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
上板的票第二天封单如果低于预期,行情若是大幅震荡则开板的票回封可能性就很小,所以先砸盘/出货把钱赚到手再说,哪怕后面回封再打回来都行。
打板当天就炸板的,第二天竞价又不及预期的票一定是最先处理,无条件卖掉。
开盘弱就割,基本上不能高开或者快速翻红就割,特别是小盘股要趁流动性好的时候割,不然后面卖起来麻烦。
开盘强就等等,走弱再卖。
每天要对自己手上的票第二天怎么开,怎么走要有个大致判断,当然这个判断是要合理的,是大致正确的。
然后竞价和开盘看看哪些票超预期,符合预期,低于预期。
低于预期优先处理,超预期的留着看看,然后处理符合预期的。
永远是弱就走,强可以留。
当天打板第二天高开低开平开您都是怎么处理思路?
不要单纯的看高开平开低开,环境不同意义也不同。关键是要看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有时高开也是低于预期,有时低开也是超预期。超预期就多看看,低于预期就果断点处理。不过如何建立正确的预期确实挺难。
要问问自己买入的逻辑是什么,兑现了没有,没有兑现就拿着,兑现了或者低于自己预期就走。
预判很重要,经常说超预期和低于预期就是建立在预判的基础上,正因为有了基本的预判才会有超预期、低于预期、正常走势这三种说法。但跟随更重要,超预期了是否跟进,低于预期是否出掉,这些都体现在执行力和应变能力上。不光是盘前的预判,盘中也是不停的在预判和跟随。所以超短是个非常烧脑的工作,工作量真的很大。
此外不是说低开就一定是低于预期,要看环境,有时环境好但高开幅度不大是低于预期,有时环境很差烂板低开不多也是超预期。而且不是说超预期就一定能起来,低于预期就一定没戏,有时高开太多反而坏事,低开多了反而有戏。所以我说盘中也是不停的预判和跟随。因为没有竞价就出的惯,一般都会拿着多看下。
预判+超预期两者结合,很好的解决了被动跟随和上涨逻辑之间的矛盾。纯粹的被动跟随和纯粹依靠上涨逻辑都有缺陷,将看似矛盾的两者相结合,妙不可言。
开盘超预期不代表会一直超预期,盘面是不断变化的,开盘低于预期的股后面也可能超预期。
另外不是炸板后第二天高开就一定是超预期的,这个跟当时市场氛围的时间节点有关系,高开幅度和竞价成交量可能有一定关系。另外这种手法被研究多了最好能提前买先手,看到第二天高开了再买往往因为现在一致性的手法而失败。
有时候经常烂板高开后急匆匆的上了板,都来不及买入,就是因为交易行为太一致,但换手不够被炸的惨,所以要注意换手。
在盘面预期不高的情况下,只能套个利,不能有高期望。
举个例子,
绿地控股 周五尾盘被砸那么惨,今天高开不少,很快解放了昨天的套牢盘,对应这么大的成交量,就是非常的超预期啊。
该弱却不弱那就是强于预期,思考:什么是该弱,什么情况下该弱。
跌破分时不拉回是走弱的标志,但也要区分是主动性跌破还是被动跌破,一般来说大盘在拉升,个股却跌破分时我是拿不住的,喜欢卖掉。
大盘跳水之前很强势的票跌破分时我会留着看看,一般强的个股弹性都非常好,大盘一回勾都能弹回来。
一般来说指数大跌的情况下个股烂而不弱比较好看出来,就看指数跳水后的反弹个股的回封速度和封单情况,烂而不弱的股指数稍一反弹就回封了,封单上去的也快。
当天封不住第二天是不是无脑一键清?
如果没封住,说明抛压大,打不过,那就需要回调,以便再次发动进攻,因此第二天一般都先出局,观察。
打板当天能封住,但经常第二天低开低走,是什么原因?
应该是买了非主流龙头的问题,分仓打,提高样本次数,多练可以解决的。
低开低走要分清楚是个股本身弱还是受了环境影响,本身弱就早点割。
有时候当天封住的板第二天低开,这是一种机构或游资惯用的做盘手法,低开洗一下盘后再拉升,或者等到午盘开盘甚至尾盘再拉升。
做错及时止损,不要不分时机天天满仓干,尽量只做龙头,赚钱效应足时可以考虑跟风,越到行情后期越要往龙头上面转移,
行情转折期做跟风很容易大亏。看到撤单不跟着撤吧有可能砸开后没有资金回封,撤了吧有些回封资金直接就是大单封死,怎么办?
