最强的票,这里需要打板确认,上板了之后直接打。因为这里是启动初期,你不确定这个板块的启动是什么逻辑,而且也不知道这个逻辑够不够硬,那对于盘口来说,就是需要引领的票上板,这是一个确认点,打板上车。

例如:2024-12-18日,脑机接口板块早盘异动,而板块内部有三个票最为主动,分别为,创新医疗盈趣科技麒盛科技,它们当天的分时走势如下图,如果你盘中能发现这个信号,那就直接打板创新医疗,它是最先封板的,日内引领龙头就是它。(这里不讨论如何能准备到这些票,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就假如你能盘中快速发现这些信息)


②如果你发现联动的时候已经晚了,上面三个票都已经封板,而且都封得很好的情况下,那么说明这个板块的强度目前表现还可以,龙头买不到了,但是板块又是在加强的时候,那你可以去找同板块,找一些性价比合适的位置做20cm后排票的弹性套利。比如,同板块的成都华微。龙头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但是又还能明确板块在加强,那就找一些20cm的后排弹性票做套利,一定要记住,你现在只能做后排套利,你要清楚你在做什么,既然是后排套利,那就一定要非常讲究性价比,而此时的成都华微还在水下位置,那基于板块加强的逻辑,买一笔试试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哪怕它不涨,在板块加强的情况下它不至于大跌吧!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性价比位置,有防守性的合理买点。


再比如同板块的中科信息,同样是20cm弹性票,当时的分时如下图:


这里就不能作为套利的目标个股,龙头涨停之后,中科信息的位置在5个点左右,板块的联动强度又不是特别强,所以这里丝毫没有性价比,这里硬买的话就是典型的追高后排。而追高这个操作,只针对龙头股值得追,其他的都不值得去追高,哪怕错过,哪怕中科信息后面涨停了,这里也不要乱去追。你5个点追,如果板块当天不强,龙头炸板,这种票冲高回落的深度巨大,所以性价比不高。

这里一定要记住了,追高买只能追日内的核心龙头票,只有龙头票值得追。龙头买不到之后,还想买票,这些手法都是后排套利,对于套利,一定要讲究性价比,性价比,性价比。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做后排套利,可能赚得比龙头还多,比如上面的成都华微,日内就能浮盈11个点,所以在我的交易体系里,不要有什么模式偏见,市场上好多玩打板的,就看不起低吸的,在我这里不存在,只要能挣钱,都是好手法。前提是你要搞清楚你交易的是什么模式,而且要知道看板块的联动强度远远比看个股分时重要得多。

C-利好刺激的大型联动

①毫无征兆的来个超级利好刺激,然后板块处于完全启动的阶段,这种借着利好发生的启动涨停潮,是最最难做的。这个需要你有非常强的消息解读能力以及交易性价比的考虑,反正对普通选手很不友好。利好真的足够好,那核心票一字肯定买不到,能给你买到了就是个大坑。

②往往这种利好驱动的启动板块,情绪大于价值,要么就手快就直接打日内的前排票,这里一字板也得算在内,就盯着龙一龙二龙三吧,再往后就不合适了。而且盯龙头这个事情,特别讲究手速,要比反应,也要讲缘分。能打得上就打,打不上就算,学会错过一些机会。这里有一个手法需要特别注意,就是这些一字龙头你买不到的时候,然后有个后排的涨了八九个点,这时候可千千万万别去追这种票,也许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是换手龙,启动阶段不需要什么换手龙的,真正是换手龙的话,它每天都有换手,你后面也有机会,不要在这个时候头铁去追所谓的换手龙,如果一旦板块日内分歧,这种票搞不好都能走到跌停板的,千万要管住手。

③龙头实在买不到的话,如果此时龙头封板力度都还不错,且板块依然在不断加强,还是可以去找同板块内部的票做做后排套利,同样,做套利就要讲究性价比,别瞎追高。

④这种模式还有一种极品机会,那就是早盘一堆票强势封板之后,随后日内直接分歧了,板块里的票全炸下来,这个时候,一定要盯着那个逆势的引领票,这是潜在的大机会,如果这个逆势票再度封板,且能带动板块再次分歧转一致,那这种逆势龙头票是很容易躺一字板的。

