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公开表示,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这一点和央行3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提到的“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保持一致。
应该说,2025年,降准、降息都可期。其中,涉及降息的部分,银行的LPR利率下调应该是重点。
到时,企业信贷、
老百姓 的住房贷款利率,都会有效降低,对实体企业和居民来说,是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好。
2、财政政策
明年,在中美贸易争端有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出口增速有一定压力,这时“国内经济大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财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就增强。
预计2025年,我国的一般赤字率将会提升到3.5%-4.0%之间甚至更高。
同时相比2024年,结合财政部蓝部长10月份的公开发言,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容,预计突破到4.5万亿以上,届时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核方式,可能也会优化。
同时,和今年类似,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可能性也较大。
由于924新政时提及新增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明年新增特别国债总规模应该会超过2万亿。
3、消费政策
从过往10年的GDP增长数据来看,消费每年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占比,基本都在60%左右甚至以上,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压舱石。
因此,在明年外部有压力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将更为凸显。
25年,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都有望扩容。
2024年,我们共实施两轮“两新”政策(即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但仅有第二轮3000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给予“真金白银”补贴。
近期,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已表态研究政策接续。因此,2025年有望延续实施“两新”政策,预计会有3000亿以上,且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消费品种可能扩大至家居、家装、家纺、
消费电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