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做正确的事~20241012~回归网格

24-10-11 23:07 9882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经过一轮暴力短期牛市洗礼
10月8日开盘终于解套
收盘又归于平静
回到从前

国庆节期间心心念念找合作资金
现在找来的资金如下:
老婆转10万资金过来
表姐10万直接投入我的账户
同学提供30万账户有偿合作收益分成
表哥提供5万新开的账户我来免费操作
舅舅打过电话后准备转10万代为操作不过没有下文
自己的期货账户有两万多
一上头又开通了信用账户

凡此种种
心态有点失衡
仓位打得太满

晚上反复思考
与朋友讨论后决定
期货账户和信用账户的仓位尽快平掉并暂停使用
剩余我的普通账户、同学和表哥的账户设置条件网格单
严格按照网格交易

做正确的事
慢慢来
稳住
终会是可以慢慢变富的

共勉。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85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4-11-05 15:44

0
那还是回到融资的问题上吧,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好好琢磨琢磨。最理想的情况嘛,就是能拿到一个和我的账户级别差不多的,比如我的账户有100万,找到一个账户也有80万左右,这样我就能轻松应对,毕竟同时管理两个账户已经够麻烦的了。最关键的是,这两个账户可以实现同步操作,也就是说,我的主账户怎么动,合作的那个账户也跟着怎么动。当然了,要是两个账户的资金规模一样,都是100万,那就完美了,我就能完全复制自己的操作,理论上讲,就算是找个人帮忙下单也没问题,因为他俩的操作完全一致。

要是再往深了想,甚至可以把外部的资金直接合并到我的账户里,这样一来,我只需要操作一个账户,方便多了。而这些外部资金,不管是来自个人还是券商,归根结底都算是融资,全部在信用账户里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不用对别人负责,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赚了赔了都是自己的事。当然,融资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得承担一定的融资成本,但这点小钱要是偶尔用用,做个锦上添花的小动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融资后的账户规模会比原本的大,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压力,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但是,就像之前说的,我只是偶尔用用,而且我会严格控制融资的比例,比如平时不超过20%,最多不超过40%,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心态,不让它变得太糟糕。所以,层层递进地分析下来,最终的结论就是,我自己通过融资来增加资金,而不是依赖外部资金。而且,如果我的账户规模未来能做得更大,比如达到四五百万,那外部的那些几十万的账户对我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因为我随便融个20%的资金,就能达到增加100万的效果。

如果最终我能只用自己的资金,偶尔融资一下,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在玩,更加自由自在。这里面还有一个点,要是我的资金量能达到五六百万甚至更多,我可以拿出100到200万放到老婆的账户里,作为未来的养老金,这样一来,我手头剩下的资金就不用那么谨小慎微了,可以稍微放开手脚。

比如,我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止损线,考虑一些更大一点的波段机会,或者把网格设置得更宽一些。特别是在牛市环境下,我可以在底部甚至不设网格,或者只用一小部分资金来做网格。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操作方式能给我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

举个例子,假设中国电信的股价在6块4左右,我就可以把网格设得大一点,比如说每格15分钱,即从6块5开始算起。股价上涨我就卖出一部分,如果跌了10个点我就买回来。毕竟在牛市中,不太可能等它回到最初的价格再接回,只要有差价就可以获利。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能让我的心态更好,还能让我分散投资于多只不同的股票。比如,如果电信最近表现不佳,而美的或格力表现不错,我就可以考虑在那里做差价。此外,还可以关注证券ETF,等它适当回调后,找个合适的时机介入。

这样安排下来,既保障了家庭的未来,又能在股市中寻找更多机会,心态也会更放松,操作也会更灵活。

如果我想做更细的网格,可以考虑将交易性机会的重点放在鸡蛋期货上,这也是完全可行的。这样做的话,每天都能有些交易机会,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至于股票这边,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风险,同时也接受收益预期会有所下降,主要是能够跟随大盘的表现就行。在牛市期间,我从不奢望能跑赢大盘,如果经过两三年的牛市,我的股票资金能够翻一番,那我就很满足了。

