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平常早上,老婆起床后会煮两个鸡蛋,再来两个青菜包,有时候还会加一根
玉米。再煮一份小米粥。大概不到8点左右吃完,她在收拾一下就步行去公司上班。我也会稍微收拾一下,准备下楼到公园走一走、逛一逛。然后10点多一点回来,把衣服放洗衣机里,50分钟后晾起来。中午的话,我会去老婆公司附近的一个自选餐厅吃饭,大概消费20~25块钱。晚上呢,我会去附近的钱大妈买一份青菜,再买一条鱼或者其他一些菜,晚上弄两个菜。吃完饭,我负责洗碗,老婆再削点水果吃。然后下楼丢垃圾,一起散散步聊聊家常。整个生活状态是非常简单的,特别是比以前上班的时候简单多了。
股市投资方面,我也在不断地做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很适合现在的我。最新的科技要适当关注,但经济类的问题了解了解就行。作为普通人,外面的裁员、降薪、房价涨跌、社保基数变化等问题虽然对未来有影响,但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被动接受。与其花时间去关注这些无法改变的事,还不如把时间放在锻炼身体、放松心态、多思考、多反思交易、多阅读上。不要让自己被负面新闻包围,浑身充满负能量,因为这些都是没用的。我现在能把交易做好,把身体养好,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是对于家庭来说,如果这笔投资真的能在牛市中赚100%,那以后也会有更多的底气,成为家庭坚强的后盾和支持。
很多时候,主要还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只要你真的想,确实可以管住嘴、迈开腿;只要你真的想,确实可以多花时间阅读和学;只要你真的想,确实可以多思考、提升认知;只要你真的想,确实可以把生活过得足够简单,整个人也可以变得更加纯粹。这些对于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交易能力都非常有帮助。
至于所谓的复盘,我其实很少做。基本上选股可能隔几个月才进行一次,个股的买卖点刚开始介入时会重点参考一下,比如20天均线、60天均线等。但这不是说在这些位置买入有多少优势,只是我总要找一个点来买入,不能选好一只股票就无脑买入。所以你也不要问我为什么选择60天均线,我只是恰好选择了它。如果你选股用的是价值投资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一个指标,尤其是偏向中长期的指标,介入即可,这都没什么问题,都是小问题。
在我看来,选股和买点都是小问题。对我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仓位管理,其次是网格的设置,包括网格的大小和每个网格点位对应的份数或金额。这些都远远比选股时机和买入时机重要得多。用技术派的说法叫择时,但我基本上不太注重择时,不是说择时完全不重要,只是我个人的能力有限,只能选择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入场。
在选股方面,我没有太多天赋,在择时方面更是完全没有天赋,所以我尽量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或者看个差不多就行。尽量把擅长的东西加入进来,让它们占据更大的权重。比如,资金量大一些的话,我不用太在意个股短期内的爆发能力,也就是不需要太关注它的短期表现,我更注重它的中长期表现。我不需要它在中长期有翻几倍的潜力,只要它能涨30%~50%,同时安全边际更高,这就比我直接挑一个涨幅几倍但安全边际很低甚至没有安全边际的股票重要得多。也就是说,我更注重它的安全性,而不是盈利空间有多大。
因为我不需要多大的盈利空间,靠网格交易方式,在10%的范围内一直震荡,我也可以一直赚钱;在20%的范围内一直震荡,我赚的钱可能会更多。所以,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把自己擅长的部分重点标注出来,按照这个套路选股票,这样在我的这套规则或优势下,不确定性尽量减少。
其实,网格交易在一般年份里,如果能赚10%~20%,已经非常不错了。现在的资金量比以前多一些,所以我不再奢望每年赚30%,把目标降低一些,赚15%~20%也完全可以接受。有200万的资金量,那就是30万到40万的收益,足够顶得上一个人上班的收入。当然,这个收入和我之前上班的收入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