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做正确的事~20241012~回归网格

24-10-11 23:07 9781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经过一轮暴力短期牛市洗礼
10月8日开盘终于解套
收盘又归于平静
回到从前

国庆节期间心心念念找合作资金
现在找来的资金如下:
老婆转10万资金过来
表姐10万直接投入我的账户
同学提供30万账户有偿合作收益分成
表哥提供5万新开的账户我来免费操作
舅舅打过电话后准备转10万代为操作不过没有下文
自己的期货账户有两万多
一上头又开通了信用账户

凡此种种
心态有点失衡
仓位打得太满

晚上反复思考
与朋友讨论后决定
期货账户和信用账户的仓位尽快平掉并暂停使用
剩余我的普通账户、同学和表哥的账户设置条件网格单
严格按照网格交易

做正确的事
慢慢来
稳住
终会是可以慢慢变富的

共勉。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85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4-11-19 10:46

0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求同存异吧
柳叶刀xp

24-11-19 10:38

0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自己学,只能自己用
现在不读万卷书,将来只能行万里路
冬季雪夜

24-11-19 10:29

0
现世有四种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交给一群专业的人来做。
追随高手

24-11-19 10:28

0
赞成你的看法
谋城

24-11-19 09:39

2
关于教育嘛,很明显,要是把第一性原理用起来,教育其实就是教书加育人。教书嘛,就是传授知识,不管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文化的。育人呢,则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做人做事,比如怎么看世界,怎么面对挫折,怎么成长,这些都是和个人紧密相关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浅显的理解,不过就算是在这些方面,现在的学校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似乎现在只剩下了所谓的文化教育,尽管现在也提倡体育和美育,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这些都被抛到了一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文化课上。

而且,学的目标不是让你真正掌握知识,而是教你如何通过考试,简而言之,就是怎样能拿到高分。从根本上说,教育本应是一种个人提升的途径,但现在却变成了一场竞赛,不仅班里有竞争,学校间也有竞争,更广泛的还有全市甚至全省的中考和高考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关心的不再是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否有疑问,是否在探索中有所感悟,而是最终的成绩,特别是与其他人的成绩相比的结果。如果平时你只能考40分,中考时你努力考了60分,而别人平时能考80分,中考时能考85分,那么你的努力看起来就像是徒劳无功。这就像丛林法则中的优胜劣汰,只有少数人能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进入更好的高中或大学。

然而,未来的学历有多重要,这还很难说。即便它仍然重要,但你拼命地去竞争,很大概率还是无法进入顶尖学府。大多数人注定只能扮演陪跑的角色。如果我没有那种应试的天赋,拼命去争也只是无效的努力,让自己的身心疲惫不堪。因此,我现在在考虑换个角度看问题,不必在那条拥挤的路上硬挤,自己另辟蹊径。当然,这样做会受到很多质疑,这是正常的,因为很多人看不到除了独木桥之外的其他路径。虽然前路未知且充满风险,但至少这是一条不同的尝试。

现在想想,如果走独木桥考入985、211高校的成功率是8%,虽然92%的人成了炮灰或陪跑,但至少有8%的人成功了。而选择另一条路的话,成功的几率未知,因为走这条路的人太少,缺乏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没有多少人会去统计这些数据,比如通过其他途径能否获得一技之长,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比如成为专家、赚到钱买房、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等。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了人们对未来的恐惧,走高考这条路虽然辛苦,但至少有个大概的结果可以预期。而走新路的人要么缺乏勇气,要么懒惰,要么不够自信,总之,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随大流。
弃医炒股

24-11-19 09:10

0
郭麒麟初中就被他爸退学了
谋城

24-11-19 09:05

1
早上看了一个视频,讲智商是先天固定的还是后天可以改善的?作者引用大脑的神经元研究的结果,智商一部分是天生的,后天也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天生的智商差异不到5%,但是我觉得这个5%的差异其实就足够大了。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同样是山区的孩子,学西成绩也能有巨大的差别。

作者继续解释,智商对应的基本上就是大脑神经元连接的活跃程度。他把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比喻成两个邮局,有一个小邮差在他们之间互相送信。慢慢地,这中间就会形成一条路,送的越多,这个路从最开始的没有路变成小路变成土路,然后再变成石头路,水泥路,高速公路。如果你练的足够多,那么最终你就会在这个方面的智商得到提升。他这个结论的话,我很认可。但是呢,最终作者说。一个人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是他没有说你具体的应该去怎么挑选。

下面是我的评论

感谢博主分享。谈一下个人感受。
  如果有机会发掘出自己的天赋,并结合兴趣爱好,只需要付出相对较少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别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不应该因为有无限的可能,就随便去挑战各种可能。毕竟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
  换一个角度,在有天然优势的方面做最多的努力,其他方面适当的尝试一下。就像打仗,先要有根据地,然后再去扩大地盘。
  作者提到如何改变,有两点我非常认可。一个是注重过程,另一个就是每次改进一点点一点点。补充一下,建议给自己设定一个小小的目标,完成时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同时设置中长期目标与奖励。
  如果你能够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互相鼓励,一起努力前进,效果会比一个人孤军奋战要好很多。另外个人也不太赞同博主说的,父母总是夸奖孩子的话,会带来的这个固定化思维,其实父母夸奖孩子也可以给孩子更好的身心健康的环境。
谋城

24-11-19 08:57

1
通义千问更新了一个苹果的版本,昨天晚上试用了一下发现,还是存在那个问题:通义回答时,经常中间一段有四五秒钟没声音,然后过一会儿又有声音传出来,应该是文字转成语音的部分出现了一些故障,这让我很难接受。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居然在这么小,而且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反复出现问题,我只能推测开发团队已经资源严重不足了。因为这个问题出现的概率非常高,并不需要用户参与,内部随便找几个人测试,很明显就能测出来。

昨天晚上继续看书《奇点更近》。怎么说呢,越看越对国内的这些ai大语言模型失望。
谋城

24-11-19 08:52

1
如果认为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
那么在家学西看作辍学也是成立的

以前教育资源贫乏
离开学校几乎没办法学西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
何况学校的教育相对僵化
加上应试压力
早就变形与不堪

在家也可以学西
柳叶刀xp

24-11-19 07:54

0
在家自学等于辍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