例如,2023-11-3的天威视讯


当时炒作的是真人游戏概念,出了利好之后,板块内部的百纳千成电广传媒中文在线以及天威视讯,早盘冲高之后集体回落,随后天威视讯走出分离,在其他三个票继续回落的时候,它逆势上攻,一般发现这个信号之后,直接半路追高也可以买,或者上板了打板也可以,但是你必须得确定他是这个板块最先逆势走强的票,就可以动手了。


发酵阶段:

这个阶段的涨停规模还没有太大,会比启动阶段的涨停更多一点。

①如果这里对板块有进一步预期,昨天启动阶段肯定有一些首板票,那直接去买今天1进2,看几个首板开得最好的那个,要是能够发现板块一直在不断加强,直接去追高这个2板,或者直接打2板,这都可以。

②同样,龙头买不到,或者你的交易风格本来就畏惧追高,那你只要能够在盘中发现,板块在不断加强,龙头封板很稳的情况下,去做后排套利,性价比低吸。你们发现了没?其实不管哪个阶段,这些手法都是适用的,唯一的点就是你要区分得出来板块在加强这回事,重点并不是要区分出这里是启动还是发酵?

如2024-12-5日,机器人板块的华如科技


当天机器人板块强度很强,连板梯队也完整,山东矿机7板,泰尔股份6板,日发精机大业股份5板,建设工业4板,这里你是很清晰的能看出来板块在走强的信号,这个时候龙头买不到,后排性价比套利,华如科技近期也有过涨停,也算有一定的辨识度,最关键的事当天,一早上都在1个点附近波动,性价比非常好,板块这么强的前提下,这个票又是涨停之后连续调整了这么多天,哪怕它不涨,也不至于大跌吧?在午后,直接给你拉了20cm涨停,当天浮盈19个点,但是你要知道,你做的是套利,套利预期别太高,第二天找机会赶紧走,运气好的话,华如科技这种套利票,你操作得不错,两天可以拿到30个点,还有必要羡慕那些买不进去的龙头?当然了,这种也算套利中的极品机会,你不能老指望碰到这种,碰到了就去享受,平时别过于追求这样的机会,放低预期,心里会坦然很多。

对于套利这个手法,板块联动加强才值得去低吸套利,不仅仅看龙头强就去低吸后排套利,龙头强很多时候是存在龙头自身的博弈,但是它不一定能带得动板块。板块强指的就必须是板块联动要强。才值得去低吸后排套利。

高潮阶段:

这个阶段板块已经彻底爆发,全市场都能看到它的强势,这里仅仅是持股者的盛宴,不在车上的,往往看到板块爆发之后又特别想买票。因此,这个阶段是最考验心态的时候。

①如果你是在发酵阶段就有筹码,到高潮阶段的时候,你要看看自己手中的票是前排还是后排,后排票的话需要考虑卖掉了,反正不能封板的话就先出掉,高潮之后面临的是分歧阶段,核心龙头票在分歧阶段还能多抗一抗,而那些中位后排票,最要命,分歧阶段一旦杀起来,中位后排票是死得最惨的。

②高潮之后,真的就没有任何交易机会吗?万一板块走出强上强呢,不买岂不是会踏空?这里也不是说高潮之后完全没有交易机会,只不过这种交易手法难度都比较大,对你看盘的功力要求很高。往往高潮阶段的交易手法有下面三种:

1)一般情况下,一个板块的炒作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想继续走强,市场就肯定会不断的挖掘板块新的分支,来给板块续命,所以这里就诞生一种交易模式,你需要能够辨别出来,这个板块还没有启动的分支,正好在这个阶段有联动,然后你去打新分支的首板,如果板块走高低切路线,那这里就会诞生板块的补涨龙头。

2)板块同身位的连板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个同身位相差一两个板有时候都算同身位,主要是看票对于板块的带动性,而不是很刚性的理解,必须同为2连板或者3连板),出现了明显的卡位信号,那这里可以当做一个锚定,出现后排卡前排的话,算是一个逻辑,可以参与卡位的龙头。

