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动驾驶芯片 机器人话题

24-10-20 11:46 980次浏览
没到时候要等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投资者 问 阿尔特 (300825): 公司与英伟达 最新一代L5级别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的合作开发进度如何?

2024-07-10 21:19:48

阿尔特 (300825) 回答 投资者: 感谢您对阿尔特的关注。英伟达与阿尔特基于各自核心优势及业务发展需求,已就AI赋能汽车研发进行了多轮沟通,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后续合作情况如达到披露标准,公司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披露。谢谢! (来自:深交所互动易)
2024-07-12 15:27:35 阿尔特6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基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公司可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的仿真环境,反复进行常规及危险驾驶场景的仿真,从而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测试与验证。同时,公司将与英伟达就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开展合作。 ‌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阿尔特公司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首先,阿尔特公司将能够利用英伟达的技术和平台,提升智能汽车 的研发效率。具体来说,阿尔特公司将基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的仿真环境,反复进行常规及危险驾驶场景的仿真,从而快速、高效地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测试与验证,提升智能汽车的研发效率‌12。
其次,阿尔特公司将与英伟达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系统,旨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应用,提升自动驾驶的普及率。这种合作将促进自动驾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推广,促进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12。
此外,阿尔特公司还计划将英伟达的技术引入机器人 开发,探索打通英伟达完整的机器人产品体系,包括边缘计算芯片、Jetson硬件解决方案、Isaac软件开发和测试解决方案等。公司与英伟达已基于各自核心优势及业务发展需求,就AI赋能机器人业务进行了多轮沟通‌4。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没到时候要等

24-11-01 10:15

0
2024-07-16 07:19格隆汇7月16日丨阿尔特(300825.SZ)近日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为充分把握汽车智能化及AI技术发展机遇,公司已率先将AI赋能汽车研发设计作为公司重要战略进行推动,引领AI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等新技术应用到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性能开发、试验等研发业务链的多个环节,并成立人工智能与数字实验室(AI.XLab)专门从事汽车研发设计领域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公司与英伟达等国内外领先的半导体、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积极接触,就AI与汽车研发设计合作(如开发自动驾驶仿真工具链、造型3D重建、基于USD的零部件AI创成式设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此外,公司与智谱华章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团队结合阿尔特积累的汽车研发数据和知识以及智谱AI认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特点,形成了“面向用户体验”和“面向汽车设计”双轮驱动的“汽车行业智能服务大模型”的发展方向,将探索共同开发汽车行业专用大模型。2023年11月,公司启用“阿尔特(无锡)智算中心”,是阿尔特AI赋能汽车研发战略逐步落地的重要标志。
没到时候要等

24-11-01 10:11

0
2024-03-19 GTC大会已于3月18日在美国圣何塞召开。阿尔特作为N VIDI A合作伙伴及汽车行业的代表受邀参加此次盛会。阿尔特正式宣布成立AI机器人事业部,从事机器人设计服务、代工生产、AI编程智能化场景运用及飞行汽车研发等机器人行业领域的前沿研发和创新。阿尔特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达成的深度战略合作,将打通英伟达完整的机器人产品体系,包括边缘计算芯片、Jetson硬件解决方案、Isaac软件开发和测试解决方案、机器人开发生态等。(证券时报)
没到时候要等

24-11-01 10:08

0
财联社2024.8月16日电,阿尔特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与中菱国际合资成立了四川芯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可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对应的芯片品类。同时,公司已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Consultant合作伙伴,未来公司将基于与英伟达的合作关系,结合英伟达的产品与服务,积极探索为自动驾驶业务赋能。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成为英伟达的Solution Advisor: Consultant合作伙伴,基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公司可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的仿真环境,反复进行常规及危险驾驶场景的仿真,从而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测试与验证。同时,公司将与英伟达就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及其生态开展合作。
没到时候要等

