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动驾驶芯片 机器人话题

24-10-20 11:46 982次浏览
没到时候要等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投资者 问 阿尔特 (300825): 公司与英伟达 最新一代L5级别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的合作开发进度如何?

2024-07-10 21:19:48

阿尔特 (300825) 回答 投资者: 感谢您对阿尔特的关注。英伟达与阿尔特基于各自核心优势及业务发展需求,已就AI赋能汽车研发进行了多轮沟通,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后续合作情况如达到披露标准,公司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披露。谢谢! (来自:深交所互动易)
2024-07-12 15:27:35 阿尔特6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基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公司可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的仿真环境,反复进行常规及危险驾驶场景的仿真,从而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测试与验证。同时,公司将与英伟达就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开展合作。 ‌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阿尔特公司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首先,阿尔特公司将能够利用英伟达的技术和平台,提升智能汽车 的研发效率。具体来说,阿尔特公司将基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的仿真环境,反复进行常规及危险驾驶场景的仿真,从而快速、高效地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测试与验证,提升智能汽车的研发效率‌12。
其次,阿尔特公司将与英伟达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系统,旨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应用,提升自动驾驶的普及率。这种合作将促进自动驾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推广,促进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12。
此外,阿尔特公司还计划将英伟达的技术引入机器人 开发,探索打通英伟达完整的机器人产品体系,包括边缘计算芯片、Jetson硬件解决方案、Isaac软件开发和测试解决方案等。公司与英伟达已基于各自核心优势及业务发展需求,就AI赋能机器人业务进行了多轮沟通‌4。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0:35

0
阿尔特投资的壁虎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刘江峰曾任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荣耀总裁;壁虎科技CEO彭锦洲曾任华为荣耀创始团队成员。

2023年10月30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迟林春总裁带领华为智能汽车团队访问阿尔特汽车,双方就智能汽车技术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就共同开展海外合作达成了共识。然后2024年4月22日上出现了“赛力斯定点采购阿尔特全新电磁离合器”的资讯,后面应该是涉及客户信息保密的原因被删除了。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15:27

0
更加可贵的是,景嘉微是100%全自研技术,拥有非常强的独立性,这使得景嘉微的研发之路,更加的顺畅不受限。
我们不用过多地担心,国外的打压和遏制,得力于景嘉微相对独立的研发技术。
使景嘉微拥有更强的韧劲,也更有利于中国“英伟达”,景嘉微的发展和超越。简单来说就是,JM9是更全面、性能更强的一款产品,对现在的主流行业,有着较大的作用。
包括游戏、人工智能以及无人驾驶方面,都能使用JM9这款产品,即我们能够在某些方面,脱离对英伟达的依赖了!
也因此,景嘉微也被人称为是中国“英伟达”,性能升级得越来越好,在某些方面能够直接替代英伟达。就比如那些核心竞争力方面,国产GPU还是无法撼动英伟达的地位。
也不是完全没可能,至少是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因为英伟达的 CUDA 系统,尤其突出在计算机中的优势。
并且它还是伴随着计算机的一路升级,而升级的,拥有着其他GPU企业,无法超越的优势。
因此国产GPU想要替代英伟达的话,其实更多的还是要从一些,“边缘”AI芯片引擎方面去突破。比如现如今较为流行的发展方向,汽车行业以及人工智能方面,都属于比较新的领域,英伟达并没有在这些领域上,更新换代过很多。
也因此,我国GPU在这些方面和英伟达的差距会小一些,是更适合我们国产GPU去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国家也在着力于国产GPU的推广,对于各个GPU企业而言,是有一定好处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GPU市场中,英伟达具备明显的优势,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方面,都是难以被超越的程度。
而作为我们国家的GPU企业景嘉微,绝对是中国GPU的佼佼者,也是我们国产GPU的代表,是我们国家GPU实力的体现、崛起的体现。
景嘉微因此被称为是中国“英伟达”,被认为是有可能实现国产替代的中国GPU企业,100%全自研发优势更是可贵。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15:20

