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24年跨年大妖股交流贴

24-11-23 18:32 7308次浏览
炒干货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年市场环境在9月底暴走后,彻底扭转了两年多的颓势。目前看指数调整偏良性看待,无外乎两种可能,一种是在前期调整底部3180-3320区间震荡,后面再选择方向向上突破还是进一步下杀去补缺口。正常来讲,如果预期都是牛市了,第一次爆量跳空开的缺口不补更好,不补说明更强。

一种是直接连续下杀一步到位去补3090的缺口,短期一步到位需要大利空才有可能,这种短期爆炸利空下杀指数极有可能跟2020年年初新冠一样,极致杀后面极致反弹,国家政策导向已经很明确了,场内在太多资金盯着这个位置一旦补缺口,蜂拥而至去抄底。所以这个判断走第一种可能性最大。
下周极有可能指数会形成一个区间走势。下周指数在某一天再次下探后会形成一个相对低的底部,这对于后面跨年行情的展开意义很大,2023年跨年行情之所以是近五年最差的,本质原因还是指数环境太差!今年的指数环境无疑是近五年相对好一些的情况。这对于跨年行情的预期就会很高,相信今年跨年行情大概率能走出一只6倍以上的大牛股出来,4-5倍的牛股大概率不会少于10只。从前面牛市氛围给了好几只10倍牛股的情况看,这个预期应该非常强。
接下来就是选方向,跨年大牛股可能出在哪些方向:
第一个方向:重组,重组一定是一轮行情最具有想象力的方向,双成药业光智科技 给出这么大的区间涨幅,本质原因就是重组带来的重估值,牛市氛围进一步助推预期。目前科创板监管特停的浩欧博 维持在高位4倍未大跌,本质原因还是重组。所以我判断2024跨年行情里面牛股必然会在重组股里面产生,当然这个牛股不一定是最强的那只跨年大妖股,但是跨年牛股之一必然会在重组板块里面见到。
2.大科技,这里大科技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10月份涨幅太大,巨量套牢盘过重,除非有深度调整,否则很难再起大波。那么大科技这里预期很可能是先大幅调整,后面再出反弹,类似浙江建投 这种走势可能性更大。
3.固态电池,这个方向是产业即将落地的前夕,本身这个方向产业落地后前景很广阔。能改变现有锂电池安全性的弊端,但是到底哪些方向能有实质性受益,个人没有深入研究,不好判断,但是前两年那种瞎炒固态电池概念的大概率不行,偏向于新方向特别是电解质。这也是粤桂股份 走得如此强势的重要原因。这个方向个人判断也是必然会出跨年牛股之一,粤桂后面应该还有二波机会。
4.Ai应用,这个是周末吹得最厉害的方向,个人觉得这个逻辑并不够硬,特别是去年刚刚爆炒了一大波,现在很多仍然没有出实质性业绩,继续来炒概念,主观上觉得太难有超预期的表现。下周大概率就能看出来这个方向到底能不能出一个大牛。
5.平台经济,国常会定位很高,这个方向也是极有可能出现一只跨年大牛股。
6.机器人 ,这个方向也是产业加速落地期,也是近期强势之一,调整下应该还有机会。
大家有什么看好的,欢迎跟帖探讨。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40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hh2013

24-12-27 08:46

0
铜缆今天迎来高潮,也许盘中完成调整又继续。
whh2013

24-12-27 08:39

0
这几只可以反复波段玩。
炒干货

24-12-27 08:31

1
大消费端,也有资金博弈,其实永辉超市基本把空间锁死了,之前也提过永辉这个等股权转让落地后会更好,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大家要懂,这炒得高高的,极大的风险就是违约,在利益面前犯罪都敢做,违约有什么不敢的?奉劝有些资金脑子一定要清醒,理性,今年做得最好的大游资陈小群后面大手笔参与两次永辉并没有赚多少钱,本质上就是这个原因,里面超级大资金一定会兑现。
永辉店改才完成10%不到,业绩也还没有完全实锤,持续性也没有被充分证实,这种背景下,把永辉炒得高高的,海外资本牛奶公司倘若违约,给一笔违约费,自己后面再择机减持,这个风险是很大的,那到时候买单的可不就是咱们二级市场的股民了嘛。
永辉这个限制会导致高度打不开,进而导致整个消费板块的预期就不会太大。所以这个方向很难成为场内外资金聚焦的方向。
炒干货