24-11-01 09:52

0
尔特汽车曾在2022年年报中称,作为一家平台型企业,目前在推动 “技术+供应链”整体向中外客户赋能等新营收模式的落地实施,随着业务生态的逐步完善,未来公司将可根据国内外客户不同需求,提供“研发→制造→销售”全域模块菜单式服务及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等多模式选择。
2022年11月,阿尔特汽车宣布子公司日本阿尔特收购了日本上市公司Y AMAT O 33.04%的股权,成为了YAMATO的第一大股东;2023年2月,阿尔特汽车宣布日本子公司与与某国内领先整车制造上市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就某新能源车型海外市场的适应性开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事宜展开合作,公告称,阿尔特日本负责日本市场的开拓及销售,并根据海外客户需求对某新能源车型进行适应性改装设计研发、海外组装。问界车型若与阿尔特汽车合作进军海外市场,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尔特汽车的业绩。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1:10

0
2021-11-18;在这种情况下,当有人声称我国企业成功自研了“性能堪比GTX1080”的高端GPU,且可能进军消费级市场的时候,这样的新闻自然也就吸引了无数的关注和点赞。是的,我们三易生活也是其中之一。今年9月,当我们注意到某证券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中声称,国内厂商景嘉微已经成功流片的新款GPU JM9系列,在性能上“足以追平”GTX1080时,立刻就有了极大的兴趣。这家证券公司不仅言之凿凿,甚至还给出了一张看起来可信度颇高的参数表。就算GTX1080已经是五年前的产品,但毕竟它的性能放到现在来说依然算得上是中端到中高端的水准,如果真有与之相当的国产替代品,显然会让人“想入非非”。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在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后,当事企业景嘉微就自行披露了“JM9”的相关资料,顺便也让许多人大失所望。根据景嘉微方面的说法,首先JM9的浮点算力、显存带宽等关键性能指标,远没有一开始传言的那么高。事实上,其FP32浮点算力仅1.5TFlops、显存带宽仅128GB/s。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景嘉微的这款“自主GPU”比现在Intel和AMD移动CPU里的集显计算速度还要慢一截。对比5年前的GTX1080,JM9只达到了后者计算速度的1/6到1/7;如果是对比目前最新的台式机旗舰显卡(RTX3090,单精度性能29.28TFlops),更是仅有5.12%的计算速度水平。景嘉微在他们的通告中,对于JM9这款GPU的实际水准、技术难度,乃至市场前景,其实还是相当实诚的。翻译”一下的意思,就是“JM9现在还只是初步能用的阶段,实际能不能真的上市、能不能卖得出去,现在还都无法确定。说实在的,如果此事只是到这个阶段就结束,那么姑且还可以被概括为“满嘴跑火车的券商,被实诚的企业打脸”。但问题就在于,就在景嘉微发出JM9性能指标的第二天我们注意到,另一家券商发布了一份关于景嘉微的投资评级报告,其中出现了这样的一段话(原文摘录如下)。投资要点1)功耗不到30W,远低于GTX1080的180W和当初设计指标150W。2)内核性能与GTX1080相当,符合当初设计预期。3)显存容量与GTX1080相当,符合当初设计预期。4)总线接口支持超过GTX1080和当初设计预期。5)单位功耗浮点计算能力超过GTX1080,远超当初设计预期。32位单精度浮点计算性能低于GTX1080,基本符合设计预期。6)单位功耗像素填充率超过GTX1080,远超当初设计预期。像素填充率符合设计预期,低于GTX1080。7)显存带宽略低于GTX1080。在GPU的核心指标单位功耗性能上,JM9系列产品更胜一筹。如果你是完全不懂电脑知识的股民,并且没有看到前几天景嘉微公布的官方性能数据,很可能就会被这些“忽悠瘸了”。问题在于,稍有相关知识的人都会看出,这7条“投资要点”中的绝大多数基本都是毫无常识,甚至可能是强行硬凑的说法。(券商研报后 重180元山顶暴跌)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0:59