0
国产 GPU 距离“平替”英伟达还有多远?国产GPU在技术、性能和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与英伟达存在显著差距,但国产GPU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如摩尔线程宣布其GPU性能新突破,可媲美国际水准。
目前国内主要的GPU产品都是依托于信创市场或者AI市场,而鲜有针对民用市场的产品。但摩尔线程在2022年11月,正式发售了旗下第一张游戏显卡MTT S80。据了解,这是一张“理论性能3060”的显卡。
而在去年,摩尔线程曝光了S90显卡。经过初代产品的打磨,摩尔线程已经在产品设计、生态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游戏显卡的兼容性、性能也不断完善,现已支持DX11、OpenGL 3.3,后续还将支持DX12。
虽然距离国际最先进差距甚远,驱动兼容性不足。但这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面向消费者市场的产品。整体来看,国产GPU距离“平替”英伟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曙光已现。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15:19

0
国产 GPU 野蛮生长期已过?自2019年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国产GPU初创公司,还有一批老牌芯片设计公司也入局GPU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了约三四十家从事GPU设计的公司。
2023年10月,美国将摩尔线程及壁仞科技这两家国内头部的GPU创业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一时间,国内围绕GPU领域的投资热潮迅速降温。叠加2023年半导体市场进入“下行周期”,以及A股市场的下跌和IPO审核的收紧,整个半导体市场的投融资也降至冰点。
此前很多受资本追捧的半导体创业公司,估值也是一降再降。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足够自身造血能力,仅靠烧融资而活着的半导体初创企业来说,就更是难以为继了。这些GPU企业在没有生态铺垫的情况下,强行搞差异化技术;为了IPO做芯片,没有活下去的自觉。没有供应链路径,制裁即死。内部也面临着自上而下的内耗。
毫无疑问,国内的半导体初创公司的“野蛮生长”期已经过去,接下来必然将会加速“洗牌”,头部已经跑出来的会汇聚更多资源,中部的有价值的会被整合/并购,剩下的一些可能将会面临破产倒闭。毕竟对于头部企业来说,等着一些中小竞争对手破产,直接“收人”更具性价比。
国产GPU厂商,如今已经进入淘汰赛,无法自己造血的一大批企业,或许都难逃脱缺钱的命运。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15:03

0
国产GPU格局生变虽然国内GPU起步晚,但得益于近年来资本的加持和国产替代的市场催化,大量公司切入这一赛道。随着国内信息产业图形处理和加速计算需求的不断涌现,国内GPU市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不乏一些表现出色的企业和产品。
摩尔线程:摩尔线程在2020年6月成立,用18个月发布全新统一系统架构 MUSA 和全能GPU产品“苏堤”等系列新品。其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此前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在GPU行业深耕超过15年,带领英伟达开拓建立了GPU在中国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景嘉微:景嘉微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GPU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小型雷达系统、GPU 芯片,广泛应用于军工行业。公司图形显控领域产品包括图显模块和加固类产品,其中图显模块是核心产品。景嘉微成立当年,恰逢我国军用飞机图形显控系统由使用 DSP 与 FPGA 图形加速器向使用 GPU 图形处理器升级,公司准确把握机遇,将大量资源投入飞机图形显控领域的研究。也正因如此,景嘉微最初是制作军工产品起家。芯东科技:PowerVR架构大规模调整后,武汉芯动科技最先使用了该架构 IP,并在2021年前后,推出“风华”系列显卡。风华一号的推出填补了国产4K级桌面显卡和服务器级显卡两大空白,支持国产新基5G数据中心信创桌面,元宇宙云游戏,云桌面,图形工作站等。格兰菲智:源于上海兆芯的GPU团队,传承自原S3 Graphics在中国上海的研发团队。该团队是国内成立最早,体系最完整的图形处理器设计及研发队伍,有做桌面独显的历史。最新的Arise 1系独显支持DX11,在信创主机上少量出货。GPU团队曾经发布的主要产品包括:独立显卡芯片, X86-SOC以及Arm-SOC显示芯片,覆盖独显、嵌入式以及移动端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象帝先:象帝先在2020年就开始入局GPU领域,并且获得了重庆市的支持,是重庆市重点引入孵化的芯片科创企业,并于2022年9月就成功推出了“天钧一号”,并号称性能达到了英伟达GTX1660水平,再加上当时的芯片投资热潮,这也使得象帝先的估值也是水涨船高。有知情人士称,象帝先在2022年时,虽然没有什么收入,但估值就已经高达150亿元。砺算科技:砺算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多层次(可扩展)图形渲染的芯片设计企业,可满足数字内容创建和设计、游戏动漫和影视制作、AR/VR、数字孪生城市和工厂、云桌面、智能座舱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等各类场景中芯片、算力的需求。砺算科技坚持自研架构,产品可实现端、云、边的主流图形渲染和AI加速,对标主流GPU架构,与外部生态无缝兼容,力争解决国产主流完整GPU架构自主可控的关键问题。然而,看似繁荣的国产GPU市场却暗藏危机。融资25亿元、曾估值150亿元的GPU公司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于8月30日召开全员会议,宣布公司正式解散,全员终止劳动合同。
此前,曾被曝烧光3亿融资,处于破产边缘的国产GPU厂商砺算科技,近日也才刚刚解除破产危机。目前砺算科技应该尚未拿到融资,并且已经拖欠了员工6个月的工资。
没到时候要等