比如:2024-12-13机器人板块的北纬科技。早盘集合竞价出现了卡位信号,如果你真的对机器人板块还看好,那么这个集合竞价你都是可以直接上车的。


什么叫卡位?就是本来是一个后排票,走到某个阶段,突然开盘比前排的龙头气势还强,这就叫后排卡前排。在2024-12-12的时候,下图是五洲新春卓郎智能和北纬科技的分时图,图中棕色线是北纬科技,很明显三者中它是最后才上板的票,此时为后排,而12-13日当天开盘,它的盘口开得最高,出现了卡位信号,这就是你可以当做入场逻辑的一个锚定点。当然,出现了卡位信号的票,不一定说后面会是最强的,后面的走势我们不用去预判,它也有可能在明天又被别的票卡掉,我们只需要关心当下所看到的信号,然后根据信号来执行我们的交易行为,这就够了。


3)高潮阶段的核心龙头的性价比低吸,对于高潮阶段的龙头来说,这个时候的龙头是明牌的,谁都知道它是龙头,是属于明牌博弈的范畴。此时如果要参与,也要讲究性价比,一定不再像对待启动和发酵阶段的龙头那样,去追高打板那就错了,我的体系里,高潮阶段的明牌龙头,参与的话也只能当做套利,只要是套利,就要注意性价比,盘中发现有性价比的位置,可以试试,万一龙头再走强,也容易吃到高溢价。那我们也不能只看走强的情况,万一走弱了呢?所以合理的买点很重要,只要买点足够合理,哪怕走弱了,第二天基于龙头股自身的波动,也容易有个体面的机会跑出来,而对于追高去买的选手,那就容易亏大钱,再强调一遍,套利讲究性价比,性价比,性价比。

分歧和衰退阶段:

这两个阶段就是板块内部亏钱效应扩大,没什么可多说的,看到板块在走弱,手上除非拿着核心龙头票,可以多看看,其他票该处理就及时处理掉,如果不在车上的朋友,这两个阶段也是多看少动。

回流阶段:

这里记住一个结论:往往一个板块经过一轮爆炒之后,基本在调整2-4天之后,会有个回流的预期,当然,这里两天之后能回流是最好的,因为越往后,资金也会越嫌弃,最好的状态就是趁着热度还没完全消散,两天之后再度回流带动板块,才更有希望走第二波。

①一般就是绝对核心龙头票的低吸,板块真的有回流的话,这种龙头票肯定绕不过,毕竟它的江湖地位在那里。

②或者在有回流预期的当天,看到板块有联动加强的话,去找到那个日内引领票最强的股,半路或者打板都行。这里可以是高度票,也可以是全新的低位票,如果真的有板块的二波走势,由高位继续走强带动也可以,由低位的新票走强来反推板块走强也可以。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能找得到在回流节点主动走强的引领票,这才值得半路追高或者打板上。

三、总结

①对于情绪周期的各个阶段不用定义那么清晰,知道个大概就好,主要是能够看出板块联动在加强还是在减弱,对于实战交易就够用了。

②操作手法没有高低之分,打板有打板的玩法,套利有套利的玩法,手法不冲突,根据自己适合的风格选择,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做套利一定要讲究性价比,后排套利的预期不用太高,有赚钱的套利就是成功的,做套利的别去眼红龙头票的超高溢价,人家买龙头的都是靠着在高位打板进去的,冒着多大的风险?拼着多快的手速?所以有多大的能耐吃多少饭,别硬吃,容易撑着。

③千万不要追高后排,这是致命的点,改不掉这个惯在股市只有死路一条,宁愿错过也不要去追高后排,不买起码不会亏钱,记住这个简单而又高级的真理。

④关于交易体系,有了前面三章的基础,后面我会花大量的篇幅来写实战中该如何找板块节奏,如何找强势个股,如果判断板块所处的周期,以及每个周期该用哪些手法,这里也都给你们描述清楚了。当然,只靠这一篇文章你就想吃透情绪周期也很难,后面我会通过大量的案例的强化大家的模式思维。所以呢,好好学了之后你会发现,每天都有大把的机会,根本不用害怕错过什么机会,错过了就抓住下一个,你们现在大多数人害怕错过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体系,听我的,别急。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