24-12-27 08:21

1
这个位置有些资金犹豫不下场,主要原因是短线亏钱效应太大,粤传媒视觉中国岭南股份这三个算是罪魁祸首了。
还有就是认知不同了,有不小游资对Ai硬件端的理解还停留在炒概念上,特别是字节加码人工智能的消息刺激,视觉中国这个一直被资金认为是这个方向的龙头!视觉中国是应用端,视觉中国都走不出来,都不能向上大空间,所以硬件端肯定不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游资不参与硬件端的重要原因。
但是市场都是在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内核驱动,近期可以非常明显看到硬件端持续性效应,那么以游资大佬的敏感性和纠错能力,很有可能会重新定位硬件端。看今天下周前两天市场能否放量突破,形成共振聚焦了。如果不能那就后延,这东西逻辑很硬,不会因为有些游资不参与就不行,硬核逻辑在我的理解来看就是只会迟到不会不到。
炒干货

24-12-27 08:03

1
再一个就是铜缆,这个很明确就那么几家,沃尔首屈一指,这个基本可以确定10倍无疑了,峰值很大概率跟新能源那些差不多,冲击20倍,神宇也是,弹性高。
大家一定要对咱们国内有绝对的信心,人工智能这个定位如果你还是觉得就是跟风老美喝点汤,这样的观点你错过这次超级大行情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相信咱们中国民族的智慧!弯道超车一直是咱们的强项!新能源可以,人工智能也必然可以!
炒干货

24-12-27 07:57

1
光迅科技,这个前面也提了,绝对是国内人工智能大浪潮里面受益最大预期差最大的光模块企业,技术上这两年研发投入每年增长,10亿级别,央企控股,目前单纯业绩上估值差不多,但是后面随着国内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开始,昨天小米消息大家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有点类似早两年的新能源,我们后程发力变成了全球领先。
去年人工智能刚兴起的时候,大家可以说肯定老美首屈一指,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上表现确实牛逼,ChatGPT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可以说是做通用人工智能的天花板,今年的迭代难度已经呈几何级增加了,很难突破瓶颈,要实现超级人工智能,需要超级庞大的数据量处理,这个在硬件上,能源上有明显的限制,跟不上,训练成本几何级数增加。GPT5.0迟迟推不出来,重要原因就是这个。
所以博通走专用定制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了很多订单,其实就是把大问题划分成若干小问题,结合具体场景做定制化专用人工智能,难度就会小很多,国内明显要从这方向发力,再次实现弯道超车!
这个观点上周就提到了,这也是咱们国内这次炒人工智能跟去年不一样的地方,去年炒人工智能可以说就是一个概念,今年开始的人工智能更像是产业落地,产业+应用结合,应用端目前还看不出来有哪些特别牛逼,毕竟字节刚开始重金投入,马上就要看到对应的产品,不现实。明年很有可能出现新的爆款应用,到时候才是真正炒应用端的时候。
当下以硬件端为主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逻辑导向。
炒干货

24-12-27 07:43

1
润泽科技深入研究就知道这公司真是大而美,并非炒作。
炒干货

24-12-27 07:42

1
关于算力基座,润泽科技国内一哥,是一家被极其低估的公司。
曾经2024年6月市场很差,大熊市有人给了分析。各家数据中心区别很大,数据中心所在地点不同,机房土地有租赁和自建模式的区别,业务模式分为批发和零售,上架率高低不同,我们逐个分析。

第一 地区对于毛利润的影响。

数据中心所在地对于毛利润的影响是及其大的。由于数据中心业务电费占65%的成本,是数据中心业务的最大开支,所以电费高低对于公司毛利润影响是最大的。润泽科技数据中心所在地廊坊地区 1-10 千伏平段电价(含税)为 0.5192 元/千瓦时,北京郊区、上海市和广州市的工业用电价格单一制平段 1-10 千优电压等级的电价(含税)分别为 0.6246 元/千瓦时、0.69 元/千瓦时(非夏季)和 0.6381 元/千瓦时。所以电费的巨大差距会严重影响毛利润。比如光环新网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北京,他的IDC 毛利润只有35%。

为何数据中心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环一线城市的高电价区域呢?这是因为由于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数字化程度高,对数据中心需求高、消化能力强,一些行业的客户数据时延敏感性强,对数据及时性要求高。所以他们必须把服务器放在周边数据中心。

