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老婆一起讨论娃的学成绩,虽然我对现状还挺满意的,但老婆就不一样了。她觉得娃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要是达不到平均分,就有点难以接受了。这次数学单元测验,娃在他们那个未来班,也就是重点班,平均分是49分,而娃只得了43分。这6分的差距让老婆挺不满意的。我当时就反问她:“为什么重点班的平均分才49分呢?这不正说明试卷很难吗?”可老婆绕过了这个问题,坚持说既然一般人能拿到49分,那咱们家孩子至少也该达到这个水平吧。当时我就没词儿了。
接着,老婆又抛出了一套计划:如果我们家的总资产能达到一个小目标,比如说一千万,她就不会再纠结孩子的成绩了。她说,那时候你带娃去投资也行,咱们自己留500万,剩下的500万分批给孩子,让他从小有个练手的机会,也有启动资金。听她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们家现在流动资产也就400万左右。如果再加上外部能融到的一百多万,可能投入股市的资金也就400万上下。而家庭净流动性资产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离老婆说的那个小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老婆还说,按照我的投资风格,熊市里少亏点或少赚点,牛市里能赚点,但总是跑不赢大盘,这样只能保证个温饱生活。所以,如果让娃放弃高考或是随便上个学校,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压力的。因此,我们不能对孩子太放松了。但我也在想,高中正是孩子好奇心旺盛、学能力强的时候,如果全身心投入到应试教育中,会不会对孩子造成打击,甚至是一种浪费呢?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到底是学知识,还是为了应付考试满足家
长和老师的期望,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没想明白,或者说是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随大流。有些家长会说,大家都在努力,你也得加油啊,不然将来怎么跟人家比呢?但我不是说让孩子不努力,而是希望他能在阅读和拓展视野上多下功夫,这也是一种努力,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这样的努力不仅能让他的知识面更广,还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个人心理的变化,为将来的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高中阶段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可能会带来两个负面效果:一是孩子的反感会越来越强,心理压力也会增大;二是即便高考成绩好,未来的路也不见得一帆风顺。考上大学后,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找工作,竞争都非常激烈。特别是对于00后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背景,考上公务员也只是在基层工作,可能不符合他们的期望。所以,适当让孩子看看其他书籍,进行多元化的学,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减轻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为将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孩子不会因为过度追求高分而产生厌学情绪,也能保持一个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毕竟,现代职场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自我学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之外需要重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