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做正确的事~20241012~回归网格

24-10-11 23:07 9832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经过一轮暴力短期牛市洗礼
10月8日开盘终于解套
收盘又归于平静
回到从前

国庆节期间心心念念找合作资金
现在找来的资金如下:
老婆转10万资金过来
表姐10万直接投入我的账户
同学提供30万账户有偿合作收益分成
表哥提供5万新开的账户我来免费操作
舅舅打过电话后准备转10万代为操作不过没有下文
自己的期货账户有两万多
一上头又开通了信用账户

凡此种种
心态有点失衡
仓位打得太满

晚上反复思考
与朋友讨论后决定
期货账户和信用账户的仓位尽快平掉并暂停使用
剩余我的普通账户、同学和表哥的账户设置条件网格单
严格按照网格交易

做正确的事
慢慢来
稳住
终会是可以慢慢变富的

共勉。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85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4-11-11 20:47

0
**马斯克:特斯拉正改进Optimus机器人设计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近日透露,公司正在积极解决其备受瞩目的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瓶颈问题。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机器人预计售价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旨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全能助手,能够执行从遛狗到照顾孩子等一系列任务。然而,尽管Optimus的功能日益强大,**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简化设计来优化生产流程,以便实现大规模量产。特斯拉计划借鉴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积累的经验,比如通过共享零部件等方式提高效率,但同时强调不会牺牲产品的AI性能**。随着设计上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特斯拉希望最终能够克服这些障碍,让Optimus早日走进千家万户。_

OpenAI CEO奥特曼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大胆预测,**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2025年到来,而超级智能(ASI)则可能在未来几千天内实现**。这一观点得到了OpenAI内部员工的支持,他们认为奥特曼的言论与公司一线研究人员的看法一致。奥特曼表示,当前是创办科技公司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在AI领域。他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创业公司可以利用AI快速迭代和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谋城

24-11-11 17:30

0
中午时分,我小憩了约20分钟,股市收盘后又补充了一小时的睡眠。为了让自己更加清醒,决定出门散步并下单买了一些吃的。随后,我打算慢跑大约20分钟来放松身心。明日计划与妹妹一同前往惠州,收拾下之前购买的小房子,以便日后父亲能够居住。每逢周末,父亲可乘坐公交车转乘地铁,顺利抵达深圳为几位学生进行辅导。

今日持有的股票在收盘前略有反弹,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出震荡态势。尽管各账户间有部分交易活动,但总体市值仍有所下滑,幸而跌幅并不显著。
谋城

24-11-11 11:26

0
都已经2024年了,人工智能技术也已经过了所谓的“元年”,但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场景依然依赖着传统的人力劳动。比如说,网上购物还经常看到9块9包邮的促销,还有先使用后付款的服务,各种快递、外卖,甚至是送菜服务,背后都是大量的工作人员在支撑。有时候想想,真的会觉得挺魔幻的。

最让我觉得奇怪的还是教育领域。昨天老爸过来,提到有个家长早早地就把孩子送来补课,因为孩子的初中数学成绩跟不上,家长急得不行。这事儿听起来真是让人感叹,即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依旧没有减少,反而可能因为竞争更加激烈而变得更加严重。
谋城

24-11-11 10:53

0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我继续看书,《智人之上》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将近一半了。书里作者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现在的媒体,特别是AI和智能机器人,还有掌握这些算法的公司,它们有能力操纵我们的想法。它们不仅能察觉到我们的政治立场和消费偏好,还能利用这些数据有意识地引导或诱导我们,做出对他们有利的行为。作者说的这一点很有道理,我看的时候也在思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特别是对于国内的投资来说,我能做的似乎也就是投资腾讯这样的公司。腾讯已经是我自选股里的了,毕竟现在微信的用户量非常大,未来如果有新的应用推出,影响力也会非常大。不过,在人工智能这块,腾讯目前还没有太大的动作。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在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之前,腾讯是不会投入大量资源的。但是一旦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加成熟,有了清晰的盈利模式,腾讯肯定会第一时间投入大量资源,迅速占领市场。

现在的微信游戏其实已经是在“躺赚”了,不论是经济形势好还是不好,这些游戏都能带来大量的收入。所以,对于腾讯这样的公司的投资确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毕竟,如果资金没办法投向海外市场,可以选择的高科技公司相对还是比较有限的。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还是会有一些帮助的。或者说,我现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谋城