而由于用电量大,社会普遍将数据中心定义为高耗能产业。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用电、用水指标不足,用地成本高等因素,相关数据中心能耗限制的政策不断趋严。 。根据工信部在《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 2020》的预测,2020 年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存在8.7 万、9.1万、10.6万的需求缺口。而随着一线城市对于 IDC 进入门槛和能耗管理的要求趋严,我们预计这一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可能持续存在。

注意供需关系是供不应求。所以润泽科技很巧妙的把数据中心放在了廊坊,既靠近一线城市北京,而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又是最多的,需求够大,而供给又不足。如果你把数据中心放在北京又不行,因为虽然需求足够,但是电价人工又太贵。

我们再参照一下数据港的报表,看一下各地区的毛利润是多么的天差地别。同样是自有地+批发租赁,仅仅由于所在地区不同造成的毛利润差距。

这是数据港2023年和2022年各地区数据中心的毛利润。同样是河北取得了2023年48%的毛利润,广东的毛利润也是连续2年45%以上, 而浙江毛利润居然是负的,深圳 上海 33%的毛利润,江苏到2023毛利润只有可怜的8%了。可见同样的经营模式,同一家公司不同地区的毛利润也是天差地别。

第二 自建和租赁土地数据中心的不同。

租赁土地需要支付一笔租金当然这就影响了毛利润,然而更惨的是,没有大企业会选择租赁用地的数据中心合作。比如字节,他需要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字节和润泽科技签订的合同是10-15年,因为对于字节这样的大公司来说,明天数据中心就要搬家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第三 业务模式的不同

业务模式主要分为批发和零售。

两者的区别

由于零售流动性太大,所以上电率一般不会很高,折旧费平摊到更多机柜上会提高毛利润,批发销售会让数据中心的毛利率更高。

2020年12月投产的到21年10月 上电率就到72%。 2019年投产的上电率88%,2018年投产的上电率97%。也就是说按照润泽的模式1年上电率75%, 2年上电率88%,3年95%。这就是批发模式的优势,虽然大客户有谈判租金的能力,但是更快的上电率,更好的稳定性,牺牲一点租金也是值得的。

零售型数据中心形成了“先建设,再订单”的模式,项目建成后再寻找客户的模式会导致客

户的不稳定性,项目可能与客户不适配,造成资源的浪费;批发型数据中心形成了“先订单,再建设,后运营”的模式,每一笔资本支出都有法律保障可以收回,能最大效率保证投资的回报率,投资风险相对小。
第四 规模优势。

为啥都知道批发模式好,但是有些数据中心只能采用零售而不是批发呢?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资源禀赋。

廊坊数据中心到25年即将建成10万个机柜的超大型园区数据中心,大家可能没啥概念,目前张家口地区还没有单个数据中心机柜规模超过3万个,河北其他地区如石家庄、保定等也有-些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但机柜数量大多在1-2万个左右,尚未达到3万个以上规模。润泽科技廊坊数据中心的规模简直一枝独秀,一些公共资源就能更好的共享,摊低折旧。

总结一下,要达成经营优秀的数据中心企业,需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而且缺一不可。 不能去电费太高的地方建数据中心,也不能去太远离北上广的地方。 要有大规模机柜的自有用地资源禀赋,否则没有资格采用批发模式招商。只要有一点不符合,立马经营平庸,比如数据港,如果只在河北经营,也是一家相当不错的公司,可是他又去浙江,上海,江苏这些电费高的地方建设,立马就把他拉向平庸,单个地区的营业额才1-2个亿,机柜数量才3000个,规模太小,形成不了规模化优势,这点数量机柜数,也吸引不了大企业。光环新网大部分的数据中心在电费高昂的北京;奥飞数据大部分机房都是租赁的,毛利润要扣除一部分租金不说,也丧失了和大企业合作的机会;万国数据也没有超大型数据中心,规模效应减弱,万国数据在上海、江苏及周边机房面积占比36%,北京、河北及周边机房面积占比37%,粤港澳大湾区机房面积占比22%,所以必然经营效率也不行。

剩下只有两家的数据中心宝信软件的IDC业务毛利润高达50%,只要依托宝钢股份在上海的优势,也是自有用地外加批发模式,还有低费电价(宝钢股份应该有一些优惠指标吧),还有秦淮数据的经营也很优秀,自建+超大规模+批发模式+低电价地区,秦淮数据在河北怀来县计划总投资170亿,规划IT总容量500MW。

