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长篇纪实:《炸了,6万到300万再到6万》

24-10-03 12:06 19119次浏览
打板不炸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简 介

牛市前夕的爆火的回忆录,短线圈号称“熊市纪念碑”,众多游资留言互动。
也曾作为新星崛起,最终折戟沉沙倒在牛市前夕
9月19日起笔,9月23日完稿,9月24日启动史诗级大牛市。
目前重振旗鼓开启实盘,重走长征路。

因为确实不知道淘股吧的发文规则,可能有的文字和图片会被吞,如果出现不连贯,见谅。

正 文

历时3年半,从6万到300万;然后历时2年半,从300万到6万。(分仓,无杠杆)
翻译一下,用了6年时间,6万起航最终回到6万,命运给我备注了一个大写的“666”。

一切回到原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却又好似漂泊半生。

谨以此文,纪念2019年到2024年9月中旬那轮牛熊周期,敲打自己,警示他人。
打开淘股吧APP
135
评论(36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时间煮股2022

24-10-03 18:30

15
逐字逐句看了兄的文字,我的能力不足以发表建议,但内心确实被震撼到了,也班门弄斧说几句,如有冒犯请见谅。[淘股吧]
1,天赋需要沉淀,去芜存菁。
感觉老师是“天赋型”选手,市场嗅觉非常敏锐,多次拿到市场先手,享受到高额收益,但天赋需要沉淀。退学是很多人的光,他自己说交易是在“我和小明”这个帖子之后才有所进步,帖子也说到看小电影不受影响,看别人涨停内心毫无波澜,能看得出来退学大神已经有极强的自控力,只做自己看得懂的行情,不随意出手。老师的天赋很好,从6-300-6的过程中,我没有感受到相对稳定的模式,也许老师忘记说了,也许老师比较能力超高,很多模式都能信手拈来,成为自己的武器。我想各种融会贯通会需要很多的时间打磨细节,毕竟要从狼嘴里面抢肉,还要在衙门抽刀前抽身,都不容易,6年不一定够,精简模式更能体现自身天赋和优势。
2,只有进攻,没有防守。
老师展示的所有曲线当中,我基本上看不到空仓的时段,每天都在波动,也就是人没有休息,一直处于紧绷当中,容易被行情左右,无论好坏。 行情是一段一段的,主线并不是每次都会无缝衔接,尽管投机永不眠,但这是市场合力,不是个体,每天都出招,也就没有时间蓄力了。 
3,风险。
写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的逍遥刘强,十多年做到20亿,半年亏完,最后跳楼。他最后总结的几条教训“对于基本面的过于执着让我忽视了技术面的风控提示”、“永远不要高估了政府的能力和智商”、“当风险来临时,保命最重要”等都强调的是风险,老师也没有定期取钱,绝大多少时候都是全部身家博取收益,足以说明对交易的热爱和执着,但强如利弗莫尔,最后一次破产前也给妻儿留下了保障,他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直能赢,所以也预留了后手。
这几年看了很多高手的经历,起起落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有能东山再起的人都拥有“纠错”的能力,希望看到老师对于风控有更多的讲述。

简单 * 迭代 * 时间 = 复杂/精彩,这是李笑来在《思考的真相》一书中给出的公式,大致意思是再简单的系统,只要不断迭代升级,再辅以不可或缺的时间,就能达成极度复杂的系统或者无限精彩的结果。 
所以,希望老师简化操作,迭代心态,然后趁着这波牛市,重返巅峰,届时凡属过往,皆成云烟。
一点杂想,展示给老师,更是写给自己。
最后,在牛市之初,感谢老师的分享,给与更多人冷静!
打板不炸

24-10-03 15:58

14
第四章 冬之凛冽
[淘股吧]

曾国藩将幕僚草拟的奏折中“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战、败二字的顺序不同,奏折的意味陡变。

前者给人悲观,后者给人希望。

19、立 冬(屡战屡败)

节气进入冬季,股生也进入冬季。

从杭州后回来后一波从30万做60万,其中后半段是适逢北交所启动。我算是第一时间识别到北交所启动,第一时间摇旗呐喊,甚至因为这个和一些朋友发生过观点碰撞。直到现在我自己第一次在东方财富这种大中军上收获涨停。我才知道,确实资金量大小有别,思考的东西不一样。北交所这种东西,别人是根本不会参与,不存在什么看多看空踏空啥的,人家根本不看。

这为我后面的败退埋下了伏笔。我由于经历过“可转债元年”,所以2023年底主观认为这是“北交所元年”,我想依靠北交所元年让自己重新崛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讲道理,其实也算北交所元年,只是北交所后面给的强度、持续性和容错率,比当年的可转债差的太远。退潮时过于凶猛。

