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anliao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文仅作为个人思考的纪录,不作为投资建议。
趁着假期,我在思考这次行情的定位,是对我自己的定位,以正己心,定神去燥。
我和大家一样,从一周前的5千亿到一周后的2.6万亿,确实是目瞪口呆,包括经历了几次牛市的长辈,也是感叹这波的汹涌。
因此带来内心的躁动和焦虑是不可忽视的,而且随着行情越发的超出认知而越是焦躁不安,直到市场休市,我才有时间好好消化这波“情绪”。
没错,就是情绪,这不单单在我身上发生,在如今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发达的时代,炒股和不炒股的都已经被“传染”,这假期,哪哪都有人在讨论,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发酵过程,情绪的发酵会产生预期差,而且这种情绪还是建立在压抑了几年的社会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出现营收和盈利问题,居民别无选择开始使劲存款不消费,从而再次导致各行各业的业绩问题形成负循环。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尝试出财政政策去刺激,但无疑是落不到大众本身的,也或许还没到点火的时候。
我一直认为咱们的**是在大气层的,所以鄙人不才,两年前就开始思考今天的这个画面,我没有去想太多背后的逻辑,我只感受到这几年大众的希望之火在逐渐减弱,欲望在消退,住房不炒之后,最大的消费品被剥夺了投资属性,中青年的奋斗没有锚点,从而影响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很多人会去比较30年前的日本,但我相信我们领导班子不可能不知道,也早就开始制定了战略和策略。因此我很有理由相信需要来一次全民信心的修复,实体经济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我能想到的就是靠虚拟经济,靠那个能快速让人上头奋不顾身往里冲的股票,使得“存款”流动起来,只有流动性才能刺激经济,需要的是万众一心。
但是大家都知道,狼来了几次,特别是去年828的伤害,消化了一年才重新修复,如果这次要刺激到位,这火点的要够猛,再配合假期的发酵,才能逐步扩大影响,变成“全民运动”,这时间窗口和人性的把握,每一步棋应该都是制定好的策略。这不单单是给大众的一次信心,是大众自救的一次机会,也是给企业的一次机会,股票本来就是提供企业的一个融资平台,因此后续一些企业的动作我也是非常能理解的。做过行业研究的都知道,净利润10%年收益的行业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现在看看牛市给你的收益,你说能不解渴吗?
述说了一些思考背景,还有很多细节不可多说,回到我对这次行情的定位。
很大概率上,这是对大众的一次短期机会,但对我而言,走上职业的我,我需要平常心去对待,做超短的我,却认为是我长跑的开始,我要的,是长跑的胜利。
重点分几个方向写下我的思考:
一、预期
对大部分股民来说,要抓住这次机会,这次机会是近乎“平等”的,至于能把握多少,取决于个人认知。刚刚有提到情绪被点燃了,一周体验卡给到了大家,再给7天长假去发酵,肯定还有很多人是唯唯诺诺,将信将疑的,那么这个预期差就产生了,只要有预期差,所有的子弹自然就会分成梯队,假设分为1-10的程度等级,率先进场的肯定是10,甚至还想着哪里还能撬杠杆干,这批资金是有魄力的,也是初期最需要的,而后面9、8、7级别的资金大概率会在节后开始陆续进场,而5-4-3-2-1级别的资金,会在行情一直超预期的情况下被带动进场,最后的最后接在顶部。这是很现实的路径,本身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谁都知道,音乐停止,牛市结束,一定是有人顶峰接力站岗,如果你不想做这样的人,除了提高认知的方法外,要做到的就是要信早信,然后知足离场,千万不要去赚最后一个铜板,最专业的团队都赚不到最后一个铜板。
二、策略
每个股民的账户,分解一下,主要分为现金(即没有购买股票躺在账户里的钱,这钱可以在银行账号躺着,也可以是证券账户躺着,后续我统称为子弹)、股票、仓位比例以及购买资格(比如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其中最重要的是子弹、股票(选择的标的)、仓位管理。
