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363 联创光电核聚变及高温超导万事俱备只欠带材?
一、联创高温超导的应用场景
600363联创光电是近年来在国内率先介入高温超导产业化及其应用推广的公司,已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标杆企业,更可与业内最知名的美国CFS公司一较高下。联创超导的技术及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
1、金属感应加热设备(电热转换率提升近50个百分点从而大幅降低使用厂家的电费等成本);
2、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与银夏合作,生产国内最大尺寸的半导体晶硅棒,再切片就成为目前85%市场被海外厂商垄断的晶圆硅片);
3、
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产品已为成都环流3号及合肥
BEST 提供验证支持,后续还将聚焦环流3号的升级改造、星火1号堆40亿以上订单、中国聚变正在规划的聚变堆等)。
除了上述3项已实施的应用外,联创的高温
超导技术及产品还可应用于电磁弹射卫星(昨天刚首单中标1960万元,是继可控核聚变后另一重大题材,明天另行分析)、磁悬浮轨道等等,这两项均是很值得期待的。
二、束缚联创高温超导业绩爆发的主要因素
上述第一点所述的应用场景都将大量使用高温超导带材。然而,截止2025年6月全球高温超导带材的年产能仅约1.5万公里,即使全部供应联创都无法满足其星火1号的2万公里带材需求。
由于高温超导带材紧缺,且价格仍处于较高位置,包括联创在内的中下游应用推广受到较大限制。目前的联创能买到合适的带材也只能省吃俭用,优先或囤积用于核聚变验证、晶硅生长设备、及即将应用的电磁弹射卫星。带材供应不足就像空有一身本领,但却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其业绩爆发。
三、如何解决高温超导带材紧缺现象
1、按目前已公开的上海超导、东部超导、日本FFJ等大厂的扩产计划,预计2026年、2027年产能扩大到3万、4万公里。
2、根据上海超导引用的赛迪数据,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9亿元(其中38%用于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磁体),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05亿元(其中49亿用于可控核聚变),年复合增长率为达54%。
3、联创基于自身发展对高温超导带材的强烈需求(按目前看个人预计每年至少需要1.5万公里)以及全球高温超导带材供需缺口的持续紧张。联创的大股东已在今年5月底以1亿注册资本成立“江西弦核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与上市公司同在联
创科技园区内。2024年,联创在该园区投入1.5亿进行厂房及办公楼改造(已完成),既大幅扩大了联创超导的产能,想必也为新成立的“江西弦核能源材料公司”腾留出生产场地。
4、本人对照“江西弦核能源材料”与“上海超导”的注册信息。“江西弦核能源材料”完全复刻了“上海超导”的经营范围。从附件图片可见,两者的粉红色、黄色、灰色部分完全一致。且“江西弦核能源材料”较之“上海超导”增加了核材料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以及技术开发服务等经营范围(详见附图篮色部分)。
5、既然联创大股东成立新公司生产高温超导带材,关键的问题是其有无能力或能否克服技术壁垒生产高温超导带材?本贴前面介绍过,现在的“上海超导”的主要科研团队就是在10年多前从“联创”分离出去的,两者可谓同宗同源,联创在此领域有着先天的技术沉淀。况且,联创一直与多家第三方科研技术团队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从技术能力上看,联创拥有很大的优势。
6、个人认为,“江西弦核能源材料”今年内建成生产线,明年供应市场的可能性较高。如此,600363联创就能有稳定且具成本优势的高温超导带材(目前上海超导供货的高温超导带材毛利率竟达61%)。且联创超导在2026年才开始真正爆发放量,用上自家大股东的高温超导带材正合时宜。
综合以上,本人认为600363联创光电的核聚变及高温超导业务爆发万事俱备,只欠带材。一旦大股东对其高温超导带材供应无忧,联创的业绩就将在2026年迎来真正的爆发。以上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