24-11-11 10:49

0
昨天晚上我做了两三个梦,最后一个梦特别印象深刻,梦到一个小女孩大概三岁的样子,好像走丢了。她不知道妈妈的电话号码,问她她也不知道。我当时就想,这孩子可能是故意不告诉我们,于是我说:“那我们打电话给警察叔叔吧。” 结果说完这句话,我就醒了。

刚才等车的时候,我还顺便跑了会儿步,感觉好久没有这样慢跑了。平时我的主要活动就是散步和做单杠练。这次跑步的感觉还不错,我也在想,只要身体允许,以后还是要多做一些这样的超慢跑,对身体有好处。

今天的股票持仓大部分都跌了,心情有点不爽。刚才还在想,为啥总是会做一些各种各样的梦,可能是潜意识里压力太大了吧。有机会还是要出去走走,换个环境可能会好一些。还有,我觉得这也和个人性格有关,有时候我非常感性,但做交易时又必须保持理性、客观和有耐心,这些都在抑制人的本性。但如果长期压抑,对心理状态肯定不好。

那些投资界的高手们为什么能保持理性客观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他们的生活水准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即使业绩不佳也能过得很舒服;其次,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并且可以去很多地方,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得到大家的尊重,这对心理有正面的作用;最后,他们见过的世面多,不必每天都盯着自己的资产变化或身边的琐事,而是专注于自己认为重要的少数几件事,比如阅读、交流和健身。

像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大佬,日常活动似乎就局限于这几个方面,因此他们周围的杂事就少了很多。而且,他们可能不需要亲自处理大量的信息,比如阅读新闻,因为有人为他们筛选信息,或者他们本身就不太使用电子设备,这样减少了外界信息的干扰。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每天都要面对裁员、失业、房贷、利率下降、烂尾楼、社保缴纳等问题,还要担心国际局势如俄乌冲突、美国大选等,但这些问题我们既无法控制,也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做出大的改变。即使能做一些小调整,对于净资产只有十几万的人来说,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但对于那些亿万富翁来说,同样的调整就能带来显著的效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谋城

24-11-10 21:24

0
调整仓位的首要目标依然是减少大秦铁路的持股比例。当前,我的投资组合中共持有四只股票,平均每个持仓约为56万元人民币。针对大秦铁路,若其股价上升,则计划卖出25,000股;反之,若股价下跌,则买入15,000股,逐步降低该股的仓位。尽管中国移动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我会坚持采用网格交易策略。对于类似中国移动这种波动较大的股票,我们无法预知何时会出现一波行情,因此重点应放在如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这类更为稳健的股票上。通过逐步调整仓位,将更多资源倾斜至美的和格力,以期获得更好的收益。如果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探,也可能适当增加这两只股票的仓位。

整体策略的核心是在这几只主要持有的股票间进行网格交易,尽管这种方法节奏较慢,但它结合了价格变动与仓位管理,属于低频量化交易的一种形式。潜在的风险在于,可能会错过股票上涨的机会(即所谓的“卖飞”),或者在市场下跌时被套牢。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必过于担忧被套牢的可能性,反而应更关注避免“卖飞”的风险。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四只股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因为其他股票的价格波动通常比大秦铁路更大,从而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这样每月或许能额外赚取数千至上万元人民币。随着资金总量的增长,通过差价交易获取的利润也会相应增加。这不仅是因为盈利的绝对数值提高,也是因为随着资金的累积,对收益率的期望值可以适度下调。例如,初始资金为数十万时,追求30%-50%的年化收益率;当资金增至百万级别时,30%的收益率已相当可观;若资金达到两百万,则20%的回报率亦可接受;而当资金规模扩大至三百万乃至更高时,即便是15%或更低的收益率也能感到满意。

为了适应资金规模的扩大,个人性格上的保守与谨慎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交易决策上。随着资金量的增长,对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愈发显著。预计需要一年至两年的时间来适应资金增长50%的情况。至2025年底则可能接近适应450万规模的投资。一旦适应了较大资金规模,后续的适应过程将加速。届时,考虑到适当的融资操作以放大收益成为可能,尽管实际操作中可能因资金量大而对融资持保守态度。此外,资金量的增加也将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是否继续深造学、家庭财务规划等方面的选择权增大,社会地位和个人自信也会随之提升。