未来的话,可能会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鸡蛋期货上。这样既能保持每日的交易活跃度,又能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能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对心理的影响。这样的策略,既能保证长期的稳定收益,也能享受交易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谋城

24-11-05 15:32

0
所以呢,投资合作的话呢,呃可以做减法,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汇聚到一个账户里面,每年年初开头这个账户里面资金就不变了,到时候只要额外再操作一个账户就可以,第2个呢就是投入的资金要达到一定规模,那现在表哥搞个10万的,这就有点尴尬,可能他只是试试水,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小的一个账户了,但我也要投入时间精力去照顾他。对了,前几天想到月初和月末的这个发工资的效应,今天5号也许很多人工资到账了,然后就慢慢买了。嗯。有这个可能哈。
谋城

24-11-05 15:06

0
继续小幅度回血
今年也开始盈利了


那个收益率还是不准
不纠结这个

刚才午睡之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我面对自己账户的时候,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然后还有同学的账户,还有我表哥的账户,当然还有我老婆的账户,那这么多账户混的又各自分开的,尤其是同学的和表哥的。如果我的账户表现不好,通常他们的账户表现也不会怎么样,那我还得面对他们的一些质疑吧。或者说心里总感觉有点怪怪的,即使他们没有直接说,但是我心里也会有点难受,除非说账户跑赢了大盘,否则的话老是比大盘落后一两个节拍。感觉有点辜负了别人的信任,这样子无形中又加大了心理的压力,所以后面的话,如果有人要合作,我就尽量让他把资金转到我的账户里面,不统一一起操作。否则的话我就尽量谨慎考虑了。万一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接不到资金的话,那我就考虑适当的用一点融资。以后我就不再纠结于2。与他人合作的这件事情,我想到目前为止,我应该已经放下的差不多了。这前前后后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嗯。可能从一般的人的角度上来看,我这个反应有点慢,但是如果说我有什么嗯那个什么嗯特点的话呢,就是一件事情,我可能反应慢一点,但是一旦我反应过来,那接下来执行的话,我尽量是不打折扣的执行还是可以长期坚定的嗯执行了。这个也许算是我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吧
谋城

24-11-05 14:58

0
6.65卖出大秦已成交

640买入电信待成交
谋城

24-11-05 14:41

1
从长期做T的角度来看,移动确实比大秦更有吸引力。首先,移动所在的行业虽然不是典型的高科技,但很多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移动提供的服务。其次,移动的盈利能力很强,可以说是躺着赚钱,而且比大秦还要轻松。最后,作为央企,移动不受地方性国企常见的地方政府负担的影响,不必为了地方经济牺牲自己的利润。当然,移动也有其缺点,比如股价相对较高,大约100多块钱一股,这让很多散户望而却步。不过,这种高价股通常会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而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也开始直接购买股票,而不是通过基金间接投资。

在小公园散步时,我还真看到了一位环卫工人在看股票,一眼就能看出他在查看自选股的涨跌情况,这说明即使是普通的劳动者也开始关注股市了。从这一点来看,完全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转移到移动上,或者换成中国电信,因为中国电信的股价较低,A股的电信只有6块多一点,这更容易吸引散户投资者。

至于格力和美的,作为出海企业,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前景也很值得看好。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的趋势,对空调等家电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因此,投资格力和美的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获利,还能通过海外销售获得收入,实现“两条腿走路”,这样的策略更加稳健。

至于像中原海控这样的标的,更适合用来进行短期波段交易,不会占用太多的仓位,主要是在老婆的账户中配置少量,作为短期投机的选择。总的来说,这样的投资组合既考虑了长期稳定的收益,也兼顾了短期波动的机会,是比较合理的布局。
谋城

24-11-05 14:31

0
睡一觉醒来,大秦还是涨了一点儿,刚才还一度翻绿呢。移动呢,也一直在水下挣扎,虽然前段时间考虑到移动有潜在利好,但它最近的走势确实很疲软。所以呢,可能会在成本线附近适当减仓,当然,我的账户就先不动了。不过,老婆的账户和同学的账户里的移动,得适当关注一下。

