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就来办公室了,不知道写点啥,随便写点吧。
[淘股吧]1、
海能达这个票《股海贼王》兄赚了300万,一路格局。这种格局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当明确见顶的时候,还是要及时辙出来。为什么说11月1日收盘后,能确定海能达是见顶了?因为当天不只这一个票,还有
常山北明,双药药业这些高标龙头全部都是高位跌停,市场当天有近300只高位股跌停。不管这个票有多好,他终究还是要见顶的,当他涨了很多倍以后,在高位放量天地板,次日再一字地板开,这是明确的见顶信号。这种地板也不能去撬板。不仅是个股,还有市场整体情绪一起看,就能确定见顶了。海王兄格局到昨天才清仓,其实可以不用格局这么久。
大众交通9月9日一字板开,随后直接跌停,次日一字地板,这种也是见顶的确定信号,第三天有人撬板也不能去撬。当你确定他见顶了,再去撬板,风报比就不高了。
还有2021年6月8日,朗资股份连续开了两个一字地板,当时我也说这个票确定见顶了。现在回过头去看,那就是历史大顶。
2021年6月3日的
南侨食品,我6秒钟亏了10万,也是天地板,他这辈子估计都涨不到这个价了。
2、
贝因美和
万林物流上周四开盘买入贝因美,直接从水下三个点拉到红盘五个点收盘,周五高开两个点,但开盘后直接往下走。我停留在对他的强势印象中,以为他会继续强势,实际上他已经走弱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比如周五的人博周末的消息,但周四的人把周五的人的预判给预判了。或者周五结束的国常会没有消息刺激,所以走弱。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他走弱了,一个高开的票,开盘后直接往下走,反抽还翻不上去,那这不是弱是什么?
还有万林物流,周一我买的当天板了,周二开盘后直接往上冲,这是好事,他冲的时候你可以拿着,但是他冲上板后完全没有封单,根本没有跟风盘过来封板,当时我也已经很想出了,那这个时候就要赶紧砸。注意,是往下砸,立刻成交,而不是挂在高位等成交。即使你卖不到板价,你还有足够的机会卖8个点,再加上前一天的一个板,两天18个点,你还想要多少?把这些交易做好,把能拿到的,拿到手。两天18个点,这样下来,一个月能翻倍了。不说翻倍的事,假如你一个月做30个点,5万起步,一年是116万!一个月30个点,曾经是退学炒股的目标,你觉得少吗?如果上周五,在开盘集合的时候,我直接把贝因美砸了,收获10个点,其余的不要了,这样可以吗?其实如果能够这样,这是非常优秀的操作。因为对于这两只股,当时我都没有很高的预期,我看懂了他们的买点,但我根本不看好他们后面还会有多少涨幅。那么这就说明自己的内心不确定,且不说盘面如何,你自己都感觉不到确定性的时候,你就不应该持仓。
结论已经出来了,当你完全没有把握,你不知道这只股接下来是涨还是跌的时候,你应该马上清仓。
3、
中国软件上周四早上,我是舍不得急于扔掉中国软件的,但当时我看中了贝因美的买点,而且当时我确定看对了,贝因美我买了以后直接涨了8个点。但次日我没有卖好,我在贝因美上的收益刚好抵上在中国软件上的亏损,白忙活了。而我扔掉的中国软件,已经两连板。
不要总是换股。把一只股做好,做精,再去做下一只。除非你是买错了需要纠正,否则如果你买了以后,马上又不喜欢他,一点耐心都没有,那你当初就不应该买他。这说明你开仓的随意性太强,太盲目,这就是胡乱操作,不仅风险巨大,而且当真正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没有子弹。
所以,要减少操作,看准了再出手。如果不能提高胜率,交易的次数与收益只会成反比。
中国软件和
中国长城,他们炒的是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这是大的故事,想象空间大,符合当前的热点。而贝因美他是卖奶粉的,炒的是生育刺激消息,空间有限,没有很好的板块效应和赚钱效应。什么是板块效应,比如中国长城封板,就能带动中国软件封板,或者他俩兄弟一起封板,这就是板块效应。贝因美,不管是个股的体量,还是板块的体量,以及故事的级别,现在的大资金都看不上。
定故事,选个股,找节奏。故事永远是处于战略地位的。
昨天说的,预判和不预判,这两个矛盾的家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处理和平衡他们的关系。
贝因美和万林物流,这两个的买点我都看对了,但我又都没有卖好。问题出在哪里?我想主要原因是我把做“短”和做“长”搞混了。对于贝因美和万林物流,我并不看好他们能涨很多,对后面的上涨空间,我连预判都给不出来。尤其是万林物流,当他在上周二冲上板以后,我当时是恐慌的,我害怕他掉下来。那么这样的票,如果你做了,那就马上走,不要格局。即使你做错了,亏钱也要走。如果能不做这种票,那当然最好。如果你一定要做,那就要尽快走,这个方针肯定是正确的。
10月21日
城地香江开板的时候,我当时买了,当天的价格是11.89,我当时对他的预判是,这个票至少会涨到15元以上。那这个就是很好的预判,最起码我看好他,我相信他大概率还会上涨,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在次日开盘上冲以后,直线掉下来,杀破分时均线,我都没有出。一个我看好他能涨到15元以上的票,现在才12块,我出他干啥?所以当时我淡定的持有,当天封板了。这就是预判的好处,因为看的“长”我才能拿得住。