长期而言,若能保持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每三年半至四年左右,流动资产即可翻一番,资金规模越大,增长速度越快。这可能吸引外部资金的关注,间接实现资金杠杆效应,进一步加快资产增值的速度。随着交易技能的提升及团队协作的加强,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改善,形成正向循环,促进交易表现的持续优化。

总之,在确保交易模式稳定并日益娴熟的基础上,面对资金规模增长带来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心理状态以匹配新的投资环境。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将资金分配至多个账户,由不同人员管理,以减轻单一账户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或是进一步分散投资组合,涵盖股票、期货、债券、基金及ETF等多种金融工具,以此平滑资金曲线,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谋城

24-11-10 20:28

1
可以让娃来做一个交易助手,然后我来教他做投资,但老婆不太认可这个想法。她觉得还是需要去学一下,看看科班出身的人是怎么做投资的,认为那样可以打好更好的基础。但我非常不认同她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她对交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科班出身的人都能赚到钱,那么那些经济学家岂不是都成了富翁了?但现在你看,大多数学金融或投资的人最终都去了券商、保险公司或银行工作,如果他们自己投资就能赚钱,又何必去给别人打工呢?

另一方面,她认为我只是个“野生”的交易者,没有受过正式训练,这一点她没说错。但她因此推断我将来赚不到多少钱,这让我有点不舒服。后来我在洗碗中途出来跟她聊,我说:“是不是我需要有一次大赚,比如赚个100%或者200%,你才会觉得我的能力可以了?”其实之前当别人亏钱的时候我在赚钱,但她觉得这还不够。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觉得与她的沟通有些障碍。不过,孩子现在还不急于做什么决定,所以这件事暂时不必太着急,毕竟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另外,现在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大,即便只是赚个百分之二三十,那也有四五十万的净收益,这已经相当可观了。而且我觉得期货市场还是值得期待的。我跟老婆还讨论过另一种方案,即我可以找一些投资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跟我一起操作,看看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实际交易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但她说,如果不给这些学生发工资,他们为什么要跟着我干呢?她说得也有道理,但我相信总会有人愿意免费学,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毕竟,大多数年轻人很难沉得住气,耐心地学和实践。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认知的问题。对于那些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的人来说,无论你怎么解释,他们可能都不会完全信服。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不是靠口才。即使是亲朋好友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更看重实际行动的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中国公司在追求规模化发展,因为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建立起口碑效应。人们更关心的是你的规模是否足够大,至于你是如何达到这个规模的——是像恒大那样快速扩张,还是像腾讯那样稳步前进,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我还跟老婆说,等到我满了18岁的时候,可以考虑去考取基金从业资格证书,之后我们可以成立一家私募基金,先投入200万作为启动资金,用我自己的技术和策略进行操作。计划是在一两年内逐步积累经验,并吸引一些熟悉的朋友加入,等基金规模扩大到数百万或更高时,再慢慢将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撤出,最终形成一个主要由个人资金支持的基金,类似于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模式。未来公司招聘时,还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内部基金份额作为激励,特别是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提供更多的份额作为奖励。当然,这些都是长远规划,目前最重要的是一步步来,我相信凭借现有的经验和不断的学,是可以实现这些目标的。我现在感觉自己已经接近那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了。
谋城

24-11-10 18:00

0
我刚才突然想到让Kimi在线查一下股息率和市盈率最优组合的一些股票,然后挑出排名前10的股票,但是很明显他误解了我的意思。他好像把市盈率和股息率混在一起当成一个数据了。我在想,连GPT-o1都发展到那种程度了,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对于这些简单的专有名词的理解,居然还能误解到这种程度,这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有时候我也在想,等这两年我真的达到一定程度了,我确实有必要换个生活环境,比如考虑去泰国或者马来西亚那边长期住着。至少在那边使用这些人工智能的时候,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最关键的是你会感觉到更自由,那边的食品安全也能做得更好,呵呵,当然只要你愿意花钱,那边的生活肯定也会比较爽。当然还有一个选择是日本,不过日本那边对个人现金和财产的要求肯定会更高一些。不过我想,如果这两三年真的有牛市的话,确实可以实施这样的计划。国内的这些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已经让我越来越失望了,如果接下来某个美国的大模型再不开源的话,我估计国内会落得越来越远。现在很多大模型的工具,基本上看聊天的过程就能知道它的智能水平真的是堪忧。
谋城