至于美的和格力嘛,也得看看。大秦本来是6.67才到我的网格价位,但今天最高才6.66,刚才真是有点郁闷,然后就在6.65挂单卖出了25,000股。大秦的调仓进度得加快了。前几天大秦的表现比大盘稍微好一些,主要是因为又有一些证券公司的研报出来推荐买入,甚至给出了增持评级,目标价都达到了7块多。你们这些券商啊,非要这么出研报,我也无语。不过我还是觉得大秦的仓位应该调整到40%以下,最好是能在30%以下。毕竟,在这种没啥大前途的行业里,加上管理层对小股东利益的漠视,真的没必要硬撑。

这让我想起从2007年到2017年间持有的卧龙,那时候管理层也是各种骚操作,我那时候就是一根筋,想着长期持有,经常滚动做T。但那个标的实在太差了,类似的情况不应该再重演。老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惩罚自己,感觉就像是自虐一样。
谋城

24-11-05 13:23

0
刚才去老婆公司的楼下餐厅吃了个自选,花了20块钱左右,各种菜品的选择还挺多的,吃完饭后慢慢地走着,聊着天。我想到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它超越人类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这样一来,除了宗教中的神之外,我们或许将迎接一个新的‘神’——AI。从宗教的角度来看,AI就像一个神,虽然它并非无所不能,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理解为介于上帝与普通人、佛祖与普通人、或是真主与普通人之间的存在。

这样一个新‘神’的出现,无疑会对现有的宗教体系造成巨大冲击。我大胆预测,未来几年里,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将会显著下降。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将会因此产生一系列广泛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来源和归宿产生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预言,未来十年内科学界将攻克所有疾病。这一成就的影响可能比宗教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它直接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如果未来几年生产力大幅提高,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和衣物几乎不再成为问题,对死亡的恐惧也能缓解,日常生活的许多痛苦可能会减少一大半。当然,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另一种问题——无聊。

在这种背景下,宗教赖以生存的两大基石——即对日常痛苦的慰藉和对死亡恐惧的减轻——将受到严重挑战。原本宗教告诉人们,只要做好人、信奉上帝,死后便能升入天堂。但如果未来的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甚至可以说人们已经在享受‘天堂般的生活’,那么人们还会向往那个遥远的天堂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失望,没有对比也就没有痛苦。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是AI这位新‘神’的崛起及其带来的冲击;第二大挑战则是其存在的基础正在逐渐瓦解。

因此,我估计在未来两三年内,特别是在西方社会,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因为显然,人们还没有为这样的转变做好充分准备。
谋城

24-11-05 13:16

0
上午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边走边听网页上以前自己转载的一些帖子,感觉挺不错的。以后可能每天上午散步,或者是下午睡醒之后,也会继续听。苹果手机的屏幕朗读功能还是挺好用的,不过偶尔会有些小问题,比如有时候朗读一段文字没读完,或者因为屏幕显示的关系,文字换行了,它就读得有点断断续续的,听起来有点别扭。但这些问题,相信随着真正智能的AI手机普及后都会迎刃而解。

说到AI系统,就像人的认知一样,虽然不一定在每个专业领域都很深入,但它有着广泛的知识面和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它对大多数事物的理解就能超越那些认知层次较低的人。现在的AI在很多方面还比不上专业的软件,但这个局面很快就会改变。我预测,不出一两年,我们的手机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现有的软件可能会被淘汰。比如翻译软件、英语学软件,还有一些记事、定时提醒等工具类的应用,对AI来说,处理这些事情简直是小菜一碟,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上午散步回来后,晾了衣服,然后开了电脑,重温了一篇大约半年前看过的视频,感触颇深。视频中博主回答了一个粉丝的问题:“为什么孤独是教育者的宿命?”或者说“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交易者选择了孤独?”博主的解答非常深刻和全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成熟的交易者之所以显得孤独,不愿意与人交往,是因为他们与普通交易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距。对成熟交易者来说,和初级者交流就像是对牛弹琴,尽管他们说的话完全正确,但对方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其次,交易达到一定境界后,更多的是向内寻求成长,而不是向外寻求交流。成熟的交易者已经不需要通过与外界互动来获得进步,而是通过不断自我反思和提高来适应市场。最后,成熟的交易者往往能够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几乎不需要团队合作,这与一般工作需要与他人协作的情况不同。交易者更像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角色,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战胜自己。

