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做正确的事--2024年实盘之四(期货版)

24-09-02 22:57 7941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股票账户大秦一波下跌被套
计划6.60-6.70-6.80-6.90各设置条件卖单2万股
如果有成交则低2毛钱接回
第一笔6.60卖出后转出2万作生活费
转出2万到期货账户

后续资金配比(目标):
30%股票甲(大秦或大秦可转债)
30%股票乙(待定)
30%股票丙(待定)
10%期货

目前期货初始资金1万元
盈利将近1600元
相当于盈利16%
两周能达到如此收益也不错了

后续每个月最少转入1万元
最多持有3手
只做多
网格交易
20点空间一个单位
每个单位一手

期货标的:鸡蛋主连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90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4-10-03 23:44

2
阅读书籍的一个显著好处是它能让人的心境更加平和,避免过多外部信息的冲击。在股市认知方面,我感觉自己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尽管这么说可能显得有些自夸。当我阅读大量文章或观看别人的观点记录时,常常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许多漏洞。比如有些人会说,你现在赚得多,但将来可能会一把亏出去,所以现在最好不要参与。这种逻辑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难道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就不应该享受生活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对于争论对错或是谁胜谁负,我现在并没有太大兴趣。至于指导他人,我也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资格。即便是与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交流,也仅限于闲聊,而不会给予具体的建议。毕竟我自己还没有完全回本,虽然今年已经赚了四五万,但目前持仓还差不到一万才能达到成本线。实际上,我发现不少老股民都处于类似情况,反倒是新股民和那些热衷于短线操作的人表现得异常兴奋。

能够撰写成书的人,其平均水平往往远高于论坛或上的内容创作者。然而,股市中存在一个悖论:真正赚钱的人往往不愿意写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辛苦摸索出的经验即使结论简单,也不愿轻易分享;另一方面,担心一旦公开后这套方法失效。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花时间写作纯粹是浪费,宁愿自己交易或指导后辈来获得成就感。再者,从经济角度考虑,写书带来的版税收入并不丰厚。即便是一本定价六七十元、有一定深度的书,在折扣后实际售价可能只有三十元左右,作者从中获取的版税收益相当有限。一本书如果印量为6000册,作者最终拿到手的版税大概也只有几万元,这对于一些成功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大。

此外,虽然出书可以增加个人知名度,从而带来讲座邀请等额外机会,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兴趣的。有的人更喜欢低调地进行交易,不喜欢成为公众人物,或者认为自己不擅长表达。综合这些因素,愿意且有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文字的高手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保持低调,默默积累财富。
谋城

24-09-29 12:05

2
昨天折腾一天
终于搬过来了

下午还要回去继续打扫一下,
房东夫妇有点吹毛求疵。
一个破沙发研究半天
说我们把沙发左边扶手那里拆掉了
厨房的燃气灶里面说不干净
没有拔出来洗
老婆说拿不出来
女房东还不信
自己试了下
的确拿不出来
更过分的是油烟机有个接油烟的钢槽
说里面有油污残留
其实每次我都及时倒出来,目前只是底部残留完全流不动的部分
要彻底洗干净
因为上次租给我们的时候是非常干净的
然后还有一个中介带看房
房东努力想说服对方
结果显然没成功

房东在提到沙发时
我和老婆说我们很少坐这个沙发
因为太深了
坐下去无法直接靠到背
还建议直接扔掉再买一个
结果男房东脑洞大开
提到沙发上有靠枕的
是我们把靠枕弄丢了

这脑回路

租房这么多年
第一次遇到如此奇葩
谋城

24-09-27 20:33

2
大概两百本,大部分是股市类且偏于心理分析类
其次思维类
少量历史文学思想类

处理掉的四五十本。



谋城

24-09-27 17:20

2
看着其他的股票大涨特涨。大秦还在那里趴着装死不动。那我当然着急呀。但是着急也没用,只能安慰自己,别人账户小一天涨个10%也没多少钱,我的账户资金量大一点,涨个10%能顶上别人本金了。那涨不了10%,涨个3%也可以啊。总之呢。没有优势也要自己创造一点优势,想象一点优势出来喂。在股市交易嘛。找到自己的优势很重要。如果你没有特定的优势的话,你就要尽量保守一点。不过好消息是,只要你愿意找。多多少少总能找到一些优势的。
谋城