(1)已上车的,满仓干的,在早期要做的就是拿好筹码,不要轻易下车,但是要做好自己的预期管理,尽早设定止盈的目标,而且最好有一、二、三级的目标,比如100%、50%、30%,达到了就要果断离场或者逐步出金,避免情绪导致的主观决策再进场最终得不偿失,一定要相信认知以外的钱,除了靠个人运势留下来,一定会还回去的。
(2)已上车但没打完子弹的,择股这个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这篇就不多说了,但是剩余的子弹千万不要乱买,牛市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波结束的,所以如果相信有牛市,更安全的一定是前几次的分歧回调,特别是第一次,个人认为,如果相信有牛市,最好的满仓机会就是第一次分歧回调,往后再出现的分歧,必然伴随的就是风险系数变大。当满仓之后,请参考第二、(1)。
(3)还为上车的,想上车的。就一句话,要信早信,要上早上,先成为(2)然后成为(1),然后达到目标果断逐步离场,落袋为安。如果犹犹豫豫,迟迟不敢上,越往后,越没人能给你建议,因此风险随时都到来,市场风险是其一,最大的风险是个人的主观心态和操作风险。
三、方向
开盘我就说了这波的行情其实也是充满着情绪的,其实用超短的情绪战法,是非常好用的,而且是容错极高的,从连扳情况就能看出来。我们做超短的,本身就是在熊市缩量的环境里锻炼出来的,遇到放量的市场难道还不是满是春天的感觉吗?
情绪周期讲究的是什么,讲究的是赚钱效应,现在赚钱效应如何?930一个绿的都没有,最差的是2%,接力标的打板最差的收益是5%+。
情绪周期还讲究方向和逻辑。每一轮牛市的特征都是流动性激增,这次924的政策大礼包也是给流动性加足了杠杆,这是场内的,以国民的文化属性来说,场外的估计才是更凶猛的,假期听到民间已经抽空了。
情绪超短还将就龙头,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我提到视野升阶。之前在熊市的存量市场里做超短周期,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个票带动的赚钱效应周期,寻找的是个票龙头。但在爆量市场,自然就要升阶到板块,找板块带动市场的赚钱效应,这次流动性本因,那么第一波“龙头”已经很明显是券商,所以无论是大A还是隔壁港岛,都是券商带头冲锋。
因此我们用情绪超短的龙头战法来说,自然必须要去券商,有什么货抢什么货,主升不用考虑什么标的优质,现在看的是板块,板块etf都连板给你看,你说拿的什么标的还重要吗,再迟一些可能才需要去弱留强。拿完货就享受主升,主升过程中也会遇到分歧,甚至首阴,首阴上车的环境背景不用多说吧,越好的情绪氛围,首阴越是确定性买点。如果已经拿够货了,不要轻易下车,直到高位加速后滞涨就果断离场。
“龙头板块”主升之后,见顶高位盘整,才会开始其他方向的补涨。所以这里也提一嘴,如果没买券商,拿着其他题材不愿意换的,也不用担心,连基本面最差的房地产都能轮到(但不建议继续拿房地产,毕竟这个市场看不到反转的可能性)。
整个赚钱效应,按照情绪周期来说,在环境较好的情况下,一般会以龙头双头或者二波见顶后结束,就像2015年的券商,1月份第一波见顶后,4月份再次双头后结束整个行情。不一定是固定路线,但大差不差,仅供参考。
本篇我主要推演一个大方向和容错率最高的策略,至于龙头板块高位震荡的时候去其他方向,这个就要看专业水平了,无法大众普及。包括很多人去看往年的牛市有多少天、多少周、多少个月,这些考究都没有意义的。交易市场,讲究的就是买点和卖点。买点已经出现,现象也说明了环境和氛围,源源不断的开户和权限开通,加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不可同日而语,说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加速走势,缩短整个牛市的时间,因此不要去固定路径去比较,如果出现了极大的亏钱效应,果断离场,切记非专业人士不要回头。
本篇就说到这,明天写一篇关于心态的,也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重点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