润泽科技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选址也是依照经验,采用大型批发模式,地区选择环绕互联网发达地区布局,最主要的几个 浙江嘉兴平湖 未来设计5W机柜,,广东惠州和佛山各3万个机柜,上面提到数据港在广东的毛利润高达45%,而平湖的电价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未来毛利润应该不会低于40%。先订单在建设,1年上电率75% 2年就高达95%的上电率,毛利润廊坊50%,广东45%,浙江平湖40%+。

数据中心供给端有一定的壁垒,数据中心作为高耗能行业,环保要求高,普遍面临“双碳”战略下的能耗限制问题。环一线城市IDC 的进入门槛持续趋紧。

需求的壁垒更加深,因为数据中心搬迁费用昂贵,如果竞争对手吧租金下降10%,那么需要50个月的下降租金来弥补这一次的搬迁行动,而且数据中心搬迁风险高,需要面对昂贵服务器损坏,数据丢失的风险,还有整个公司停运来度过这一次搬迁行动,一次搬迁不是一天就能解决,可能持续一个星期,大家的抖音可能会因为这一次搬迁都刷不了,字节愿意面对这种情况么?为了那一点点租金的下降?风险太大了,损失太大了。这就基本完全了客户锁定。

搬到哪里去呢?字节每年的数据都要上涨的,数据中心需要有扩容的能力,而在整个北京周边,目前最大的数据中心就是润泽,截止23年底7万个机柜,有4.5万个机柜都是字节在使用,但是对不起,整个北京河北没有一个超过3万个机柜的数据中心,而且明年随着抖音内容的增加字节还要继续扩容机柜数量,对于字节这家公司来说,这点租金并不是关键,而是他的服务器的稳定运营才是至关重要。

好吧我们假设即使有一家公司通过了环评,拿到了用地,花了2年时间在河北建设了8万个机柜,他需要直接向润泽开启竞争么?企业间的竞争烈度是有区别的,只有困兽之斗的时候,两家公司才会死磕,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盈利而不是把另一家公司搞死,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家企业,他完全可以稍微降价就可以在这个稀缺的地方获得足够的盈利,而又不侵害润泽的利益,因为仅仅是降价10%不足以撼动润泽和字节的合作,何况两家公司的合同都是10-15年的长合约。但是他只要降价10%,立马其他企业就会来和他合作而吃的盆满钵满。这就像五粮液茅台的关系,两家企业的竞争并不那么剑拔弩张,五粮液不会吧价格订到300一瓶和茅台做竞争,因为他只要把价格订到1000一瓶的时候就已经赚的起飞了,而不影响茅台的利润。

所以润泽科技的高毛利是他的运营模式占尽了先机,不是每一家超市都是沃尔玛,数据中心不是个好到任何一家企业都能经营优秀的行业,他需要洞察到这个行业的奥秘,提前10年开始布局,然后现在开始丰收。

最后来估值一下。毛估估 今年利润23亿,按照27年翻倍46亿利润。给25+PE 。1200E 3年2倍不到涨幅。全世界的主营IDC 行业,只有两家可以做到ROE 22+的

印度尼西亚的DC­II公司,给到了161PE 和36PB ,算了算了想都不敢想。全世界的IDC 龙头EQ­IX 的ROE 常年保持在7%左右,但是给到了6PB 。宝信软件的业务构成由软件+IDC构成 也是22ROE 给到了8PB 。无论如何从ROE 的质量推测PB ,润泽给到8PB 是不过分的,看盈利的增长,给个40PE 是正常的,看未来三年的业绩 1200亿市值是指日可待的。
这是当时大熊市环境下的估值预期,现在牛市环境润泽科技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30%的空间。1560,也就是1500亿。
明年30亿利润,可以看到1800亿~2000亿估值,公司持续稳定业绩增长。非常牛逼,这样的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时代,在国内人工智能爆发增长期,甚至有可能冲击3000亿市值。
目前不到千亿市值,这波行情来看,算力当面润泽明显也是领涨的,基本面和未来预期都很好,人气上差了点。不妨碍趋势稳。相信这票迟早会得到大资金青睐。
炒干货

24-12-26 22:10

0
谢谢!路还漫长,一起长红!
whh2013

24-12-26 21:52

0
干货兄24年底,25-27年大赚特赚。哈哈哈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