0
反正概念股、业绩股都是等真有了必须得跑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0:58

0
2024-10-25 三季报里已经正式确认新款GPU进入流片阶段,这是除了定增之外最大的亮点。之前分享过怎么炒芯片股。流片开始的想象力最大:你可以认为它是GTX3070、3080;也可以认为它是GTX4080、4090的性能。一切等之后的流片完成公告。发布性能参数前是利润空间最大的时候

作者:霸蛮invest
我找了下资料,行业流片到回片大概2个月,然后1个月进行严苛测试,性能公告是不是需要严苛测试后?快的话下个月中旬,慢的话12月回来。回来后还要测试性能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0:52

0
3080显卡在性能上顶两张3060显卡。
30系显卡的性能都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3060和3080两张显卡。
根据3dmark time spy 测出来的数据,3080比3060ti要强上百分之50,;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0:43

0
今年年初是搞过一次GPGPU的仿真测试,A100的80%,后面就不知道了;3060翻倍、3070三倍,3080十倍。不如3060跌一半。不过这些都得等测试公告之后。古巴有人说新的渲染产品已经导入大厂的前期应用,共同开发,说有CEC。鹏腾生态的一部分。飞腾长沙子公司出力很多。 这个有什么说法?是否属实?霸蛮invest作者今天 17:38 · 湖南回复 @阳光mnmn:这是公开的,有很多新闻啊;调研直接说了啊,看的是3080,3090的,甚至4090。
没到时候要等

24-10-30 20:36

0
$景嘉微(sz300474)$ 流片公告前回过头看三年前的流片公告。2021年的9系GPU首次在8月20号中报披露进入流片,9月14发布流片成功公告,11月16日发布测试后的性能参数。JJW股价也在披露性能参数后见顶。三年前为什么会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预期是9系GPU能达到GTX1080性能,但测试后的性能完全不是这样。
三年后的今天来看当初的问题出在哪里?最主要的原因有三:1、为了低功耗牺牲性能。实际上9系的每w浮点性能并不低,当年的9系第一款主打卖点是低功耗(小于30w)。若将性能拉上去,功耗与性能也确实能与1080差不多,但是当年做出这个GPU卖给谁?这也是传说中的JM9270。2、驱动。GPU的性能7成靠驱动软件。JJW直到去年年中才解决了Windows驱动的适配。3、市场定位尴尬。民用市场不买账,信创市场规模小。
这一次流片有什么不同?
1、公司终于开始重视民用市场,号称要做到销售额7成是民品。新款GPU定价3500元,这个价位可以定位性能至少在GTX3070~3080。摩尔线程S80对标GTX3060售价1499元。
2、新款GPU的意义主要在于验证架构。以英伟达为例:2020年Ampere安培架构下产生了GTX3060~3090的GPU,以及A100、A800算力卡。2022年霍普Hopper架构产生了GTX4060~4090的GPU,以及H100、H200算力卡。2024年出现了布莱克韦尔Blackwell架构,也就是尚未发售的GTX5060~5090,以及GB200算力卡。所以景嘉微的新款GPU流片最终性能也决定了明年的GPGPU性能预期。如果新款GPU能达到GTX3080性能,那么明年的GPGPU肯定可以做到A100的性能。2024年初景嘉微有另外一个小Z文说仿真测试已经做到A100性能的80%。这里也对应上了。
3、从鸿蒙PC对独显的需求反推是否受益。图形GPU比GPGPU难很多,国产GPU玩家也并不多。即使强如花厂也并没有自己的GPU芯片(手机SOC芯片上的GPU是另外一回事)。鸿蒙PC要发展壮大必定离不开强劲性能的独立显卡,而目前的局面下NV和AMD不再对花厂供应。所以选择只剩景嘉微待发布新品、摩尔线程、格兰菲、龙芯中科等。这其中进度最快,性能最强的只有JJW新品GPU。
我们马上将要看到国产大芯片一次质的飞跃。如果景嘉微新款GPU能成功做到3080性能,绝对不会亚于当年比亚迪的十倍产业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么高频率的跟踪和分析JJW。答案也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揭晓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