这属于理解力的问题,不过现在有些回封可能性很大的会死顶。最好的还是看好直接扫,或者死顶不撤单,不过需要极强的理解力。
如果是满仓一只股,拿着的那只又还比较强,建议还是先把手上的票卖好再去买别的票,可能会错失最强的票,不过赚到手的才是道理,留着钱第二天再买强的。无脑卖掉再去追别的可能造成两头挨打,心态会很受影响。分仓就好处理多了,先把弱的处理掉,再去追强的。
卖飞非常正常,昨天卖了今天马上大涨每个人都会碰到,至于买不买回关键看是不是符合自己买点,最好的是做到忘记成本,完全根据盘面强弱来买卖,
最怕的就是失去理智不顾一切买回来。
短线卖点:一是涨停板,二是跌破分时均线收不回的时候。是自己的卖点卖了就没啥错。后面没赚到的钱都是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也不用可惜,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就好。
能力到了自然就能赚到了,这里的能力包括买卖点技术,心态。不要怕卖飞,谁都可能卖飞的。
个人来说分时高位的小双头会卖出,低位的小双头根据换手和之前拉升的强度来决定是否继续等下一个高点。然后
逆势强势的票会多留留等下高点,逆势弱势的票就赶紧出了。盘口关键位置有垫单,是指股价回落到关键位置,盘口下边挂的很多买盘阻止价格下滑。就是有大买单硬顶。而关键位置就是容易触发大部分短线客卖点的一些位置,比如:均价线,前一波分时的低点之类的。
我一般也是不会全部买一个板块,特别是现在盘中一般有两三个主流题材表现的情况下。
东方通信 这种直线拉板肯定不值得打的,盘子大又还是跟风,多去翻翻历史牛股的k线图,特力,
三江购物 ,
四川双马 之类的,见顶后的调整期,直线拉板极少有成功的,这种要去也要等二封三封。
德威新材 你既然觉得能上板那就先卖好再去买票,我一般都会先把票卖好再去买。炒股到最后就是炒心态,技术方面大家都懂。
你如果全仓一股打首板的话肯定得打主流板块,非主流的话也得是股性很好的票才行。首板对收益提升最快的肯定是打到主流板块里的龙头,能吃到大幅的溢价。像
单票两三个点利润的算下来其实都是无效交易,会被止损的票抵消掉。
最好的结果就是换手分歧板,这种氛围太早的一封没必要上,至于半路不确定性太大,不是我理解的买点。我觉得就算
基于总龙头的信仰要加仓也是打烂板或者类似超频三 这样大幅换手后的封板。你每天买卖各五个票,盯的过来吗?
打首板确实不断盯着涨速榜,涨幅榜隔段时间也会看下。卖票一般心里会有个计划,优先处理不及预期的票。盯票和卖票之间偶尔也会顾此失彼,
重仓时一般先以卖票为主,毕竟分仓模式手上会有一些后排,会先处理掉,除非超预期。盘中极少有满仓的情况出现,我不太喜欢满仓的状态。我不会要求每个票都精细化卖出,
买的多的会关照的多些,观察的仔细点,有时达到获利预期也到了卖点直接就出了。
卖票确实不是一直盯着的,因为票比较多,又要卖又要买,所以超预期的看一眼了马上就切去看别的,低于预期的就先处理下。有时候打的板就是奔着机构去的,在打之前就提前预判已经有机构会现身了,然后消息很多时候都隐藏在了走势里,所以坚持做多头排列的碰到利好助攻的情况很正常。
我喜欢的
卖点一般是高位分时双头,跌破均价线,板块或者大盘拉升个股逆势走弱。
行情好再多打板,经常碰见大涨当天不赚钱的情况,但只要手上打到了龙头股,第二天再赚钱有什么影响呢。至于没买到龙头股,买不买跟风也要分情况,行情好可以买,有时未必最先涨停的肉最多。股性好、图形不错比如双响炮之类的跟风股可能肉比龙头还多些,但太后排就意思不大了,留着钱第二天上龙头吧。
当天烂板后,第二天环境不好时全天水下是标准走势,没啥奇怪的,弱势就卖掉。
用灯神的话说封不死的都是垃圾,双响炮还是要封死才好的。
不是封住了就肯定有肉,炸板第二天就必须开盘割肉,这样的话就是为了打板而打板,没有逻辑可言。
打板只有在有逻辑支撑且契合当下的题材热点风口主流的情况下顺便打个板,成功率才高,封不住也没事。竞价摁跌停个人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卖股方法,不要影响心态。一般喜欢
等摁完了反抽再卖,起不来再跌停卖,差不了多少。
多点耐心,少点急躁,多让自己理性,用理性去利用别人的情绪来进行操作。
跟着别人恐慌性杀跌我一般不会卖,会多留着等下。我从来不主动核按钮,会多看下盘面再定。
股票被套,隔天一般割肉还是做t自救?
该割就割,龙虎榜上的打板资金,没几个做t自救的,错了就止损,止损要坚决。股灾期间我记得当时节奏把握的不错,虽然没做到完全空仓,但是基本都是
轻仓挨跌停,重仓抄到了几次反弹,所以股灾下来没损失还有赚的。
记住一句话:
下跌趋势一旦形成任何利好都是给你跑路的机会。我当时基本都是利好出来就高抛,当天基本都会跌下去,
第二天抄底一些情绪崩溃的割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