我自己最近也有类似的感受,似乎越来越不愿意谈论教育方面的话题,不确定是不是自己也达到了某种成熟阶段的表现,也可能只是自己的一个错觉。不过,无论怎样,今天持有的股票表现不佳,跑输了大盘,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投资需要耐心,我会选择继续持有。
追梦的人

24-11-04 22:43

0
有人半个月两次登革热
谋城

24-11-04 22:03

0
行,我来帮你润色一下这段话,保持口语化的风格:

现在我下楼走了一圈,想着大秦的走势,发现最近两个月对大盘的预判真是离谱,几乎就没猜准过。当然了,我不是说一定要100%猜中,哪怕是50%也不错啊,可我感觉连30%都不到。所以反过来想,还好我用的是网格交易,不去猜测后续的走势,这样就能避免因为瞎猜而带来的损失。如果按之前的猜测去调整仓位,估计亏得更惨。

昨晚想的那个方案,就是在中位线下方的B段和更下面的A段折腾,赚点差价。万一运气不好,价格跌破A段,触发更低位置的止损,可能一次会亏个七八千。但如果这种情况不是经常发生,靠平时赚的差价也能赚点钱。具体能赚多少,还得看各个品种或主力的操作手法,毕竟资金主要是主力在动,成交量也不大。

要是我能控制好投入的总金额,比如20万,满仓的时候最多用10万去操作,这10万可以开30手,但这个量确实有点大,未来半年到一年内,我会慢慢减少,不再增加更多的仓位,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风险。控制风险主要不是靠止损,而是靠仓位管理,当然现在也加上了止损,这样整体来说会更安全。等这些都熟练了,以后可能会慢慢增加仓位,比如从10手增加到15手,再逐步增加到20手、25手、直到30手。总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太急躁,不能用力过猛,毕竟只要鸡蛋期货还在交易,整体还是处于震荡趋势,我就能在这个范围内赚钱。

假设价格在中位线上方和下方各运行一半的时间,由于我不做空,所以在中位线以下的时候我不会做空,只会做多,价格越跌我就越买,一旦反弹我就加15个点卖出。所以真正盈利的时间段是价格反弹的时候。如果不算盘中反复震荡带来的交易机会,我有盈利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从A段或B段反弹的时间,这大概只占整个震荡周期的1/4。换句话说,所有走势中只有1/4的时间段里有我能抓住的机会,而且即使在这段时间赚的钱也可能不多。如果真想多赚点,可能还得把网格设置得更密一些,比如把每个价位的差从15个点缩小到12个点,这样网就铺得更密了。至于网的大小,对每个合约来说可能差不多,我打算设定一个大约200点的震荡区间,其中0到100点之间可能有更多的交易机会。

立花义正的《你可以成为股票高手》里提到,能抓住行情1/3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而我刚才算了一下,只有1/4的时间段里有交易机会,比1/3还少。而且他所说的1/3是指整个趋势或波段涨跌幅度的1/3,而我操作的只是25%的时间,每段交易的价差与趋势波段的盈利空间根本没法比。这也是为什么立花义正能长期坚持二三十年,每次只做一个股,先后做了三四只股票,却赚了几千倍甚至上万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经常跟踪主力,能感受到主力的操作风格,所以盈利会非常惊人。而我现在按这种方式来做,盈利可能相对有限,每年可能也就赚个百分之二三十。不过在期货这边,因为有杠杆,加上鸡蛋期货有明显的箱体震荡,所以我个人乐观估计,期货每年能给我带来50%到100%的收益,但这只是个大概的估计,还需要经过实践验证。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