2023年12月,参加完一次婚礼后,我感染甲流,高烧一周多。然后吐血,诊断为严重的鼻窦炎,又住院2周。这2周我在病房用手机操作,确实像被蒙上双眼的疯马,连续两周回撤从60万到27万,出现人生最快的“腰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好就好在,好尼玛的又亏回去了。


20、小 雪(战友们的成长)

27是我的本命数字,到这里又是一波困境反转。春节前微盘股暴跌那段时间,我还是通过北交所意外的躲过大跌,还赚了一些。春节后,万丰奥威开始第一个板时我就注意到了,我之前主观极度看到的低空经济在酝酿了,然后参与低空经济赚了一波,最高时从27万到68万了。4月底5月初开启一波回撤到50万。

这些年,我一直走下坡路,但一起交流的小伙伴却在一路成长。当然他们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一波回撤20-30%是常有的事,但最终他们总能出坑新高。因为,他们都走的正路,即“核心、前排”,而不是像我这样一会转债、一会北交、一会N次新。他们始终在适应市场风格变化,融会贯通后,甚至能主动尝试引领。所以这些年,我其实输的不冤,再多的意难平和时运不济,都因为没走正路。

小方,上个周朋友圈官宣6年440倍。辉煌的背后是2024年初中文在线单票亏损回撤2000万。签名“方积极不抱怨”,可见内心坚韧。他做核心标的,用他的话说只做“T0”(T0梯队核心股),不做“T0”(转债这类套利)。

阿厦,始终围绕前排核心标,不做任何套利型交易,自控力极强,分仓龙空龙,虽然时常出现较大回撤,但因为始终在核心标的上缠斗,所以一旦反弹总能快速出坑。从交易模式及容量上看,也许,未来是最有潜力成为一方游资的。

阿举,2022年上半年最惨时一度亏到几十万。他是勤奋型的代表,基本都复盘到深夜2点,通过“有效”的勤奋实现了认知提升。他的崛起是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认识量化风格,适应量化风格,到最终利用量化风格。此后一路开挂,目送他突破一个又一个整数关口。

无意中翻到2020年3月这张比赛图,那个赛季结束时我80万。我上面一个andy是阿举,下面一个更猛,由于过于低调我就不展开了。

人生无巧不成书,命运有时冥冥之中注定结局。走偏门,即便初期赢了,如果留恋不退场,注定死路。


21、大 雪(屡败屡战)


2023年年中,那个时候市场被量化统治,最开始是题材日内打爆,次日冲高出货,没有任何持续性;到后来日内都打不爆,量化自食其果,没人陪他玩了。那段时间短线做正股的苦不堪言,而我也因为畏惧正股的地狱难度,而重新捡起了转债。

这一刻,其实我是十分清醒的,我再次捡起转债,不是因为转债市场有多好,而是因为正股市场阶段性太差了。如果巅峰时的转债市场是1米8且多金有8块腹肌的深情男大,这时候的可转债可能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路人。但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可能还剩下的做转债的选手中,我基本是最厉害的之一了。原因也很简单,之前厉害的,很多随着体量的增大已经无法做转债了,还有执迷转债的已经被消灭了。所以大浪淘沙后,一旦转债市场出现一些弹性(转债阶段性小牛市),那我在转债领域就算是降维打击。

时隔2年,再次参加了实盘赛,50万的本金已经不好意思用“打板不炸”这个牛逼轰轰名字,这也是长期亏损后的自卑和压印,总觉得低人一等不自信。于是用了一个小号“天外天”。
在那段正股疲敝,转债相对活跃的时间,愣是依靠转债弄出了11连阳,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日内8个点以上的大阳。比赛10多个交易日时间,已经从50万做到90万。



5月份大赚后,6月份大亏,当时转债还没退潮,我是自己浪,每天开盘赚全仓5%,然后一直撸到收盘亏4%,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周多,当时我已经感觉不对:“这还是开盘我能大赚的市场,我都因为控制力差,做得如此烂,那如果遇上我每天开局就亏损的市场,那全天不是要亏爆啊”

这个担心,理性且客观,不久就实现了。7月,开局赚23%,第二周最后两天亏光;下半月又赚25%过月内高点,最后两天亏光。这是的转债市场已经不对劲了,量能、弹性、逻辑性、容错率全是负反馈。

我已经是经过了充分努力,但最终抵不过市场的走弱。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彻底离开,或者只留一小部分资金参与。

22、冬 至(奋力且无效的抵抗)


长达2年半的下坡路,绝大部分时间不并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想了很多办法去抵抗。

比如,2022年下半年,刚开始大回撤时,为了抵抗盘面诱惑,我想过暂停交易。国庆前后,我开始跟风学“陆地冲浪板”,直接停止几天交易;比如想去长沙找松松玩,同在长沙的第一个群的群友牵牛小王子也邀请我去他那里玩,但最终因为疫情方面的原因取消了行程,那段时间又在成都家中亏了不少。