24-10-29 08:31

0
2024.10.29;万家基金莫海波:持续看好AI、农林牧渔、创新药;对AI产业及板块行情维持乐观态度。9月,OpenAI发布了新模型o1,o1模型采用 MCTS和自我博弈强化学等技术,在推理能力上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在处理数学和编程任务方面表现出色,普遍认为这是AGI发展的关键一步。Meta推出了首款融合了AI技术的“全功能”原型AR眼镜Orion;特斯拉展示了Robotaxi、人形机器人以及FSD的最新进展,这些产品和技术未来几年有望逐步落地。苹果的AppleIntelligene将于10月底率先在北美上线,生成式AI 技术融入日常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幕即将正式拉开。未来看好持续受益于产业浪潮的算力板块(光模块、PCB、组装、国产AI芯片),也看好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成熟的AI消费电子和AI应用相关产业。
没到时候要等

24-10-29 08:29

0
财通基金金梓才:A股低估了海外算力的业绩持续性;
他在三季报中表示,自己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超配海外算力,2024年三季度对持仓板块进一步做了一些调整,一是依然超配海外算力板块,二是继续对电子某些细分方向做了加仓。
他坚定表示自己看好AI的产业趋势,认为大模型作为这轮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革命的核心竞争力,算力就是受益于大模型持续迭代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算力或将持续迭代、持续成长。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认为A股市场低估了海外算力整个板块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大部分A股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算力在这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性,继而在估值上给予较为保守,总是认为算力的成长有天花板。随着OpenAI o1模型的推出,可以预见未来推理端算力需求的广阔增长空间,目前算力的需求增长可能仅仅是刚开始。”金梓才在三季报中表示。
另外,金梓才表示,随着A股市场情绪转暖,他将密切关注国产算力的投资机会。虽然相关标的业绩并不扎实,还处在公司发展的起步阶段,但他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在较好的市场氛围里,国产算力的股价弹性有望更大。
此外,他将持续关注AI在端侧落地的可能性以及海外AI应用明显增长的可能性。他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发生质变的可能性或将越来越高,相关行业的发展可能对 A股的计算机和传媒板块有较明显的带动。
没到时候要等

