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刚才看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林晓英教授对高中教育的看法,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但是我现在没有那么大的勇气,直接让娃说干脆不上了,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支持他多看课外书,上课嘛,感兴趣的就听一下,不感兴趣的随便了,然后什么作业考试之类的适当应付一下就行了。
对于老婆说的要保持中等,不能吊车尾不能低于平均水平,我觉得也没必要。呃,他有时间多看看课外书,对这个社会,对人的心理以及思考思维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的话,比他多学一些比较笨的知识,多考刷几道题,多考几分之类的,那要重要得多也更有意义一些。那我现在还是希望说,嗯,在未来的几个月或者一年,
人工智能能有个大的发展,或者说在未来一两年股市来一波超级大牛市,那这两个能实现一个?我觉得也可以对娃有更大程度上的支持。而且呢,如果接下来外贸啊内需都跟不上的话,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后各种拼命的卷考试可能会降温。不过今年的国考行业又有300多万人吧,比去年还增加了二三十万,那都往那边卷的话,现在很多地方经济不好,都发不出来工资或者发不了奖金了,我靠,你考上了又能怎么样呢?据说北大图书馆都有工作人员欠薪了,这个确实有点夸张啊。
所以要么人工智能大发展,你现在学的这些东西毫无意义,很明显跟人工智能完全没办法竞争;要么就是考虑到就业的问题,你现在多学一些其他的相对来说更有用的东西。最关键的是,如果说未来一两年有超大牛市的话,我们家庭的流动性总资产达到0.1个小目标,那老婆她就彻底放心了?她就不担心说啊,以后我没有上过大学,然后他自卑啊,或者说没有上过大学以后找工作,嗯,没有没有着落,完全没有竞争力。因为搞投资这些,你如果本金不太够的话,嗯,万一连续几年行情不好,那你吃什么喝什么?
说的好像你拼命去卷各种考试,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读研究生,研究生出来之后你就能够找一份工作就有得吃有得喝吗?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是说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怎么延长延后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当下避开这个问题,不管是考研还是考公,考编他都是避开当下的问题,就是避开我现在就要去找一份工作的问题。那我要去考考编的话那我要时间啊,对不对?那我现在不用去找工作,第一年没考上,我第二年继续考,它给了我一个借口。当然了,有一些人他确实是努力备考,但是我想啊,至少有一半的人处于那种打酱油的状态,纯粹是给自己找个借口,不至于说出去面子上过不去,或者说自己忽悠自己,让自己有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