比如,2023年8月我甚至开过一小段时间的粉丝群,我之前是很清高的,但到了最难过的时候还是放下了脸面。

比如,2023年7月,我已经意识到只有不断取钱,才能挨过冬天。并在6月30将62万的账户取12出万,7月1日从50万开始,想着以后源源不断取现。

但下坡路是有惯性的,一切抵抗都在现实和运势面前都变得苍白。除非真的重塑自我推倒重来。


23、小 寒(家庭的港湾)

今年5月开始撸可转债,想着依靠敏锐的手法,只撸开盘那流动性、弹性最好的10分钟,然后直接收工,每天就赚开盘那2-3个点,对我的能力而言其实已很容易的,就像摆摊一样(当然我的控制力不支持见好就收)。

我的初心,是致敬我的母亲,我母亲在90年初的改革开放初期,依靠摆摊卖鞋子赚到了第一桶金。不过后来被我爸爸炒股亏了不少,所以家境始终一般,如果当初那些钱去买房子,我可能也是房二代了。

多年后发现,我好像越来越像我那92年入市的父亲,一腔热血投入股市,漂泊半生却一无所获。不过,这也是一种人生。


我爱人是人类高质量女性,就是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BBW。起初,我离开那么好的工作职业炒股,我爱人是愤怒且不可理解的。但我也是强势性格,凡事说干就干。有一段时间她对我失去工作耿耿于怀,且冷言冷语相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我炒股开始理解。每天晚上回来都看见我认真复盘和记录,她很疑惑为啥都亏成这样了还这样努力。久而久之,她甚至佩服股民的韧性和坚强。在我顺风飘的时候泼冷水提醒,低谷的时候充满鼓励,这几年最对不起她。


所以,我比很多人幸运的是,有家庭这个最终的避风港。
24、大 寒(溃败)

最终,6月大亏,7月小赚,8月大亏,9月彻底雪崩。

这么多年我没有破罐子破摔过。但9月的大亏让我感觉是有点破罐子破摔了。

回顾起来我好像也没有破罐子破摔,但可能最终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吧,不顺的时候,真的可以长达一个月的不顺。幸福总是相似,不幸各有千秋。


具体不想描述了,就说最后几笔吧,N次新差1分熔断,次日亏20%,割完再次日涨27%(N富特);

半路的炸板(南都、森远);

涨停的炸板(岭南,割肉后反包);

没炸的硬板因为大佬的恩怨情仇次日集合竞价被核跌停(天茂);

因为被天茂核跌停触发不爽机制,排队半天后撤了后面5个涨停的巨肉二板(大唐电信,不撤能买到)



这就是天要收拾人了,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最终,我从最高点300万回撤到6万。

满屏交割单,一把辛酸泪。

凛冬降临,万般寂灭,始有新生。


本篇完结,不知股生是否还有希望。
张起灵来啦

24-10-03 16:14

13
我没有看到你对模式的总结,你一直想依靠感觉来做,但是人的状态是浮动的,没有一个模式锚定你的操作行为,赚再多也没用。因为你赚的钱是没有重量的。
隨波逐浪

24-10-03 16:01

9
楼主是捧着金饭碗,然后丢掉在缅A找屎吃。令人唏嘘。
打板不炸

24-10-04 09:47

7
其实我根本不希望来牛市。要翻身也不指望牛市。我的小伙伴都是熊市做起来的。牛市反而拿不到前排
打板不炸

24-10-03 12:15

7
第一章    春之希冀
[淘股吧]
1、立    春(开始职业生涯)

6年前的2019年初,我在某央企的成都分公司工作,工龄12年,税后年薪也是20多万,如果撑到两年后提拔高管,税后年薪60-80万。这在成都,不算低了。以我当时的资历和积累,只要自己不作死,两年内几乎是必定晋升的。
但是受到顽主比赛前辈涅槃重生、索老师、北交炒家等大神感召,我毅然放弃了熬出头的央企高管晋升机会,离开白银饭碗,拿着6万回家全职A股。
我至今记得我老婆气得打滚的画面,现在想来自己很不负责,但当时我脑中的画面是:“心中无女人,拔刀自然神”。
 
  
 
年薪20万的人拿着6万全职炒股,听着有点荒诞,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奇葩。
当然更多的受了退学炒股的感召,我可能是全网极少数最早关注退学炒股的粉丝,大多数人关注退学时是2017年下半年,而我是他上半年还只有3万元打板安阳钢铁时就持续关注他了。也是因为他,我觉得6万本金完全够职业了。
打板不炸