24-10-28 19:02

0
2024年10月28日雄安新区项目即将招标、十堰投入5亿元 多地车路云一体化“探路”再提速;
作为全国多地重点发展的“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项目,在试点应用的道路上再次迎来提速。截至10月28日收盘,“车路云”板块涨幅2.34%,其中62家公司上涨;近一月,大涨44.66%。
10月28日,财联社记者从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获悉,“雄安新区基于5G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创新示范应用项目车路协同应用平台技术开发及车辆改制、测试服务”项目开启招标预公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车路协同应用平台技术开发服务和车辆改制、测试服务,建立跨行业协同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平台,验证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投资估算约4495万元,预计招标公告发出时间为2024年11月26日。
此前二日的10月26日,北京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芯片、感知系统、智能座舱、动力电池以及路侧感知、智慧控制等领域,强化“车路云网图”软硬件协同发展。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引领,完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拓展智能货运、场站接驳、道路清扫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北京同样入围“车路云一体化”20个试点城市的十堰市,日前亦取得最新进展。湖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十堰市“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项目于10月23日获批,总投资5亿元,拟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智能化路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于十堰市交叉路口、匝道合流区域等。主要包含5G通信网络建设、C-V2X基础设施建设、传输网络建设,交管等交通附属设施网联建设等。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快速推进,进一步催生了自动驾驶赛道的回暖。10月28日,轻舟智航宣布完成由逐鹿聚航基金投资的数亿元人民币C+轮新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全栈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推进中高阶NOA方案的大规模量产交付,实现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渐进式进化。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超过10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其中包括智驾芯片供应商、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Robotaxi运营商等。
在主机厂端,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10月28日宣布IM AD 3.0率先完成从“最像人”到“有直觉”的断代式进化,为智驾系统率先注入人工智能生成的“直觉”。基于智己汽车与Momenta联合打造的“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式智驾大模型”,前者已成为行业内首个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的品牌。
“未来出行不是单独的智能个体,而将依托全方位互联的智能交通网络,提升整体出行效率和安全性”,基于这样的判断,2025年宝马将在华量产搭载“车路云一体化”(V2X)技术的车型。目前,宝马正从测试车、信息分享、参与政策法规标准制定等几方面加强与沈阳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合作。
“在这方面(推出V2X技术车型),宝马行动速度非常快,因为没有智能汽车就不可能有智能城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国共建设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2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没到时候要等

24-10-20 12:17

0
关于与英伟达的合作情况及未来的合作前景是什么?
英伟达与阿尔特基于各自核心优势及业务发展需求,已就AI赋能汽车研发进行了多轮沟通,目前已在多个方面形成合作:
(1)公司是国内首家采购英伟达全套OVX最新系统的企业,目前已完成Catia、Alias等汽车设计数据在Omniverse上的验证,完成了汽车配置器的开发,实现了设计数据在Omniverse上部分功能的应用,并通过Omniverse实现了设计上的实时协同,包括多人的工作流协同和软件之间的操作协同。目前公司已与英伟达针对Omniverse平台的应用展开合作研发;
(2)公司于2023年11月正式启用“阿尔特(无锡)智算中心”,该智算中心集成了多种英伟达高性能GPU产品,以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全方面支撑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为AI深度应用提供算力基础。未来公司将在整车研发设计环节探索AI技术的应用及落地,积极探索公司汽车研发设计知识库、汽车研发设计数据库与AI大模型相结合的模式和创新路径,打造汽车研发设计新模式、新业态。
(3)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Advisor-Consultant合作伙伴,未来公司将基于①二十年汽车行业研发设计经验;②国内外80余家优质客户及丰富的供应链资源;③近500款车型数据积累;④近2000名工程技术人员等系列优势,结合英伟达技术赋能与产品服务,在AI模型、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公司希望与英伟达共同探索更多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成为AI驱动的设计智能体,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引领实现AI时代设计数智化变革。
没到时候要等

24-10-20 12:15

0
2023年12月,公司与Y AMAT O签署《采购合同》,目前该项目处于开发验证阶段,改制车正在进行内部测试,预计2024年四季度完成装车、通过客户验收,并达到可下订单状态;2024年8月,四川阿尔特新能源与HDIT RADI NGCO., LIMI TED签署相关合同,HDI将向四川阿尔特新能源采购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DHT),预计合同总金额不低于145,100万元人民币。2023年9月,公司与日本上市公司菱三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中菱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探索采用合资公司的形式开展半导体以及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及销售业务,并注册成立四川芯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菱三株式会社为某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的第一大经销商,拥有完善的半导体、特别是高性能车规级半导体以及电子零部件的采购、销售网络,合作伙伴遍布欧洲、美洲、东亚及东南亚等众多地区。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