24-09-26 18:20

2
一个星期以前股民们还在无语问苍天。暴力反弹到这里。大家不再犹豫。明天以及下周还有一个交易日,总共两个交易日,可以干到哪个位置?我不太确定,但是。很简单,国庆节前只能长不能跌。如果其他的力量跟不上国家队的资金。也能对上,我估计可能有个几千亿在那里早就囤好了,等到啥时候顶不上的时候他上去顶。很大概率可以干到3100甚至3200。当然这只是个人胡乱猜测,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momoco123

24-09-26 10:43

2
那些公募基金经理还不是一样,学历大多清华北大,身边有专业调研团队,宏观分析团队,风控团队,大数据团队,营销团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真正到了交易的时候,个个都在打听那些大基金公司买了啥,然后仓位照抄,就等着躺着收管理费。纸上谈兵永远是最容易的,等自己上了战场,遇到一点波动,很多人早已慌了阵脚,现在公募基金被ETF基金取代也是大势所趋,你一个个基金经理头衔,标签搞得牛逼轰轰,结果收益惨不忍睹,糟蹋了基民这么多钱,被时代淘汰也是情理之中。
谋城

24-09-25 10:07

2
在思考方式和做事风格上,我和我的妻子有着显著的差异。她主要从事货运代理工作,包括海运和海空联运,这些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日常中遇到意外情况较少,非常适合她的性格。她不需要深入思考复杂的问题,只需按照流程和规章制度处理实际事务。例如,在搬家这件事上,她很快就能做出决定。她只看了几个小区的几套房,大概6套左右的两房,前天晚上就迅速定下来了。当然,她目前的工作让她对住房有更高的发言权,而我则更多地提供参考意见。
生活中难免有小摩擦,比如我不小心丢掉了她想留给妹妹的衣服,她有些生气。但我知道,作为夫妻,总需要有人活跃气氛,所以我尽力哄她开心。值得庆幸的是,她生气时不会大发雷霆或摔东西,只是生闷气,而我通常很快就能哄好她。这一点对于我在股市交易中的心态管理也非常重要。
有时,我妻子对房子的看重让我感到压力,尤其是当我们的收入有限,而她又迫切希望购房时。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样的期望就完全不可取,但如果我的妻子是这样的性格,我可能会感到难以承受。事实上,这些年来,她已经忍受了很多不便,包括频繁搬家,她的户口还挂在公司的集体户口上。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在盐田买一套两房,这样她如果不上班,住在那里也会很舒服。我们会挑选那些品质好、小区环境佳、户型方正、南北通透的房子。价格可以稍高一些,但一定要确保居住舒适。毕竟,深圳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了10万大关,市场上的房源众多,我们可以慢慢挑选,直到找到最合适的。
作为购房者,我们的心态是挑剔的。以前可能因为选择有限而不得不接受一些不理想的条件,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会更加注重品质。既然要花钱,我们当然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房子。
我妻子对房子的要求确实有些高:她希望房子不吵闹,朝向好,户型方正,最好是南北通透,小区环境好,楼层适中,没有太多蚊子。这些要求单独看并不过分,但结合起来,可能市面上80%的房子都不符合。所以,有时候我想,如果要买房,压力还是不小的,因为要找到满足她要求的房子不仅不容易,而且往往价格也会更高。
当然,如果牛市能够持续一段时间,那么这些都不是问题。
谋城

24-09-21 16:40

2


升维思考
降维行动
或所谓降维打击

~

聪明如你,请做题:

一个盲人有5双白袜子和5双黑袜子,除了颜色差异,其它一模一样,弄混了,请问如何分开?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启示的智力题。

答案很简单:拿到太阳下去晒。‍‍‍‍

在阳光下,黑袜子吸热更快,所以通过触摸,盲人可以感知到袜子的温度差异,从而将白袜子和黑袜子分开。

最初,盲人只能通过触摸袜子的材质,但无法区分颜色。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温度”这个维度,通过阳光加热,创造了一个新的识别维度(温度差)。

这就类似于在复杂问题中引入额外的信息维度,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我曾经写过“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本文像是下联。