24-10-05 07:33

6
大部分人都死在这些术的层面。因为每个模式只适用于特定阶段。非适应阶段性价比就很低。牛的人可以早一点看出当前阶段哪种模式赚钱然后执行。但大多数是看不出或做不到
打板不炸

24-10-03 13:51

6
12、大  暑(命运的分水岭)
[淘股吧]

由于可转债的持续火爆,上面持续点名后仍不降温。最后的辉煌是2022年5月18日永吉转债上市首日收涨280%之后,次日下午还挑衅式地从-15%拉到+15%,我当时有不好的预感,我隔着屏幕都在喊:“傻逼低调点,别作死”。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那个周末,上面雷霆出击,第3次修改可转债涨幅规则。
以深市可转债为例,最初是没有涨幅和临停限制的;
2020年3月横河一役,惊动了管理层。
管理层第一次修改可转债规则。深市可转债改成了20%和30%涨幅分别进入临停,但最高涨幅没限制。当时很多人都说转债完了,因为都怕进临停后的不确定性。
我说没事,理论上还是无限制涨幅,完全领先于正股。
转债市场低迷了半年,在2020年下半年被破解,大家慢慢发现只要顶过两次临停,其实还是和以前一样,于是出现了2022年10月23日的正元转债一天翻倍,涨幅170%,次日银河转债模仿一天翻倍。 
 
 

管理层再次震怒,第二次修改可转债规则。从二次临停后无限制涨幅,改成二次临停到14:57开始一次集中撮合成交,这笔完成后进入集合竞价。
那么最终涨幅就上限了,这个上限我算对了是57.3%时,当时几乎所有的都算错了,他们都没把收盘集合竞价前那笔集中撮合算进去,都认为只有43%的涨幅上限。
当时一片绝望,都说转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我仍然认为57.3%的涨幅上限仍然绝对领先于正股。
沉寂一年多后果然启动了2022年上半年的可转债持续行情,当时也没有最终进入二次临停以后涨到57.3%的例子,最多大概也就42%涨幅,不过这已经够用了。
但这一次市场投机和管理层之间的平衡被永吉转债彻底打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监管层第三次修改可转债规则。而这一次,是绝杀,改得太绝了。把可转债日内最高涨幅锁定在20%,那么和创业板、科创板相比涨幅上限没有任何优势,也比不上N次新和北交所。而且,这20%不是以前临停那样摸到那个价格就行,而是要持续不断的封单。由于涨幅的限制,t0这个优势又变成了劣势,因为t0,实际上转债比正股更难封住涨停,因为正股t1当日低吸和点火资金不能反手砸出,而转债t0半路资金可以在涨停砸出,实际上多了很多抛压。对于涨停次日的溢价也是大幅压制。
这一次规则改动对于可转债已经是狗头铡了,而我飘了。因为前两次转债规则修改后,我和别人争论并看好转债突围都被我说对了。这一次还是偏执地认为转债还有机会和性价比。
我的理由很牵强,我认为正股以后也会t0,而转债的涨幅限制会是正股t0之路的试验田,而我想去当那个先遣部队。这属实是自己强行安利自己了。洗脑的最后,把自己洗进去了。
可能是路径依赖,也可能是爱的太深,总之这一次我彻底错了。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因为规则确定修改后到具体实施还有半个月周期,还借着惯性逆风滑翔了一个月,甚至是加速盈利。这也让我对可转债大局观的错误判断更加坚定。
规则修改后,松松说暂时彻底放弃转债,思考别的出路。而我不以为然。
这一个路口,我给了松松两个帮助,一是劝松松不要再取本金了,因为已经很稳定且已经取出很多了,过度取本金无法复利做大。二是拉松松进了我的第三个交流群,松松在这个群实现了他从不会正股,到精通正股,再到不断迭代的转换。
这一刻,我和松松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
相遇时,他40万(不算取出的),我150万。
分水岭,他40万(不算取出钱),我300万。
现在我6万,他800万。这转折了多少倍,计算器都按冒烟了。


按照现在写网络小说的套路来讲,到现在的春、夏两章还算爽文吧。但接下来的秋、冬两章,就是虐文了。
爽文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但真正的精华在后两章。下坡路和逆境、绝境中,很多反思、人性、彷徨都会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春、夏两章我是苦笑着写,那么秋、冬两章我可能就是噙着泪水写了,边写边扇耳光那种。
早期接触短线时,在淘股吧经常看到“不曾长夜痛哭不足以语人生”这句话,当时无法感同身受,现在刻骨铭心,希望你们永远体会不到。
打板不炸

24-10-09 15:39

5
我300万亏成6万。问题在回撤需要说吗?
打板不炸

24-10-04 09:46

5
我真不信缠论那一套谢谢你。作为市场派我只信周期、情绪、题材、节奏、预期差。只是我自己失败了而已不是市场派那一套失败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