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唯一可以总结的 就是 以后 做节奏首阴 还是要买更最的票
板块 最票买不到 就放低
0
当主观感受,与模式分析 得出的结论相反的时候,可能就是重点机会了
昨天的科技 分析出来自己都不敢信
0
黄金,现在又开始加速了,但初期完全没有这么多票上涨,当时资金都在别的地方,没人看得上黄金的。
经过这些天的反反复复,资金重新凝聚共识,终于意识到黄金牛逼了。
所以,如果是初期分歧,除非弱到结束,不然不用过分担心。
因为初期,所以正常。
但如果中后期,出现该强不强,那就是低预期了。
0
兄,如何寻找最票,
1
周四晚上, 市场连续大跌。
我们这时候形成一个逻辑:
大趋势行情,首次跌破20日线, 是可以抄底的,至少能赚回流的钱。
且三位一体,节奏上,处于连跌N天的,分歧末期。节奏也合适。
而今天晚上:
节奏上 处于强上强;
大势整体处于: 大调整后的反弹次日,且反弹日内有点高潮了。
所以,明天,你很难基于模式,找到更好的机会。 (当然,肯定有机会,有上涨的东西)
以上讨论的 不是 会涨会跌; 而是你在做什么。
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定性也就很清楚了。
这时候,你虽然对 接下来反弹 没有信心, 但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误区:
就是以为:学会某种方法,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定性,做判断,找到交易机会。
而事实是:
学会方法,只是能够让你在一些节点上,看得懂自己在做什么。
同时大多数时候,也是 不太能看得懂,不太能有预设的。
所以才说,要等待。
还有一个例子:
假设 回到上周四尾盘: 你想买 固态。
从模式该怎么分析。
结论肯定是 看好固态,只有看好,你才会买。
而假设你周四开盘,看Cpo 大高开,看好去买,模式上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这:
上周四尾盘,你看好固态,基于模式是:
三位一体: 大势处于连续杀跌,潜在拐点,而固态是最近相对新,且形成趋势的,一些最票,保持强势状态。
即:大势,拐点预期;板块,处于趋势,且分歧;个股最票,抗跌,依然在趋势中。
要搏,就是搏这个拐点预期。 (不管结果怎样,这是符合模式的)
而周四早上,看CPO大高开, 看好他,你没有任何三位一体的锚定。
板块,强上强,充分演绎
个股,同样也是。
所以这里的看好,就是没有任何防守的赌强上强。 属于主观性看好,没有任何模式上的依仗,只能拼行情的华山一条路。
注意啊 从我们的分析里
从来不是说: 周四早上买CPO 一定不行; 尾盘买 固态,一定行。
不是这样的。
而是从模式角度,去分析 他俩的区别。就像明天,节奏上,是没有保护的。
但是不妨碍,肯定有票能继续涨。
但大概率我们很难基于模式 去看明白。
只能主观性,赌大小。
0
上周四尾盘,你看好固态,基于模式是:
三位一体: 大势处于连续杀跌,潜在拐点,而固态是最近相对新,且形成趋势的,一些最票,保持强势状态。
即:大势,拐点预期;板块,处于趋势,且分歧;个股最票,抗跌,依然在趋势中。
要搏,就是搏这个拐点预期。 (不管结果怎样,这是符合模式的)
而周四早上,看CPO大高开, 看好他,你没有任何三维一体的锚定。
板块,强上强,充分演绎
个股,同样也是。
所以这里的看好,就是没有任何防守的赌强上强。 属于主观性看好,没有任何模式上的依仗,只能拼行情的华山一条路。
0
0
辨识度不够的 投机 少做 比如飞马 过于主观!
0
你会发现这笔交易,很直观的:
出现赚小亏大的情况。
所以当时 下杀的时候,再看看,本来就预期日内会大波动。
但是修复了,且修复力度一般, 而经理的向下的幅度更大。
所以就要考虑出局为啥,人家 波动已经给你打出来了,
你的开仓位置, 概率上面临: 赚小,亏大。波动对你是不利的。
你注意看,这时候,我们并不那么考虑,它后面是涨还是跌;而是以已经发生的波动,来评估我们的买点,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在这个案例里,显然买点不够好。
初期阶段,你这个观点是对的
后期阶段, 就不是,可能是惯性修复
0
赛道趋势行情的重点在于
逻辑定性清楚,并且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