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是只做一进二模式
0
股兄好,早上你已帮忙解答,现在好了,感谢
0
0
兄也加油。
正如万里长征,
还面还有过草地爬雪山,
不可大意呀!
0
加油兄,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未来可期!
0
苏辙《老子解》:“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此即无为、不言之报。圣人且不知其美且善也,岂有恶与不善继之哉?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此所谓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
【翻译】
世间万物自然发展变化,为我所用,而我并不对它们进行过多的干预或占有。我创造和行动,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也不依赖于它们。即使取得了成功,我也不以功臣自居。这就是无为和不言的回报。圣人甚至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美的或善的,那么又怎么会有恶或不善跟随呢?圣人即使处于贫穷低贱的地位,也不会有贫穷低贱的忧虑;即使处于富贵的地位,也不会被富贵所牵累。这就是所谓的“不居”。我自己都不执着于任何地位,那么别人又怎么能影响我呢?这就是最完美的居所状态。
【解析】
苏辙在《老子解》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读。针对您提到的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无为不言之教:苏辙提到“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这句话反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即万物自然发展,圣人不以个人的意志去干预,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这种无为的态度,不占有、不依赖、不居功,正是无为不言之教的体现。
2. 超越对立:苏辙进一步解释说,“圣人且不知其美且善也,岂有恶与不善继之哉?”这里强调的是圣人超越了美与恶、善与不善的对立,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这种思想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相对的,而圣人不陷入这种相对性之中。
3. 不居之境:苏辙还提到,“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这句话揭示了圣人不被外在环境所束缚,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都不影响其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种“不居”的状态,是一种至高的生活艺术和智慧。
4. 居之至也:最后,苏辙总结说,“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这意味着圣人达到了一种既不执着于任何状态,也不被任何状态所驱使的境界,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居”的状态,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综上所述,苏辙在《老子解》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强调了无为、超越对立、不居之境等核心概念,这些都是老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
0
淮南子《道应训》:“子发攻蔡,踰之。宣王郊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子发辞不受,曰:‘治国立政,诸侯入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合而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者,此庶民之力也。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爵禄,非仁义之道也。’故辞而弗受。故《老子》曰:‘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翻译】
楚国将领子发攻打蔡国并且取得了胜利。楚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且要赏赐给他百顷良田,封他为执圭的贵族。但子发却推辞不接受这些赏赐,他说:“能够治理好国家,使诸侯都来朝拜,这是君主的德行所致;能够发号施令,让军队还没集结敌人就逃跑,这是将军的威严所致;能够在战场上布阵战斗并战胜敌人,这是普通百姓的力量所致。如果利用百姓的功劳来取得爵位和俸禄,那不是仁义的行为。”因此他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些赏赐。所以《老子》说:“功成业就而不居功夸耀,正因为不居功,所以这功绩也就不会泯灭。”
【解析】
在《淮南子·道应训》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楚国将领子发攻打蔡国并取得胜利后的情况。楚宣王为了奖赏子发,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打算赐予他百顷良田和执圭的爵位。然而,子发却辞退了这些奖赏,他的理由是:
1. 国家的治理和政策的成功,使得诸侯国都来朝拜楚国,这是君主的德行所致。 子发认为,国家的稳定和强大,以及诸侯的归顺,是君主德治的结果,而非他个人的功劳。
2. 军队未集结完毕,敌军就已经逃跑,这是将军的威严所致。 子发指出,敌军之所以未战先逃,是因为将军的威严和军队的威力,这同样不是他个人的功劳。
3. 士兵们在战场上战胜敌人,这是百姓的力量所致。 他认为,真正在前线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是士兵和百姓,他们的勇敢和力量才是胜利的关键。
4. 利用百姓的功劳来取得爵禄,是不仁义的。 子发强调,如果一个人利用他人的功劳来获得个人的荣誉和利益,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子发坚持不接受宣王的赏赐,并引用了《老子》中的话:“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完成了某项工作或取得了成就,却不居功自傲,不把功劳归于自己,那么他的成就和贡献就不会被抹去或遗忘。子发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以及对于道德和仁义的坚持。
0
@股天乐 股兄好,我的账号网页版无法登录,麻烦给看看,感谢🙏
0
苏辙《老子解》:“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真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当事而为,无为之之心;当教而言,无言之之意。夫是以出于长短之度,离于先后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
【翻译】
人们总是根据事物的外表和名称来判断什么是美和善,但这些所谓的美和善,真的就是真正的美和善吗?他们没有意识到,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这些对立的概念,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哪一个是绝对的。
比如,当你认为自己很高的时候,如果有人比你更高,相比之下你就矮了;当你认为自己走得很快的时候,如果有人走得比你更快,相比之下你就慢了。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跟随自己认为的美去相信它,那么你的理解就偏离了真理。
在做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无为的心态,即不强求结果,顺其自然;在教导他人的时候,我们应该传达一种无言的意旨,即通过行动而非言语来传达。这样,我们就能超越长短、先后的局限,达到一种既不美也不恶、既不善也不良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世俗的价值观就不足以影响我们了。
【解析】
苏辙在《老子解》中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释。针对您提到的这段话,苏辙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
1. 相对性的认识:苏辙指出,人们通常以形态和名称来区分美恶、善恶,但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他强调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等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比较而存在的,没有一方可以独立存在而成为绝对标准。
2. 超越对立:苏辙认为,如果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如美或善),而忽视了它的对立面,那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他提倡超越这种对立的视角,达到一种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的中庸状态。
3. 无为而治:苏辙提到,处理事情时应以无为的心态去应对,即不以个人的意愿去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在教导他人时,应以无言的方式传达,即不以言语强加于人。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4. 超越世俗的价值观:苏辙进一步阐述,如果能够超越长短、先后的计较,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那么世俗的价值观就不足以影响人的内心。这种状态是一种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的境界,是老子所提倡的“道”的体现。
5. 圣人的境界:苏辙描述了圣人的境界,即圣人不以自己的处境(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来定义自己,他们超越了世俗的忧虑和牵累,达到了一种无为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是老子哲学中“无为”理念的体现,也是对“道”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综上所述,苏辙在《老子解》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强调了超越对立、无为而治以及达到一种超然的道德境界的重要性。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老子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0
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
今译:美的事物,是人心所趋向、喜欢的;恶的事物,是人心所远离、讨厌的。美好和邪恶就像喜怒一样,善和不善就像是非一样,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喜怒有着相同的根源,是非来自同门,所以不能偏向哪一个。“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六者,都是自然如此的,不能偏爱、执着其中任何一个侧面。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今译:事物自然地生发就已足够,人妄加干预就会失败。
原文: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王弼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今译:要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要靠个人自己的智慧,强加给别人的就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
原文:功成而弗居。
王弼注: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今译:根据事物的本身特点去利用它,自然能获得成功,并非自我的作为产生的结果,所以也不以功臣自居。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注: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今译:如果硬把功劳放在自己头上,那么成功就不能维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