顺着这一点,我想谈及信息的“维度”。

最有名的“升维思考”,也许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在牛顿物理学中,我们处理的通常是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运动,时间是一个独立的量。

但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框架,称为四维时空,将时间和空间视为相互关联的统一结构。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和能量会弯曲时空,而物体在弯曲时空中的运动实际上是沿着时空曲线运动。

由此,人类对物理世界有了更加精确的解释。

就你我而言,我们究竟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未知的事物?我们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也许每个人都是如盲人摸像一般,通过不同角度的特征做出推断。

了不起的高手,往往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认知维度,例如围棋天才独具的“感觉”,杨振宁推崇的“Taste”。

AI通过降维简化问题,通过升维来揭示更多的隐藏信息,这一点在深度学的领域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以至于机器可以获得8年前人类还自以为独具的“感觉”。

在大模型时代,AI借助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获得了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的“高维思考”能力。

而此时,人类的联想和提问能力,就像是构建一个维度,或是在大模型的向量空间里,勾出一段彩虹。

就像扔出一个骰子,对于未来的可能性,我们要升维思考,考虑6个面的概率,可结果只有一面。

这大概是“升维思考、降维行动”的一个简单隐喻。

人工智能:现代方法》说: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领域不仅涉及理解,还涉及构建智能实体。这些智能实体机器需要在各种各样新奇的情况下,计算如何有效和安全地行动。

我们需要理性思考,也需要理性行为,尤其要在“存在不确定性时取得最佳期望结果而采取行动。”

升维思考与灰度认知,都和概率论有关,再加上基于时间的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贝叶斯定律常常现身其中。

更现实一点的场景是:对于一个投资者,需要升维思考。例如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但是他的模型是通过多个维度的证伪,来切割出钻石的。--本文提及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底层的原理(可感知的那部分)是想通的。

而行动本身,往往是降维的。

从数学的角度看,我们需要一个(相对)最优概率;

从物理的角度看,系统需要(相对)最低势能状态;

从决策的角度看,人类必须采取行动并接受一个黑白分明的结果。

多面骰子在空中飞舞,最终只能选择一面朝上。

投资者最终需要做出“买或不买、卖或不买”的决策,而且行动越少越简单越好。

降维行动的例子:京东说要“多快好省”,拼多多只要一个“省”。

那些大事不糊涂的人,那些过得不错并且还能轻松的人,大多是在维度上取得了胜利。

现在做事不容易,许多行业和公司都在谈“转型”。但是,如果没有维度上的突破,可能只是在原路上瞎扑腾。

活在二维世界里的生物的死局,往往要靠超越维度来破解。

“井底之蛙”看似是关于视野的隐喻,其实是关于维度的类比。

本文从一个我喜欢的智力题开始,将毒酒问题的二进制解法,类比为更高维度的胜利。

类比可能是鲜活的,但绝不严谨。甚至于在文章的推进过程中,升维和降维都会出现一些概念的交错。

类比和隐喻都是思考的脚手架,请你能用且用,用完后记得拆除。

更广阔的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全体人类的一个维度。

所以,请活出你自己。
谋城

24-09-21 15:29

2


~

原作者:柚子girl

网格交易的核心是什么?

网格交易的关键,是行情波动,而不是趋势方向,行情不论涨跌,只要价格在网格区间波动,网格交易就能捕捉利润。

网格交易的核心有两个点。一个是网格的区间设定。将行情划分成多个等间距的层次,每当价格测试到网格的边界时操作。

如果间距选择太大,行情到达开仓,补仓,止盈的位置,需要更多的时间,交易频率低,盈利会降低。如果间距太密集,则补仓密集,风险就更大,所以选定区间很关键,可以根据产品的历史波动规律来制定标准。

另一个核心是资金分配。网格需要在不同的价位买卖,而且订单有可能被套很久,合理使用资金尤其重要,仓位太重,浮亏太大,风险很高,仓位太小,盈利就太少。所以选定合理的仓位是控制风险和实现盈利的关键。

资金分配总的原则是宁可保守也不要激进,太激进的仓位浮亏太大,可能影响我们的交易心态,导致执行力出问题。另外可以在盈利之后,使用复利把利润逐渐做大。
谋城

24-09-20 15:12

2
大秦收602
下周交易计划

599买入一万股
608出15000股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