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公子就好了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什么是情绪周期?
既然要讲周期,首先我们要给周期一个基础的定义。
广义的周期的意思就是:一个事物的整个生命过程。
基于这个定义,回到市场中,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你观察的标的不同,观察的时间长度不同,会发现,周期是不一样的。
单单说我们要讨论的:情绪周期。
情绪周期的载体是什么?
如果你从指数的角度去看,就有指数的情绪周期。
如果你从单个题材的角度去看,就有单个题材的情绪周期。
如果你从市场的赚钱效应的角度去看,就又会它自己的情绪周期。
因此,我们要理解市场的情绪周期,首先要明白这个基础概念:情绪周期是虚无的,它本身不是一个可以被观察到的实体,但是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标的身上的情绪周期(比如指数,比如题材,比如赚钱效应),来理解和把握当下的交易策略。
但同时,因为情绪周期本身是虚无的,所以理解它就非常复杂:不同标的,不同时间级别之间各自产生的周期之间相互影响,但是又不会简单的重合。
比如,有的时候,基于指数的情绪周期处于衰退阶段,但是题材的赚钱效应刚刚走到发酵阶段,龙头股甚至实现了缩量穿越,你说市场不好吗?确实不好,因为指数周期刚刚处于衰退阶段,势必意味着盘面上跌多涨少。但是又因为主线题材刚刚发酵阶段,龙头股直接封死一字穿越了,那么市场不好吗?好像又挺好。
理解同一个平台市场里,不同标的(指数,主线题材,龙头股等等)起所处的情绪周期的不同,导致的相互冲突,相互影响是理解情绪周期最难的地方。
这最难的部分中,最最难的地方在于:你如何判断不同标的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谁会占优,谁会被牵制。这个是最为核心的地方。而且它没有标准答案,每一次都不同。
指数,题材赚钱效应,以及龙头股突围。他们之间是有相互影响的,但是影响程度是多变的。有的时候:是指数拖累赚钱效应,又有的时候,是龙头带领指数反弹。
指数赚钱效应,题材赚钱效应,龙头股赚钱效应,我们可以类似理解为:国家,军队,将军三者的关系。
*
所以:我们必须先得出一个重要前提:理解情绪周期,不能简单理解一个标的的周期,而需要去理解多维度多标的之间的周期关系。而这多标的之间的周期相互影响,并不能简单理解的线性理解。不同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先情绪后市场,先板块后个股、先预判后跟随、先形态后记忆,先资金后波段。先一致后分歧,先龙头后补涨”
先情绪后市场周期从龙头不连板进入衰退期,衰退期之后就到了空间压制期,就是连板的高度一板比一板少,最后压制到三板或者二板,空间压制期又称为冰点期。冰点期之后又开始进入启动期,启动期后又进入主升期,主升期就是不断有新高度的突破板。比如今日最高报是3板,明日最高板是4版,后天最高版是5版,不断地突破空间。主升期之后又到衰退期,衰退期就是不断压缩空间。周而复始。有时候衰退期后直接跳到修复期,修复期虽然指数涨,但是涨的却是换一批了。这个时候我会低位留意。所以大家不要害怕冰点期,因为没有冰点期就不会有启动期,没有启动期哪里来主升期。当每一次衰退来了之后,你就已经掌握了市场的情绪,炒股养家的精髓就是掌握市场情绪。我们主要参与的是回避掉衰退期。衰退期唯一可以做龙头反包。冰点期做冰点试错,而主升期就骑上龙头,直到龙头的衰退,然后退出。
先板块后个股 独立的个股是走不远的,如最高板是脱离板块的时候,它离死也就不远了 ,没有板块的支撑,必然独木难成林。 所以最高板又有板块效应的时候,我们可以做龙头战法。放量我会直接关注,不放量我就考虑龙头不下水。 正因为先板块后个股,我们才先找主流板块。再找热点中的焦点。日内龙头。板块周期龙头。双龙头。 先预判后跟随、先龙头后补涨 预判大概预判两种,一种是周期的预测,二是龙头的晋级。 预判周期的预测这个简单,根据竞价情绪预测,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二是龙头的晋级先看分时强度与筹码,次日看惯性,一般龙头开得符合惯性的大概率晋级。 比如我预判龙头要晋级,开符合惯性就随礼龙头,不晋级就算试错,如果龙头早盘快速涨停,那么接下来就要进攻补涨了。只有龙头封死的就算补涨当天未涨停,次日都有冲高的动力。 相同的K线,往往有不同的走势,但是大概率会遵循以前的走势,这就是资金记忆。之前连板的涨停容易连板,之前反包的涨停容易反包。这是因为之前在这个股上做连板赚钱的,当它启动的时候,那些曾经在它身上赚钱的资金就已经惯关注了它。 先一致后分歧 龙头通常一字上去后,然后再爆量分歧。接着资金继续往上做。 赵老哥说过龙头必须经过爆量的检验。其实是爆量涨停的检验。 如果一字上去的爆量不涨停,次日往往杀跌停。 半路的要一字后分歧涨停,次日收阳,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