24-11-10 17:35

1
那我刚才又仔细检查了一下我的账户,发现目前的价格大体上都在我设定的网格价格区间里。所以,我就把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的单次买卖仓位调大了一点,但保持价差不变。这样一来,如果接下来价格有所变动,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仓位。现在的总资产是230万,其中持仓股票大约180万,仓位占到了80%左右。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个仓位水平我觉得还挺合适的。至于大盘未来怎么走,说实话我也猜不准,毕竟之前的预测都没怎么准过。

说到这,明天就是双11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选择把本来准备用来购物的钱转投股市呢?我也好奇,11号到15号这段时间内,全国会有多少公司发放工资。不过,上周五晚上的消息,说是会有100,000亿的资金释放,这算是个不小的利好消息了。当然了,也有人会说这笔钱主要是用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确实,现在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到过。而这次推出的100,000亿资金,相当于对债务进行了置换,采用的是期限更短、利率更低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能暂时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减少利息支出。同时,对于整体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很多人炒股都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普遍认为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如果经济开始好转,股市自然也会有所反应。虽然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投资者持有这样的看法,因此可能会选择进入市场或适当增加仓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表明了政府的态度。这100,000亿的资金规模虽然不是特别巨大,但也绝非小数目。我认为,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措施出台,就像之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样,先出台一个政策让市场活跃一段时间,等效果减弱后再出台新的政策,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延长市场的活跃期。

比如说,原本可能一年内房价会下跌30%,但现在可能是三年内下跌同样的比例,这样缓慢的下跌过程就像是钝刀子割肉,或者说是温水煮青蛙,让人逐渐失去敏感度。很多人在已经偿还了几个月供款的情况下,即使面对未来的房价下跌,也会因为不愿意放弃之前的投入而选择继续还款。从18年、19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市场波动,那些在19年、20年房价高峰期购房的人,如果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控制房价下跌的速度,坚持个七八年,大多数人的贷款就能还清一大半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人是因为首付不够,所以前期偿还的主要是利息,等到后期真正开始还本金的时候,如果房价真的大幅下跌,那真是欲哭无泪了。所以,当前的房产市场政策,基本上都是从各个角度出发,采取各种缓兵之计,尽可能地稳定市场,让购房者能够‘稳一年是一年’,最终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
谋城

24-11-10 16:55

0
今天中午两点多,孩子又随口抱怨说又要回学校“坐牢”了。我和老婆就逗他说:“别这么说嘛,今天有好兄弟过生日,还带了蛋糕去学校呢!”孩子听了也没说什么。

昨天晚上散步的时候,孩子提到如果将来高一读完,顶多把高二读完,高三就不打算去了,因为高二基本上可以把高中所有的知识点学完。我对他说:“行啊,等你高二读完后,你可以试试参加高考,反正当作一次体验也好,不用太在意成绩,至少不会有遗憾。”当然,我也告诉他,如果高一读完就不想继续读书了,也可以来帮我管理投资,交易日每天给你一百块钱,但晚上要适当做一些计划,第二天按计划执行。不过大部分计划都可以通过条件单自动完成,所以实际在交易时间段需要做的工作不多,可以看看电影、打打游戏放松一下。孩子听到这个提议很开心,可能主要是觉得这个工作内容不多,还能玩,最关键的是还能赚钱。

当然了,等孩子年满十八岁,肯定会让他去考驾照,还会帮他开立银行账户,包括证券账户和个人银行卡,到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账户进行操作。我还鼓励他去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特别是基金经理方向的证书。如果将来他的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也可以考虑自己组建一个私募基金。组建私募基金的核心是要用自己的钱操作,对于亲戚朋友的资金,愿意投入的就投,不愿意的也不勉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内部大奖章基金,量化投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至于招聘、团队文化构建等方面,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逐步尝试的。

这样做也算是继承和发展家族事业的一种方式,就像《戴维斯王朝》里的故事一样,从爷爷一辈开始,再到父亲、孙子,一代代传承下去。现在很多家族企业也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投资领域,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技能,未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至少能够保证自己有一技之长,谋生不成问题。

我还问了娃:“你们寝室或者班上有没有同学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或者人生理想有很明确的目标?”他说:“好像都没有,就我一个人有。”他还提到现在的同桌是个女生,对他说:“以后能不能教教我炒股啊,因为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太好,我怕将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孩子回答她说:“没问题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