但下一个票,我看的长,但操作却做的“短”,我做错了,这就是
中粮资本。10月28日,我在16.26追高买入中粮资本,尾盘继续拉升至8个点收盘,没有封板。当天我让朋友也买了,收盘后我跟他说,你放120个心,明天会有大把的资金来给你抬轿。这说明我当时对这个票的感觉非常好。为什么我会强烈的看好他?一是当时我预判高标快要见顶,资金会做高低切。当时是周一,实际上到周五才出现300只高标全线跌停的见顶走势,我预判的早了一点;二是中粮资本虽然没有太明确的故事,但他确定是一只调整到位的前期人气股,他的人气地位层级是够的;三是他当时的量能和K线形态已经走出了完美的结合,这是一种风来了,猪都会上树的形态。当个股技术面,人气,市场节奏,都具备了,那他为什么不涨?第二天开盘后他也上下振荡,但我拿到上板后出了。为什么我要出,就是因为我的格局太小了,一个我十分看好的,刚刚起涨的人气标的,我在板上出的时候,正是人家的买点。如果我前一天没有买,这个也是我自己的买点。就因为我已经赚了十几个点,我想把他们变成现金,所以我出了。而我出了以后,又看不上其他所有的票,还是想买他,那还不如不要出。我当天出的价格是18.7,第二天补救的机会来了,我在18.2挂了单买回,但辙单了,如果不辙单,正好可以买到,当天从我挂单的水下三个点又封板,次日连板。
对于中粮资本,和当初开板的城地香江一样,我是十分看好他的,所以中粮我应该根据自己的“预判”不要出,如果卖错了,应该及时纠错买回。
那么,什么时候我应该预判,什么时候又不能去预判,一切以市场实际走势为准呢?
当你看好一只股,预判他马上还会有30%-50%的上涨空间时,你可以不看分时,也就是不管市场的实际走势。
而当你对一只股的未来没有预期时,理论上这样的股你根本不应该去买,如果买了,不管盈亏,尽快走。如果你已经赚了10-20个点,你还不走,那你就是个傻子。
国庆以来,刚好一个月,我操作了近20只股,几乎每天换股。到头来发现,真正给我带来收益的,只有城地香江和中粮资本。而这两只股,恰好是当时我买入以后,完全不担心,次日必涨的那种心态。买入以后心情平静,不担心他们会下跌。而其他的时候,我买完以后心里都没底,我盼着他上涨,但又担心他下跌。
要么是急于冲进去接下落的刀,比如在11月1日市场高标全线回落,低空板块全线走落的时候买入
东安动力。
要么是想在低位捡便宜,比如11月6日,在9.02买入
电广传媒。
要么买了极其冷门的杂毛,比如在10月31日午7个点追高买入
众鑫股份,虽然确实是封板了,但次日直接低开四个点跌停。
要么买了自以为是的题材,比如在10月17日
海联金汇前一天涨停,次日平开后直线下杀,反抽拉起来时买在最高点。
要么胡乱买,比如10月17日在7个点追高买入
可川科技,我连他做什么,炒什么,完全不知道。
... ...
我做了多少错误的操作,无效的操作,还好我抓住了两次机会,导致近一个月来,我的账户是红色的。但这些错误的操作,无效的操作,蒙蔽了我的双眼,扰乱了我的内心和节奏,使我与核心人气股,渐行渐远。
如果你买入一只股,你害怕他下跌吗?如果你感到害怕,请不要买入。股价下跌是正常的,关键是你买入以后,如果他下跌,或者一旦他下跌,你就不知所措,那说明你在买入的时候没有想清楚,确定性不够你就出手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应该尽快出局。
如果你买入一只股,你的第一想法是为了赚钱,请不要买入。一只股
值得买入,不是因为你一买了马上就能赚钱,而应该是你仅从交易的角度出发,他出现了确定性的买点,所以你买入。
如果你在执行买入操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那你就会去捡便宜。
如果你在执行卖出操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你就会在一只股明显走弱的情况下,舍不得卖。因为你会想着自己刚才在高位的时候都没有卖,现在卖你就亏了,你还想等他涨上去以后卖个好价。
如果你在执行买入操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你就会盲目追高,无视风险。
如果你在执行卖出操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你就会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感到恐慌,不知所措。
如果你在执行买入操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你就会急于每天满仓,没有好的目标时也胡乱买股。
如果你在执行卖出操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你就会频繁换股,想要抓住每一个机会。
... ...
总之,把钱不当钱,钱就来了。
你的心里没有钱,钱的心里才有你。
平静的内心,是交易成功的基石。
买入或者卖出,是因为一只股出现了确定性较高的买点或者卖点,仅从交易本身来说,你应该买或者应该卖,和钱没有关系。交易的过程和本质是基于确定性去交易,不断的提高确定性。钱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只是交易附带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