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回到融资的问题上吧,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好好琢磨琢磨。最理想的情况嘛,就是能拿到一个和我的账户级别差不多的,比如我的账户有100万,找到一个账户也有80万左右,这样我就能轻松应对,毕竟同时管理两个账户已经够麻烦的了。最关键的是,这两个账户可以实现同步操作,也就是说,我的主账户怎么动,合作的那个账户也跟着怎么动。当然了,要是两个账户的资金规模一样,都是100万,那就完美了,我就能完全复制自己的操作,理论上讲,就算是找个人帮忙下单也没问题,因为他俩的操作完全一致。
要是再往深了想,甚至可以把外部的资金直接合并到我的账户里,这样一来,我只需要操作一个账户,方便多了。而这些外部资金,不管是来自个人还是券商,归根结底都算是融资,全部在信用账户里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不用对别人负责,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赚了赔了都是自己的事。当然,融资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得承担一定的融资成本,但这点小钱要是偶尔用用,做个锦上添花的小动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融资后的账户规模会比原本的大,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压力,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但是,就像之前说的,我只是偶尔用用,而且我会严格控制融资的比例,比如平时不超过20%,最多不超过40%,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心态,不让它变得太糟糕。所以,层层递进地分析下来,最终的结论就是,我自己通过融资来增加资金,而不是依赖外部资金。而且,如果我的账户规模未来能做得更大,比如达到四五百万,那外部的那些几十万的账户对我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因为我随便融个20%的资金,就能达到增加100万的效果。
如果最终我能只用自己的资金,偶尔融资一下,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在玩,更加自由自在。这里面还有一个点,要是我的资金量能达到五六百万甚至更多,我可以拿出100到200万放到老婆的账户里,作为未来的养老金,这样一来,我手头剩下的资金就不用那么谨小慎微了,可以稍微放开手脚。
比如,我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止损线,考虑一些更大一点的波段机会,或者把网格设置得更宽一些。特别是在牛市环境下,我可以在底部甚至不设网格,或者只用一小部分资金来做网格。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操作方式能给我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
举个例子,假设
中国电信的股价在6块4左右,我就可以把网格设得大一点,比如说每格15分钱,即从6块5开始算起。股价上涨我就卖出一部分,如果跌了10个点我就买回来。毕竟在牛市中,不太可能等它回到最初的价格再接回,只要有差价就可以获利。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能让我的心态更好,还能让我分散投资于多只不同的股票。比如,如果电信最近表现不佳,而美的或格力表现不错,我就可以考虑在那里做差价。此外,还可以关注证券ETF,等它适当回调后,找个合适的时机介入。
这样安排下来,既保障了家庭的未来,又能在股市中寻找更多机会,心态也会更放松,操作也会更灵活。
如果我想做更细的网格,可以考虑将交易性机会的重点放在鸡蛋期货上,这也是完全可行的。这样做的话,每天都能有些交易机会,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至于股票这边,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风险,同时也接受收益预期会有所下降,主要是能够跟随大盘的表现就行。在牛市期间,我从不奢望能跑赢大盘,如果经过两三年的牛市,我的股票资金能够翻一番,那我就很满足了。
未来的话,可能会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鸡蛋期货上。这样既能保持每日的交易活跃度,又能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能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对心理的影响。这样的策略,既能保证长期的稳定收益,也能享受交易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